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漫卷 薪火相传 后继有人 事业永昌》

 ——  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有感

500

        昨天在北京天安门隆重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 80 周年大阅兵,太震撼!太励志!太燃情!

        纪念大会许多细节的设置催人落泪:纪念仪式的第一环节就是,国旗护卫队踏着坚毅的步伐,在模拟的隆隆炮声中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坚定走来,带着先烈的理想和重托,升起英雄血染的五星红旗!礼宾队鸣放的 80 响礼炮和空中战机拉出的 14 道彩虹,寄寓着当今 14 亿中国人民,永志不忘 80 年前浴血奋战得来不易的民族解放伟大胜利,以最隆重最庄严的礼仪,向献身抗战 14 年的老前辈们致以崇高敬意!

        分列式开始后,气势磅礴整齐划一的队列,犹如电脑制作的特效画面,令人世人震惊不已连声赞叹,目不转睛地盯着军容严整的方阵;断代碾压式的众多新质尖端装备,令军迷瞬间破防,惊喜连连地自嘲快成军盲了。举目望去,滚滚向前的钢铁洪流锐不可挡,喷薄出无坚不摧的气势;英姿勃发的将士目光坚毅气宇轩昂,透露出不辱使命不怕牺牲的精神。威武雄壮的子弟兵,如绵延万里的钢铁长城,无声地向世界宣示:犯我中华,虽远必诛,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全球覆盖,精准打击,安邦卫国,使命必达!

        而我,眼睛看着电视直播的恢弘画面,脑海里却不时浮现十年前的幕幕场景:

        那是2015年9月3日的早上,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的大阅兵即将开始,父亲和一群老同志胸前佩戴着抗战胜利纪念章和昔日立功受奖荣获的勋章,心潮澎湃地集结在新侨饭店,准备乘车前往天安门,观礼建国以来首次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的大阅兵。我陪护着父亲和抗战前辈们一同乘坐中型面包车,在礼宾车的开路引导下,出门左转,沿崇内大街到东单路口,再左转驶入宽阔平坦的长安大街。凭窗望去,满街整齐地排列着各式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威风凛凛的受阅部队,小米加步枪的艰困时代,一去再不复返。行车路线这样安排,而不是出门右转,沿着前门大街一路右转进入天安门,或许是组织者刻意策划,好让老前辈们近距离的观看接续他们光荣使命的部队。当老兵观礼车队缓缓驶向天安门时,沿途列队的将士忽然肃立,满脸崇敬地向着车队庄严敬礼,仿佛在接受抗战老前辈的神圣检阅,霎时间老兵泪奔,纷纷挥手致意或回敬不够标准的军礼,同车带队的工作人员见状,也不禁掏出纸巾擦拭眼中涌出的感动泪水……

        纪念抗战胜利 70 年大会,在万众期盼中准时开始,国旗护卫队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走向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中冉冉升起…… 规模空前的盛大阅兵式,首次以空中护旗梯队拉开序幕,全场观众翘首以盼仰望天空。两架大型直升机悬挂着巨幅国旗、军旗,在四架武直10 的护卫下飞临天安门上空;二十架直升机编队在空中组成“70”字样接着飞过,七架歼10 战机随后拉出了七道超长的彩烟,把天空装扮得绚丽多彩。而彩烟下第一个出场接受祖国检阅的地面方队,是‌24辆敞篷军车,‌乘坐着近三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抗战老兵、英烈后代和支前模范的代表。顿时,天安门和观礼台上的所有人同时起立向他们致敬,年迈的父亲也坚毅的抬起右手向昔日的战友送上军礼…… 广场的喇叭里呼应着播出催人泪下的民谣“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是一场全民抗战的伟大壮举,中国在14年间付出了伤亡近3500万军民的惨烈代价,无数英烈和拥军模范前仆后继倒在了最后胜利的前夜…… 如今,又一个十年过去了,父亲和有幸见到新中国建立的众多抗战老兵已相继陨落。后来人要珍惜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今天,悉心照护所存不多的老战士,永世铭记前辈们为争取民族解放立下的不朽功勋。     

        那晚,人民大会堂华灯齐放,隆重举办了“胜利与和平”的纪念晚会,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再现 了中国军民14 年抗战的光辉历程。参加过抗战的 85 岁高龄的阎肃老师,是晚会的总顾问,就坐在与我相隔一条通道的左侧座椅,众多粉丝蜂拥上前请他在节目单上签名。当时,排队的人很多,我犹豫了一会儿没马上过去,不料演出很快开始,大礼堂的灯光暗了下来,不宜离开座位走动,于是失去了向他请求墨宝的难得机会。遗憾的是,没过多久,阎老就因劳累过度诱发脑梗不幸去世,再想追星也绝无可能了。那场纪念晚会非常精彩,激励人心,当演出中唱响《大刀进行曲》时,父亲禁不住握拳打拍轻声唱和: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那时,他的脑海里或许正不断闪回着同战友们一起顽强抗战的难忘场景。

        有趣的是,晚会结束后父亲还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有个巧遇的互动。那是散场时,我们按观礼活动要求,赶往大会堂南门集合乘车回下榻的饭店,恰巧迎面遇上了看完演出,刚从大礼堂侧门快步走出的普京。他个子不高,走路也不像电视里乍着膀子大幅摆臂的样子,混在人群很不起眼。以致那么多散场观众和他走在一起,竟无一人注意到这位尊贵客人。但老爸个子高眼神好,一下便认了出来,连忙高举着胳膊朝他热情鼓掌,并连声说欢迎欢迎!普京看见,微笑着歪着脖子点头致意,脚步稍缓地与我们擦肩而去。因大会堂不让携带相机和手机入场,没能拍下这很有意思的一幕。

        抗战胜利80周年的大阅兵过去了,我反复回放着那撼人心魄的阅兵画面,怀念着本该参加这次观礼却不幸去逝的父亲,失怙之痛难以平复,盛世阅兵令人振奋,悲喜交加,感慨万千。而在反复观看阅兵盛典时,我从战旗咧咧、铁流滚滚的阵列中,清晰地看见了父辈的身影。老兵虽逝,精神不死,新一代的铁军已在检阅中庄严接棒。红旗漫卷,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事业永昌!老爸和前辈们,您们可以放心了!

                     2025年9月4日夜 于北京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