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前后我想写一本以岳云等为主角的武侠小说,对这段历史稍下了一点功夫
【本文来自《打秦桧,日本人反应那么大干什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chengogo
“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信他个鬼哟,看看原文
点赞。
关于这段公案,我再补充一点:有研宋史学者指出口语“莫须”二字在宋时的一个意思是证据助词“哦”、“啊”(多种宋元杂剧均支持此论点),另二种说法“莫须”的意思是“大概”或“肯定”,绝不是按后人看字面意思的理解的“不需要”。所以韩世忠说“大概有”(或“肯定有”)何以服天下。
06年前后我想写一本以岳云等为主角的武侠小说,对这段历史稍下了一点功夫。
秦桧当权,力主和议的时候,韩世忠与其同在一朝,史载"一揖外未尝与谈",又"力陈和议之非","触桧尤多"。不但公开反对和议而且丝毫不妥协,即便见面也不和秦桧说话,足见他主战之心强烈。后金南来攻打南宋之时,韩世忠曾四次上书,慷慨激昂的对高宗赵构说:"和议不可取,我愿率领军队抗击敌人入侵,哪里最危险,我就去哪里!"。他不仅言辞锋利,在战场上也是悍不畏死。他有时甚至"被矢如棘",几至不免。韩世忠大半生都在疆场血战,这使他浑身是伤,他的双手十指,仅余四个,且不能活动 ;体无完肤,"刀痕箭瘢如刻画"。其人其行,壮烈无匹。
我个人对韩世忠的“退保”之计很欣赏,认为此人在封建王朝的体制内有政治智慧,与岳飞的“孤臣”是两种不同风格的“忠诚”。
关于“莫须有”。。无论是哪种解释,都能看出秦桧是奸贼,但我对秦桧能直接说出“大概有”或“肯定有”这种低端的解释一直有点意见:这贼子不至于说出这种容易被别 抓尾巴的话。
当初准备这样写韩、秦这段对话:
秦桧转过屏风,见韩世忠端坐在客位上,窗棱的阴影在韩世忠脸上留下大块的印迹,小块的高光下暴露出的皮肤毛孔粗大。
多年来,秦桧每次看到韩世忠都觉得浑身不舒服:“君子如玉”,你这老兵痞永远只是块石头。秦桧心里暗骂道,脸上却堆起笑容:枢使(绍兴十一年四月韩被解除军职入职枢密使)驾来,某何其幸也?
韩世忠微转眼珠看着秦桧满脸带笑挥手命丫环换茶。
秦桧又在心里骂了一句,但面上丝毫不见异色:枢使请茶。此茶乃圣人所赐,出自大内,最宜点茶。
在韩世忠冰冷目光中,秦桧真端起茶喝了一口,然后双目微闭似是细品。。
半晌,秦桧睁开双眼,嘴角比饮前稍低了一些,仍带笑迎着韩世忠的目光看回去:此茶如何?枢密必有教我。。
韩世忠慢慢道:岳飞何来谋反?
秦桧慢慢眨了一下眼,笑容又淡了一些,原来坐直的腰也稍松了些: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秦桧“须有司定谳”尚未说完,室内光线和气氛似乎随着韩世忠勃然起身剧烈纷绕起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象木雕一般,秦桧张着嘴瞪大双眼看向韩世忠,直到韩世忠转身离开也没能说出一句话。
当夜,伴着“老兵痞”、“贼配军”、“奸贼”的骂声。。相府破碎了许多天青色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