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银行营收净利大增,中期分红近20亿元
8月28日,宁波银行公布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371.6亿元,同比增长7.9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72亿元,同比增长8.23%。
这样的业绩遥遥领先,两项指标在上市城商行中位居前三,增速也跻身前八。
截至6月末,宁波银行资产总额3.4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1.04%。通过主动重塑业务结构,宁波银行跑出了更健康、更长久的增长曲线。
利息收入强劲:放贷规模大增,高风险业务压降
上半年,宁波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257.26亿元,同比增长11.11%。生息资产规模的扩大和持续的结构优化,为其带来可观的利息收入。
宁波银行总生息资产达到29277亿元,其中发放贷款及垫款16190亿元。
大幅扩大贷款规模,是宁波银行在贷款利率下行压力的选择,也是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信贷资源集中投向实体经济领域的结果。
截至6月末,宁波银行的公司贷款和垫款9862亿元,同比增长20%。其践行五篇大文章,支持小微融资需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43.43亿元,普惠小微户数23.44万户。
与此同时,高收益的个人消费贷款、个体经营贷款同比却有所下降。宁波银行通过压降高风险领域的个人信贷投放,继续保持资产质量的长期稳定。
在信贷规模显著扩张的背景下,宁波银行通过精细化负债管理,还实现了利息支出的有效管控,上半年利息支出同比微降1%。
截至6月末,其客户存款总额20764.14亿元,比年初增加2400.69亿元,增长13.07%。在金融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居民储蓄需求带动下,宁波银行通过持续丰富全品类产品线吸引客户。
再者,宁波银行长期聚焦优质经营区域,尤其是民营经济活力充沛的浙江省,通过深度融入区域生态、精准挖掘本地需求积累的客户基础,为其存款业务提供了强大支撑。
非利息收入稳健:投资收益亮眼,中收业务止跌回升
另一方面,宁波银行非利息收入板块亦展现出稳健韧性,上半年收入114.34亿元,同比增长1.34%。
其最大的亮点是,投资收益同比增加超20亿元至83.76亿元,抵消了其他项目的下滑。上半年,宁波银行抓住资本市场的波动机会,以出色的投资管理能力为银行创造了巨额利润。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也摆脱连续三年下跌的困境,恢复增长,实现净收入28.05亿元。
宁波银行的代理类业务和托管类业务收入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显示出其正从传统银行业务向大财富管理转型。
截至6月末,宁波银行个人客户金融总资产12550亿元;财富管理业务客户1231万户,较年初增加99万户。
私人银行业务方面,截至6月末,客户数30068户,较年初增加5068户;私人银行客户金融总资产3585亿元,较年初增加535亿元,户均总资产1192万元。宁波银行在服务高净值客户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战略成效显著
在资产规模稳步扩大、盈利水平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下,宁波银行并未放松对资产质量的把控,其核心指标始终处于行业佼佼者行列。
截至6月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6.88 亿元,不良贷款率0.76%。
多年来,其坚持“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风控理念,将守住风险底线作为最根本的经营目标,不良贷款率指标已连续18年低于1%。
宁波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同样突出,拨备覆盖率374.16%,可覆盖近4倍不良贷款,风险缓冲能力远超同业平均水平。高盈利进一步强化其资本内生力,资本充足率达15.21%。
这些组合构成了宁波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更在行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形成难以复制的系统性优势。
在“专业化、数字化、综合化、国际化”四化赋能体系的推进下,宁波银行将继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结语
从资本市场反馈来看,宁波银行已赢得了投资者的高度认可。截至8月28日,其年内股价增长19.95%,超越同期A股上市银行平均11.48%的增幅。
为回馈股东的长期信任,宁波银行在今年首次推出中期分红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 3 元,总计金额达19.81亿元。这样的分红标准在上市银行中颇具竞争力,与上海银行并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