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战斗模范营全称为冀中军区第17团2营事迹

部队前身与组建

战斗模范营全称为冀中军区第17团2营,其所在团的前身是冀中二分区(后改称7分区)所属的二十二大队和二十四大队(前身是冀中人民自卫军第7团)合编而成。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东北军53军691团因不满国民党军队溃败,脱离原建制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后发展为冀中军区第17团。1939年3月,22大队、24大队等部合编为冀中军区第17团,该营正式成立。

抗战时期发展该营随团转战冀中平原,执行切断日军交通运输线、牵制进入山区日军等任务,以灵活战术打击敌人。1943年1月,因战况残酷,17团被缩编为5个连的小团,后归属北岳4分区建制;11月调入晋绥军区,与冀中第22、26团合编为新的晋绥军区第17团,战斗模范营的荣誉得以传承。

解放战争与建国后改编1945年7月,该营被编入晋绥野战军独立第2旅为第17团2营,解放战争中为解放大西北立下战功。1952年7月,该营参与抗美援朝战争,表现突出。此后历经多次整编,番号多次变更,但战斗模范营的荣誉始终传承。

新时代传承与荣誉202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战斗模范营战旗随战旗方队受阅,彰显了这支英雄部队的永恒荣光。

二、抗战中的历史贡献

高门屯伏击战1939年12月14日夜,该营按计划在高门屯附近设伏,利用地雷和集束手榴弹炸毁日军汽车,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二三十支,烧毁汽车1辆,首战告捷。

宣村伏击战1939年12月26日,该营在定县城南宣村以南设伏,成功炸毁日伪军列车,歼灭慌乱中的全部日伪军,缴获大批武器和物资,夜袭战术运用娴熟。

南龙岗反袭击战1941年1月1日,驻行唐日伪军近300人突袭17团。该营迅速反应,对敌展开猛烈进攻,击毙日军200余人、伪军100余人,缴获平射炮1门、轻重机枪9挺、长短枪106支,三战三捷,全歼日军“常胜军”。

战术创新与游击战该营在抗战中灵活运用伏击战、地雷战、麻雀战等游击战术,多次切断日军交通运输线,牵制进入山区日军,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屡建奇功。

精神传承与影响

战斗模范营的英勇事迹受到彭德怀、聂荣臻等领导表扬,其“敢打硬拼、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成为冀中人民子弟兵的象征。该营官兵在任何艰难困苦条件下都能坚定不移完成党赋予的使命,为抗战胜利作出突出贡献。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