拜登图书馆,荒诞纪念碑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沉寂许久的美国前总统拜登又出来整活了。当地时间9月6日,拜登的办公室宣布,将在他的家乡特拉华州建造一座“拜登总统图书馆”,并将很快启动筹款活动。
乔和吉尔·拜登基金会(Joe and Jill Biden Foundation)的一名资深成员透露,拜登的团队设想建造一座“沉浸式图书馆”,重现他的政治遗产,并希望图书馆成为“领导、服务和公民参与的中心”。不知道这个“沉浸式”是不是在TikTok上学的,还挺与时俱进的。
自从离开白宫以来,82岁的拜登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特拉华州,公开演讲不多。今年5月,他开始接受恶性前列腺癌治疗,癌症已转移至骨骼。前两天,他又再次接受了皮肤癌手术,在额头切除了癌变皮肤组织。而在此之前的2023年,他还曾切除胸部基底细胞癌。看来,老拜登正在同时面临着多重健康挑战。
不难看出,这座图书馆已经有了某种“政治遗产纪念碑”的味道。哪怕现实早已斑驳碎裂,拜登还是急切地希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用一座建筑来固化自己摇摇欲坠的形象,掩盖身体的虚弱和精神的焦虑。
美国的总统图书馆是一种特殊的机构,通常由国家档案馆负责管理,主要存放总统在任期间的文件、信件、录音、影像资料和一些实物展品。图书馆对学者、研究人员和公众开放,一方面提供学术研究的档案资源,另一方面也通过展览向普通参观者展示总统任期的“遗产”。
罗斯福是最早建立“总统图书馆”的总统,他于1941年在纽约海德公园设立了自己的图书馆,也开启了美国总统们用图书馆来保存历史与塑造形象的传统。自那以后,建立“总统图书馆”就成了惯例。
位于加州西米谷的里根总统图书馆目前是面积最大的总统图书馆,占地约100英亩,总建筑面积超过2.2万平方米,馆内甚至存放了整架退役的“空军一号”。
位于芝加哥的奥巴马总统中心是迄今为止最昂贵的总统图书馆,筹款目标高达16亿美元,它不仅仅是传统图书馆,还融入了公园、博物馆和公共空间,至今尚未完工,倒是成为美国政治工程冗长拖沓的缩影。
特朗普更是不甘落后,已经在2024年底和2025年初成立了“特朗普总统图书馆基金公司”和“特朗普总统图书馆基金会”。
特朗普有意将图书馆建在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并把项目打造为“MAGA纪念中心”,特朗普甚至计划将卡塔尔送的波音747飞机改装后作为图书馆展品。
拜登团队尚未确定图书馆的造价,但一名知情人士透露,造价预计将达到数亿美元。
既然是筹款,那少不了大佬的参与。历届总统图书馆通常都会获得公司和机构的慷慨支持。预计给拜登图书馆进行捐助的将包括:为其总统竞选捐款的富豪、基金会、一些对政治及历史文化项目有兴趣的富豪、特拉华州当地的商界和教育机构,以及对老迈的拜登心怀同情的捐赠者们。毕竟,拜登身患侵袭性前列腺癌,健康状况已经不容乐观。
尽管募捐者有如此之多,但图书馆工程惨遭滑铁卢的风险也同样存在。
首先,拜登任期末期的一系列操作已经在捐助者中留下阴影。尤其是他对儿子亨特的特赦,被视为“以公谋私”的象征,让许多原本支持民主党价值观的捐助者感到失望。他们担心自己若继续出资,会被外界看作是为拜登家族丑闻背书。
其次,拜登短短的四年任期,政绩乏善可陈。他在经济和外交上的表现未能为投资者带来“正向预期”,让不少金主认为继续支持拜登只会成为“为失败买单”。
第三,是拜登仓促退选为民主党带来的损失。这一举动使得党内选战节奏被打乱,不少人认为他已经让民主党付出了沉重代价。如今,他再试图以“政治纪念碑”的名义筹款,恐怕许多党内人士不再愿意配合,反倒觉得这是在继续消耗本就有限的资源。
最后,更让人尴尬的是,企业和富豪们担心若公开出资,很快就会成为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的靶子。毕竟,在当下社交媒体的狂热环境中,任何名字都可能被放大、被嘲讽,甚至演变为政治攻击的证据。对于追求利益和声誉的企业来说,这种风险不值得冒。
美国网友们的评论更是一针见血:拜登的“沉浸式图书馆”,有什么好让人沉浸的?
难道是走进馆内,就沉浸于他在演讲中停顿、眼神迷离、把国家名字读错的片段?还是他在竞选辩论中的灾难式失败?或者是重现他在爬上“空军一号”舷梯时的连环摔跤,在公开活动中踉跄跌倒的场景?
阿富汗撤军的仓促混乱已成为全球眼中的笑柄,成群难民攀附飞机的影像足以成为永久展品;美国的通胀与财政赤字让民众叫苦不迭,完全可以在馆内设立一个“物价体验区”,让参观者用翻倍的票价购买一杯咖啡。拜登的政治遗产更是注定写满失败的印记。
不过,“沉浸式图书馆”并不是属于拜登一个人的荒诞。在美国,这种“总统图书馆”早已成了政治化妆室:里根用它粉饰冷战强硬,克林顿借它遮掩绯闻丑闻,布什则用高科技展馆淡化伊拉克战争的阴影。
拜登不过是顺着这条路走下去,用数亿美元建造一座象征帝国衰落的纪念碑,把自己的垂垂老态与美利坚的江河日下融为一体。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