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电子的可持续「定力」与「潜力」
©️深响原创 · 作者|何理
又到了财报季,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反思,资本市场的投资风格逐渐“务实”,靠概念博运气的少了,看业绩看利润的多了。但在一系列数字面前,投资者仍然需要冷静,同样都是增长,一些是短期饮鸩止渴,一些则是可持续的长期主义,这需要我们穿透数字,看到财报背后的真实价值。
8月22日晚间,TCL电子(01070.HK)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整体收入同比增长20.4%至547.77亿港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则同比增长62.0%至10.60亿港元。其显示业务、互联网业务、创新业务均实现高质量增长。另外,随着数字化转型及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生产制造与物流仓储运营效率提升,叠加精准营销策略,TCL电子整体费用率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TCL电子的“降本增效”不是断水断电式的收缩,而建立在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
虽然不确定性仍然是市场的主旋律,但很多积极信号已经明确,比如全球TV市场需求企稳,中国市场以旧换新结构升级。行业信心回归,叠加TCL电子长期战略思路的验证,TCL电子的“可持续增长范式”浮出水面。
三大板块业务基本情况
可持续的「确定性」
为什么说TCL电子这份财报透露的增长是可持续的?
其一,增长不靠低价内卷。
过去几年消费市场,尤其国内市场,都存在着某种不健康的“增长”,比如女装行业,大促销量5个亿,退货4个亿。收入暴增,但算上各种额外的成本费用,反而是巨亏。消费电子行业也不断有“价格战”擦枪走火。而TCL电子的核心思路是中高端战略和全球化,这本身就表明了一种态度——不靠低价内卷,要靠品质提升。
事实证明,TCL电子的判断是对的。从整体市场情况来看,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视行业大尺寸化与高端化趋势明显——全球Mini
LED
TV出货量达480万台,同比增长149.6%;75英寸及以上TV出货量增至1149万台,同比增长20.5%。数字背后的统一共性是市场对于品质的追求,以及行业竞争的升维。这与TCL电子“中高端+大屏”的战略思路不谋而合。对于TCL电子而言,中高端是方向,大屏是具体体现,而不断精进的Mini
LED显示技术则是支撑。
上半年,TCL电子显示业务收入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我们看到,2025年上半年TCL
TV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7.6%至1346万台,排名稳居全球品牌TV前二;其中TCL Mini LED
TV全球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176.1%至137万台,规模位居全球首位;中高端战略有效落地带动大尺寸显示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至15.9%。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片红海的国内市场,上半年TCL
TV国内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5%,其中TCL品牌TV出货量实现了10.2%的同比增长,零售量及零售额排名均位列市场前二。TCL Mini
LED
TV在国内市场出货量则同比大幅提升154.2%,出货量占比同比提升12.6个百分点至21.2%。中高端及大尺寸产品出货量的持续提升,推动公司大尺寸显示业务国内收入同比增长4.4%至87.2亿港元,毛利率更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至19.4%。
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确实带来了中高端需求的有效释放,但更重要的是,TCL电子一直以来的中高端战略令其具备过硬的产品,能在需求释放的窗口期,接住“机会”,乘势而上。
在当前大环境中,大基数业务还能实现双位数增长是很不容易的。纵观近年行业里的各种波诡云谲,拨开迷雾你会发现,行业挑战来临时,真正的龙头企业往往会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与推进高端化战略带动行业寻找突破,找回信心,同时他们自身也因此在周期性波动中拥有更高定价权和不可替代性。
TCL电子在这次财报中明确表示,公司将恪守“净利额增速 > 毛利额增速 > 收入增速> 销量增速”的长期经营目标,坚定不移地走高品质发展道路。这不光是对自身业务能力的自信,更是作为龙头企业对行业整体的负责——高质量的增长,才是真的增长。
其二,增长不是靠天吃饭。
同时我们注意到,去年TCL电视全球出货量创历史新高,部分分析指出是因为去年是“体育大年”,当时受欧洲杯、奥运会等大型赛事拉动,显示业务收入才得以稳定增长。但实际上,今年是“体育小年”,没有全民级赛事,但上半年公司彩电全球出货量依然保持了增长,这进一步说明增长不是等时机、凭运气。
虽然今年没有“全球大赛”,但TCL电子在全球范围内的营销效率及品牌力仍在不断提升——其体育营销、展会营销、区域IP营销以及高效的全球客户管理机制,共同推动着品牌竞争力的沉淀。
今年2月,TCL宣布正式成为奥林匹克最高级别的全球合作伙伴,日前TCL更宣布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出任TCL全球品牌代言人。近年来,TCL也赞助了西班牙国家足球队、EDG等在各领域“冠军”级别的IP,通过“顶级”影响力夯实公司高品质品牌形象,加强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这意味着TCL电子在品牌层面已经建立起了系统的、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实力。
激活品牌全球潜力
而在全球品牌力的支撑下,今年上半年TCL
TV在海外市场出货量同比提升8.7%。分区域看,北美市场TCL品牌TV出货均价提升12.6%,65吋及以上TV出货量增长60.5%,在美国市占率稳居前二;欧洲市场TCL品牌TV出货量增长13.3%,65吋及以上TV出货量增长29.6%,在法国、波兰稳居前二,在瑞典、西班牙、希腊、捷克前三;新兴市场出货量则增长17.9%,在菲律宾、澳大利亚、沙特、阿根廷、巴基斯坦排名第一,在巴西、泰国、缅甸前二,在越南、韩国前三。
美国管理学会院士杰恩·巴尼曾给出了一个经典的“VRIO”模型,用以衡量企业能否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四个核心维度包括了价值性(V)、稀缺性(R)、难以模仿性(I)和组织性(O)。
从这几个维度来看,TCL电子既有产品的价值,也有品牌的价值,其核心技术更是具备了稀缺性和难以模仿的护城河。这或许也是一些券商认为三年后TCL电子全球品牌销量有望超越行业龙头三星的底气所在。
其三,增长是一种惯性,持续给用户带来好体验的复利回报。
与显示业务紧密相关的,是TCL电子的互联网业务。我们认为不应该只把互联网业务理解为OTT,而是应该将其视为TCL电子的用户前线,互联网业务的不断优化不光会带来财务上的回报,更重要的是带来用户好体验的持续复利。
在国内,TCL电子聚焦电视端AI交互,完成了“灵控桌面3.0”的重大升级,实现了极简桌面优化的同时,在电视终端也上线了超高清业务,引入内容的数量和时长均属行业领先,超高清内容时长突破3万小时。
在海外,其与Google、Roku、Netflix等国际互联网巨头合作,TCL
Channel完成全面升级,还打造了FAST及AVOD双一流体验,在美国、巴西、法国、西班牙等国家持续深化本地化内容运营,优质内容占比大幅提升,自有内容产品的平均消费时长实现翻倍增长。目前TCL
Channel已全面覆盖全球海外市场,累计用户数超3930万,有效驱动国际市场互联网业务的稳健增长。
众所周知,互联网业务是有极强的生态规模效益的,具有高盈利性的特点。虽然收入绝对值跟显示业务没法比,但它对于毛利率水平和用户粘性的价值不容忽视。
2025年上半年TCL电子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3%至14.6亿港元,毛利率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至54.4%,显示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像TCL ADS在海外广告行业内逐步积累声誉,已开拓除程序化广告外的PMP广告交易模式,这个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增长点。
而用户粘性方面,上述桌面体验和观影体验的不断个性化、丰富化,会让用户在硬件认可的基础上增加对内容的喜爱度,双重粘性叠加,形成对TCL电子更强的记忆度和品牌效应。
可持续的「创新性」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TCL电子当前的增长,得益于过去的技术积累和战略判断。那么放眼未来,要想持续增长,必然也离不开当下的播种和耕耘。
有些企业为了财报好看,就不断削减研发投入,裁掉“动脉”,甚至寅吃卯粮——这样的利润增长是具有欺骗性的。TCL电子利润的增长并非建立在“牺牲”之上,在利润增长的同时,它还在持续加大对Mini LED、量子点等高端显示技术及AI领域的研发投入。
这是需要定力的,当下的研发投入“折损”的是当下的利润,研发投入的产出则是未来的利润。这里就有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差。能否跨越这个时间差是生或死的问题,能否在这条时间线上走下去则需要在长期投入与短期利益之间找到平衡术。
当然,研发投入并非越多越好,华为内部就曾反省和质疑自己:为何“有世界级的研发投入,没有世界级的研发产出”?
对于TCL电子而言,研发投入既是未来的,也是具体的、可落地的。以AI技术的投入为例,其已将AI技术应用在产品、企业运营以及提升研发效率上,让AI投入产生实际的经营价值。今年上半年,TCL电子推出行业首创的第四代LED电视,实现100%全面屏显示,而旗舰系列Mini
LED TV中则汇聚蝶翼华曜屏、万象分区等多项领先技术,极大地优化了用户的视觉体验。这也是技术投入落地到产品的具体体现。
Omdia数据显示,上半年TCL Mini LED电视全球出货量市占率达28.7%,牢牢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这一成绩背后是TCL电子对于大趋势的提前判断、对技术的坚定投入,以及研发可转化的有效产出。
Mini LED万象分区对比
与此同时,TCL电子的创业业务也值得格外注意。上半年,创新业务规模保持强劲增长——收入同比高增42.4%至198.75亿港元,毛利同比增长25.7%至
23.74亿港元。特别是光伏业务收入实现了同比111.3%增长,占总体收入占比从11.6%提升至20.4%,成为TCL电子收入的新增长动力。
而在当红的AI和AR赛道,TCL电子也已落子,在今年CES上,发布了全球首款分体式智能家居陪伴机器人TCL
AiMe;旗下的雷鸟创新也在上半年推出多款AR/XR眼镜新品,在618期间斩获线上销量市占第一,就在这个8月还跟蚂蚁集团达成合作,促进AI与AR眼镜技术在本地生活、移动支付、跨境消费等场景落地。
AI、机器人、AR/XR,这些未来方向已是科技行业的共识。无论是消费市场还是资本市场,对它们的认可度一直在持续提升。近期寒武纪站上“A股之巅”、宇树和智元商业化提速等现象都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市场对于科技探路者的“投票”。而TCL电子在上述领域已积累多年,相信在市场的持续养成过程中,也会迎来接力增长曲线的拐点。
TCL AiMe
结语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TCL电子2025年上半年业绩发布后,公司TTM每股收益达到0.8054元,为过去三年内高点。但目前公司TTM市盈率仅为11倍左右,处于过去52周区间内相对低位。
图源:东方财富
对比近三个月港股指数的强势走势,TCL电子股价走势远低于港股恒生指数的走势,这也就意味着在强势业绩的带动下,戴维斯双击“业绩↑+估值↑”的雏形或将显现。
都说市场上短期看情绪,中期看估值,长期看产业趋势和业绩兑现。现在分析来看,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TCL电子都值得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