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大阅兵,夺回中国人民应有的胜利果实

当前的国际秩序,可以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中国是亚洲战场的中流砥柱,但中国贡献被严重低估,胜利果实被蒋介石糟践,大部被美苏瓜分。

长期以来,整个西方掌握着话语权,很多人类共有的历史概念,都打上了深深的西方中心论的烙印,连我们的历史课本,长期以来都存在严重的逻辑矛盾。

就拿二战来说吧,很多书上都写的是从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开始。而这时中国东北已经沦陷了8年了,中国人民抗击日寇的斗争也已经开始了八年了。

既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那二战爆发的时间就应该从1931年9月18日算起。虽然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但中国人民却一直在抵抗。

还有,二战美西方的贡献被严重夸大了。为了夸大他们自己的贡献,他们不惜吹捧德国法西斯,不惜过分渲染犹太人的悲惨命运。

纳粹德国的实力被严重夸大了。比如纳粹德军闪击波兰听起来很神勇,但实际上无非是把战线往前推进了一两百公里而已(那时的德国比现在大,且还有东普鲁士)。

500

战线往前推一百多公里什么概念?换作1937年淞沪会战的日军,把战线往前推进100公里,都未必能走出上海。

500

纳粹德国攻陷巴黎也被神话了,其实从德国出发,即便是绕道比利时,攻到巴黎也就三百多公里。马奇诺方向被吹得神乎其神,其实还不足400公里。

欧洲战场爆发初期,纳粹德国可以说是所向披靡,但鼎盛时期的本土+占领区也才600多万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日本扩张到了700多万平方公里。

500

有人说德国陆军装备厉害,比日本厉害多了。但我要说三点:第一,英法的装备也不差;第二,日本的战争能力和凶残程度长期被低估;第三,德国的装备来到了中国也白瞎。

我们通常认为,日本是个小国,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日本1879年吞并琉球,1895年吞并中国台湾,1905年通过日俄战争夺得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1910年彻底吞并朝鲜,一战又攫取了南洋群岛。

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已经扩张到了60万平方千米。而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又占领了富饶的中国东北,直接控制面积多达200万平方公里,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

日军疯狂掠夺占领区的资源,服务于侵略战争,美其名曰“以战养战”。这些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耕地、钢铁、煤炭、金银、铜矿、高岭土、稀土、木材(森林)、粮食甚至人口。

我们先说耕地资源。1936年,日本颁布了《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案》,准备要分四期向中国东北移民百万,这些移民被称为开拓团。

他们获得的土地,其实就是侵占中国农民的土地。而中国的农民,被迫迁至集团部落,美其名曰撤村并屯,又叫“人圈”。中国的老百姓如同牲畜一样,被强制生活在“圈”中。

从1934到1939年,全东北总计建成13451个“集团部落”。这种集团部落,其实就是集中营。迁往部落内的农民多数没有住房,有的露宿柴草堆旁,有的搭草为棚,有的就地挖个“地窨子”。

由于部落内不是住房简陋狭小、四处透风,就是无处容身、风吹雨淋,因此染病死亡者甚多。这里的人们饥寒交迫,瘟疫流行,又无医无药。

这里条件很差,但徭役很重。这里的农民,不仅要承担部落内各项设施的建设,参加各种劳役,还要承担地租、粮食、人头税、保甲费等税负。

我们再说森林资源。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开始经营中国东北南部,从鸭绿江流域开始,大肆砍伐中国东北的森林资源,并逐步推向长白山地区。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在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更是有组织、有计划、机械化地掠夺东北的森林资源,为此还修了1700公里的森林铁路,被称为拔大毛式儿的砍伐。 

日本用这些木材供暖、架桥、修铁路、造线杆、造枪托、造火柴、烧木炭、造纸、造船(日本缺钢,能用木头的地方一定用木头)等等。

就这样,日本至少毁掉了东北五分之一的森林资源。辽河流域、鸭绿江流域、松花江上游的原始森林基本被砍秃了。

日本的疯狂掠夺,使东北的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重要作用。由于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水土就失去了保护。

举个栗子,我国的辽宁省,19世纪总共5次特大洪水,而从1907年到1971年64年间就发生了17次,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没有了森林,土地存不住水,所以又导致了旱灾的频发。1932年到1949年,东北地区发生旱灾8 次,而且每次旱灾都持续时间久、波及范围广。

没有了森林,动物失去了家园,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了。自然界的食物链发生中断,老鼠失去了天敌,开始泛滥成灾,所以1949年前东北鼠疫持续爆发。

我们都知道山西是黄土高原,生态极为脆弱,但山西的森林资源却遭到了日军毁灭性地砍伐。据山西省林业部门估算,日本侵略期间,山西木材损失8.4亿立方米。

到日本投降时,山西森林已所剩无几,仅在偏远深山区域残留30余万公顷的残林,全省森林覆盖率低至2.4%,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日本还疯狂掠夺中国的煤炭等矿产资源。如果研究抗战历史,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规律,只要是1945年已投产的中国煤矿附近,都有万人坑。

这跟日本一项叫作“以人换煤”的掠夺计划有关,比如山西大同煤矿万人坑,辽宁阜新煤矿万人坑,安徽淮南煤矿万人坑,吉林辽源煤矿万人坑,黑龙江鸡西以及鹤岗东山万人坑,河北井陉煤矿万人坑……

其中山西煤峪口的一个万人坑,就发现了六万具尸骨。这些尸骨有的头颅被击穿,有的四肢被砍掉,有的脊骨被扭折,有的被铁丝捆绑着,有的仿佛挣扎着向洞口爬去,有的张大嘴好像在呼救。

500

也就是说,当一名劳工失去或者部分失去劳动力的时候,他们会被活活地扔进万人坑。他们多久会失去或部分失去劳动力呢?一般来说,一个健壮的青年也只能扛三四个月。

500

日本在河北井陉煤矿的八年间,掠夺了800多万吨煤炭,而万人坑中共被丢弃了4.6万具尸骨。这意味着日本平均用一条中国命换170多吨中国煤。

假如一个劳工一天挖两吨煤,这意味着他们从下井那一天开始,平均寿命也只剩下了80多天,也就是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因为这里劳动强度极大,每天在监工鞭打下12~16个小时,吃的住的比牲口还差。日本侵略者完全不把中国人当人,甚至地位还不如牲口。

养过牲口的人都知道,主人可心疼牲口了,每天好草好料地喂着,生怕牲口伤了病了,甚至连一鞭子都不舍得抽,因为牲口是财产,是劳动力。

但在日本人眼里,中国人不如牲口,因为中国人伤了病了死了都没关系,会有源源不断的中国人补充进来,活着被赶入万人坑,可能还省得抬了。

500 

更令人发指的是,大同万人坑中的劳工还有童工,他们这么小就在鞭子抽打下无休止地劳作,直到被虐打致死,人间地狱莫过于此。

500

500

500

煤矿周围都有万人坑,而万人坑却非煤矿独有。只要是被日本人占领的矿山、林场以及大型工程设施或军事要塞,其附近必然有万人坑。

500

1939年日本实施“大查哈阳”计划,强抓中国15万劳工修筑黄松沟蓄水工程,造成数万中国劳工死亡,而现在的太平湖水库就是当年的那个万人坑。

从1931年至1945年,日本仅在东北和华北,为了修筑工事和掠夺资源,就强征了3700万中国人充当劳工,而这些人中有上千万人被迫奴役和迫害致死。

对日本侵略者而言,把中国人累死已经算是“人道”的了,更惨绝人寰的是拿中国人的活体当“马路大”,什么活体解剖,活体注射病原体,活体人畜实验,冻伤烧伤枪伤实验……

500

说起这些,人们往往想起罪恶滔天的731部队,其实类似这样的部队还有很多,比如广州的100细菌部队,8604部队,1875部队,1855部队,1644部队,9420部队,第14防疫给水部……

500

比如这个1875部队,总部设在山东济南。 这支部队除了搞细菌战,还经常抓大人小孩以及被俘的八路军战士做活体解剖、活体感染病菌病毒等实验。

仅1943年日军在冀鲁豫边区制造的霍乱疫情,就导致了四十多万人死亡,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战惨案,给根据地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日本占领中国只是为了占领中国的土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可没打算统治中国人,他们是要把中国人分批给彻底灭绝掉,就像美国灭掉印第安人一样,而且手段极为残忍。

500

蛋总说这些,意思是中国人民面对的敌人是全世界最凶残、最泯灭人性的。所以中国人民的抗战最为艰苦卓绝,中国人民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牺牲和贡献,也是最大的。

中国人民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的中流砥柱,归根结底是中国人民有自己的中流砥柱,那就是以毛主席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

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开始,毛泽东就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那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把这个思路应用到了抗日战争——到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

有人问,为什么不到敌前?道理很简单——国民党严格限制八路军新四军的活动区域。没沦陷之前算是国统区。在国统区,国民党防共产党比防日本人还上心。

全面抗战爆发之初,蒋介石划分了五大战区,陕北红军被改编成了八路军(后又改称第18集团军),作战范围被限制在晋察绥地区。

500

而在陕甘宁边区的外围,国民党内外修了五道封锁线,部署了50万重兵,进行了重重包围。国民党要是拿出这个态度对付日本人,抗日也不会这么艰苦。

500

陕甘宁边区原本就是贫瘠之地,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只有200万。在日寇和国民党的双重围攻下,边区面积减少至9万多平方千米,人口少了50万。

国民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严令国内各界人士将棉花、布匹、药品以及电讯器材等一系列物资输送边区。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一方面向敌后发展,一方面发起大生产运动。

500

新四军也有类似的遭遇。有抬杠运动员提问,说新四军为什么不参加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这是因为1938年1月,新四军改编谈判才完成,此前国民党不给南方游击红军合法地位。

南京沦陷后,蒋介石慌了才做出了些许让步,以极为苛刻的条件允许南方红军改编为新四军。新四军归第三战区,作战范围限于(南)京沪杭,连打游击的根据地都要让出来。

可当新四军还没完成集结,原来的第三战区已经基本完全沦陷。就这,蒋介石内心还有自己的小九九,敦促新四军各部离开建设多年的根据地,向东挺进。

蒋介石甚至不让新四军在江南活动,也不允许在地方上招兵扩编。蒋介石曾经当面警告叶挺:如果扰乱地方便是破坏抗战,我是要剿的,你们绝不能在江南。

可这时原本第三战区的作战范围,已经几乎全部沦陷。自古以来,沦陷区作战都是极为艰难、极为危险的,随时可能陷入重围,随时可能弹尽粮绝。

但毛泽东毕竟是一位辩证大师,最善于从绝望中看到希望,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敌后作战大有作为。为什么呢?沦陷区虽然有日寇,但没有国民党;沦陷区虽然没有后方,但有群众。

500

就这样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逆行,与沦陷区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然后与日寇打成一片,硬生生在沦陷区中开辟了一块又一块的抗日根据地,这些根据地连片成区又把敌人分割包围在一个个据点之中。

人民军队有多猛?1938年4月新四军才完成集结,两个月后陈毅已经把司令部设在了南京城外,三个月后,叶飞率队攻入了上海,还炸了日本控制下的虹桥机场。

为了维护统一战线,党和人民军队放弃了深耕十年的老根据地,深入虎穴团结沦陷区到沦陷区作战,极大地牵制了日军保护了群众,最终硬生生拖垮了日本。

没有毛主席高瞻远瞩的敌后部署,中国抗战形势不容乐观。虽然不少国军将士在国难当头之际慷慨赴死,但架不住蒋介石集团的腐败无能,无法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根本无法应对凶残的敌人。

蒋介石虽然不断送非嫡系去填线,但效果很差,国军总是一溃千里,大片国土沦丧的同时,还导致了国军将士的巨大伤亡。国民党有多菜?1945年竟然还有豫湘桂大溃败,继续大面积丢城失地。

虽然看似还有三分之二的国土没有沦陷,但沦陷区基本都在胡焕庸线以东。胡焕庸线以东,集中了中国96%的人口。这些大好河山和人口如果被日本用于以战养战,战争前景不妙。

500

而共产党的敌后抗战,不仅狠狠打击了敌人保护了人民,还限制了日军从中国获取战争资源的能力,日本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用于扫荡、用于修路,用于构筑封锁线。

他们每次出门都提心吊胆,就算是换德国的坦克卡车也不灵。他们担心万一卡车坦克路上被炸了怎么办。

上一张沦陷图看似触目惊心,国土沦陷了37%,但放大一看沦陷区中还套着一块块红色的根据地。共产党又把人民群众从沦陷区中解救出来的。就算没有解救出来的,伪军汉奸也得收敛着点。

500

在领导抗战的同时,党也在根据地领导了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民主改革、经济发展、妇女解放、文化教育,革命思想深入人心,让中国人民在抗日斗争中浴火重生。

很可惜当时代表中国的是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国民党政府不仅在抗战中大跌眼镜,在抗战后表现也极为窝囊,放弃了琉球的宗祖国地位,放弃了日本驻军,也放弃了蒙古主权。

难怪有人说,中国明明是战胜国,却没有一点战胜国的样子。这一点在1945年9月3日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被国民党一级上将何应钦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于受降仪式,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这样一张图,中国代表昂首挺胸,接受了日本代表躬身低头递上来的投降书,中国人民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

500

然而这张图却是假的,是一幅美化过的艺术作品。真正的历史照片是这样的,何应钦这货根本没有表现出战胜国应有的气势,只看图一时还弄不清究竟谁向谁投降。

500

国民政府的表现配不上中国人民的伟大,以至于中国人民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牺牲和贡献被严重低估。

而九三大阅兵,既是对历史的纪念,也是对和平的捍卫,更是对中国人民贡献的再次肯定。我们要通过九三大阅兵,夺回中国人民应有的胜利果实。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