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DA空战理论已经过时,要建立现代体系空战理论

一、OODA(Observation-Orientation-Decision-Action)循环空战理论,是美国空军上校约翰·博伊德(图1)根据对朝鲜战争空战经验的总结,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一种空战理论。

500

实际上,博伊德的空战理论包括两个部分:OODA循环空战理论和能量机动理论。

1、OODA循环空战理论(图2)

博伊德把空战分为4个阶段:

观察(Observe):收集信息(如目视观察、雷达扫描、态势感知);

判断(Orient):结合经验、直觉分析信息,形成战场认知(最复杂阶段);

决策(Decide):根据判断,形成应对战术方案;

行动(Act):执行战术方案并反馈结果。

简称OODA,即:观察-判断-决策-行动。

OODA空战理论针对的是飞行员,它的核心,是说飞行员要把这4个阶段形成一个闭环循环,通过比对手更快地完成循环,掌握空战主动权。

所以,OODA是指飞行员在空战中各个阶段的反应越快,就越能取得空战的主动权。

500

2、能量机动理论

除了OODA对飞行员提出要求之外之外,博伊德的空战理论还对战机提出了理论要求,就是“能量—机动”理论。博伊德提出了一个数学公式来表述他的思想:

SEP = (推力 - 阻力) × 速度 / 重量

SEP值越高,意味着飞机的加速、跃升、急转等机动能力越强,在空战格斗中就越能占据主动。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战机的推力越大,阻力越小,SEP(可以称作机动能力值)越高,战机加速、跃升、急转等机动动作就越快。

从上面这两个理论可以看出,博伊德空战理论核心就是一个“快”字。飞行员反应要快,战机机动要快。运用这两个“快”,博伊德号称可以在40秒内,从空战中的被动态势转为主动,人称40秒博伊德。

一次,F-111的总设计师哈里·J·希拉尔克在俱乐部喝酒时,偶遇了正在夸夸其谈的博伊德。事后博伊德主动与希拉尔克联系,向他介绍自己的“能量-机动”理论。此后六年,希拉尔克与博伊德组成一个团队反复讨论研究,这个团队被称为“战斗机黑手党”(图3)。最终他们将“能量-机动”理论演变为了世界上的第一种4代战机—F16。

500

从此,博伊德的这套空战理论,通过F-16的成功,深刻地影响了美国战机的设计,他们始终把快速机动能力放在战机设计的更优先的地位。即便五代机进入隐身时代,他们也认为,由于隐身技术的发展,雷达探测距离大大缩短,空战仍然还会在近距离展开,因此快速机动仍然还是战机设计的最重要的性能要求。

二、我国空军的空战理论

我国空军也根据对抗美援朝空战经验的总结,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空战理论。我们把空战分为“搜索—发现—占位—攻击”4个阶段,认为“先敌发现,先敌占位、先敌攻击”才能取得空战的胜利。

这个理论最为核心的是强调一个“远”字。只有在更远的距离上发现敌机,才能抢先占据有利位置,抢先对敌发起攻击。

我们空军的这个空战理论,同样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军工空战武器的研发设计。根据这个理论,我国军工是把“看得更远,打得更远”放在空战武器设计更优先的地位,优先发展雷达技术和导弹技术。直到六代机的歼-36,从战机设计上也是把“看得更远,打得更远”放在优先的地位。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军工把快速机动能力放在战机设计的更优先的地位,不是说他们不重视雷达和导弹技术发展;同样我国军工把雷达看得更远、导弹打得更远放在更优先的地位,也不是说我国军工不重视提高战机性能。

在各自不同空战理论的影响下发展战机和空战武器,最后结果如何?印巴5.7空战给出了结论,看得更远、打得更远的歼-10+PL-15,把机动性能极好的阵风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有点像冷热兵器过渡时代,你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这边远远地一发子弹就把你给干掉了。

三、现代空战理论

说到底,博伊德的空战理论,是近距跨音速时代的空战理论,是飞行员和战机作为主体的空战理论。进入当今的远距体系空战时代,他的理论已经过时,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新的空战理论。

我认为,远距体系空战,可以把OODA的4个阶段合并为3个“搜索-指挥-攻击”阶段,由空战体系的3个系统分工同步执行:

1、搜索系统:包括空中预警机、无人预警机、地面防空雷达、地空导弹搜索雷达、舰载对空雷达、侦察卫星等。注意,战斗机无必要时不开机载雷达,不担负搜索任务。所有搜索单位获取的目标信息通过数据链共享。

2、指挥系统:包括地面指挥中心和空中预警机,接收搜索系统共享的空中态势信息,指挥控制人员负责做出决策并对战斗机区分攻击任务和目标。

3、攻击系统:包括电子战飞机对敌实施电子压制,战斗机编队和编队中的无人僚机,对分配的目标进行远距导弹攻击,由预警机对导弹进行制导,战斗机飞行员发射导弹后报告并脱离,指挥系统即可给其分配下一个目标,战斗机飞行员转向目标再次发射导弹…,实现短时间内的多次攻击。

这里面最为突出的变化就是战斗机飞行员的负担大大降低,不担负观察搜索任务,也不做任何决策,只负责对指挥控制人员分配的目标实施远程导弹攻击,打了不管,接着扭转机头继续对指挥控制人员分配的下一个目标实施攻击。

在这个空战理论中,搜索、指挥、攻击3个系统并行遂行各自的任务,同时通过数据链实现三个系统之间的信息、任务传递和循环。这样,各系统自身任务简明便于执行,网状并行反应速度大大优于线性串行,分工协作将大幅降低战斗机飞行员的压力,极大地提高战斗机的空战效率。

我把这个理论称为OCAS(Observation-Command-Attack.System-of-Systems Air Combat)。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