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陈虎东:四大电商平台利润暴跌归因于战略性的投入
2025年盛夏,外卖大战激烈上演,作为零售电商最后一个万亿级赛道,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美团四大零售电商平台收获如何?本文通过以上四家平台2025半年报,带你一同解密背后商业逻辑。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接受数字经济新媒体&智库——网经社独家专访。

1、如何看待各家的财报表现,有何亮点与值得关注的指标?
阿里巴巴、美团、京东、拼多多近期发布的财报中,营收的差距比较显著,不过从净利润方面来看,前三家下降的非常严重,尤其是美团更是暴跌了将近90%。所以在整体营收保持增长的同时,利润暴跌还是因为战略性的投入造成的。
阿里巴巴的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了三位数的同比增长,说明在技术投入方面的效果已经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在淘宝闪购上线之后,其即时零售业务提升了用户的活跃度,表现是相当不错的。
美团作为即时零售行业的领头羊,即时零售日单量依然是业内老大,用户规模当然就像预想的那样,是业内最大的,基本盘相当稳定。
京东作为新入局的后起之秀,日单量相对较少,虽然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翻了将近两倍,但这是由于京东外卖业务的巨量投入,亏损成都也是比较高的。
拼多多继续在针对商家的减佣降本方面投入资源,从去年的8月份到现在,千万商家经营成本有效降低,虽然增收放缓至7%,但是“千亿扶持”计划的继续坚持带来的助农助商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2、如何看待平台企业短期利润表现与长期战略投入之间的平衡?
三家平台净利润的下降,主要还是在于对即时零售项目的战略性投入造成的,因为即时零售市场确实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或者可以这样说,即时零售市场是传统电商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毋庸置疑的方向。并且三家平台都能在这个市场上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阿里巴巴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赋能这个未来的商业模式;京东则想通过借助其优势的供应链能力在这个市场分羹;美团则是想实现万物到家的宏图伟业,而且在这个新兴市场,传统电商的转型要不就是等待时机,要不就是加快推进,明显烧钱的作用是最明显的。
所以这个短期利润表现其实只具有参考作用,但是效果至少对于各家来说,都已经达到了。例如三家的活跃度明显提升了,这比什么都重要。
3、当前这种“烧钱换市场”的模式效率如何?其可持续性怎样?监管层已强调“反内卷”和规范竞争,这是否会促使竞争从单纯补贴转向其他维度?
烧钱换市场似乎就是电商的基因,对于规模的直接拉动效果还是很显著的,但是用户规模和其习惯,生态协同方面,这就考验平台的整体运营能力和实力,因此烧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平台对于市场反馈的承压测试,只要这个压力能接受,应该会不断加压,最终就看谁耗的时间较长。
所以烧钱本质上其实就是对供应链效率、用户体验和效率的综合维度的竞争,只不过短期的这种烧钱形式就是通过金钱换时间,重点肯定还是在综合实力方面的拼抢。
即使监管层强调反内卷,但是这是市场行为,整体上不会因为反内卷而有所改变,烧钱就意味着惨烈,所以规范竞争可能是后期才会有的结果。
专家介绍:陈虎东,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