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各家调研结果不同,但至少有一点比较确定:一线城市经济基本面好于二线城市

来源:@汪有

很多关注者在后台问我买房,我也不能一一解答。我随便翻一下高盛的观点吧。高盛的观点也不全对,也经常瞎改,大家可以批判式阅读。

和中国房地产相关的内容主要有3份:

2023年9月,高盛发布了报告:中国的日本化风险China´s risk of Japanification以当年日本房价下跌的走势来看看中国本轮下行啥时候走出来。

图1,发现这一轮下行的情况,中国和日本当年一些指标具有相似性。

500

对比图2,我们有些指标更危险一些,比如:日本1990年房屋空置率9%,我国目前是22%;核心城市房价收入比,日本当年是11倍,我们是20倍;房地产占家庭总资产比例,日本是54%,我们是70%。结论是我们这边地产更加过剩,且过度依赖土地财政,这不好。

500

但有些指标有优势:1. 我们城镇化率更低,当年日本是77%,我们目前是61%,还有人口可以进入城市;

2. 我们居民储蓄率更高,这是居民的储蓄/可支配收入。就是看居民把收入的多少钱存了起来,而不是拿出去消费。日本是11%,我们是35%,大家都在存钱。这个要两看,我们存得多,降低了房价下跌造成的风险,安全垫更足了,但存得多导致大家不出去消费,有利有弊吧。

3. 日本当年对资金管理过于宽松,我们这边比较严格;

4. 我们这边人均GDP更低,意味着未来有追赶空间;

5. 我们这边是后发生,有机会借鉴日本经验教训,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

总体来看高盛的预测是:1-2年内是下行期(基本就是现在);3-5年是转型阵痛期,这段时间需要用制造业(新能源/高端装备)对冲地产投资的缺口。总共用5-8年时间走出来。期间GDP增速大体保持在4-4.5%。

2024年11月又发了一篇 :Has China's property market reached the bottom?研究啥时候触底。结论是在2025年年底价格可能出现稳定。而一线城市会率先得到支撑。

今年6月又改口了,推迟了预期(说明高盛也不咋准确)。认为过去4年,已经下跌了20%,未来还有10%的空间。2027年触底。

这是他们研究了1960年以来,15个国家的房地产下行得到的经验,说平均调整幅度是30%,周期大约6年。有种硬套公式的感觉。在这个基础上,预测一线城市到2026年底有所好转,全国层面是2027年。以上只是高盛的一家之言,总体研究方法似乎就是看后视镜套公式。

别人的调研也有,比如路透社闲着没事儿就搞调研,找一些研究中国房地产的专家和机构,综合10个人的采访结果给出建议。今年2月的调查结果是,2025年底触底,2026年比较乐观,可能还会上涨1.2%,2027年会上涨2%。这个口径会乐观一些,不过这是在去年调研基础上做了向下调整。他们经常改,看今年下半年他们改不改了。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看大家信谁了。

我的建议是,虽然各家调研结果不同,但至少有一点比较确定:一线城市经济基本面好于二线城市。一线城市肯定比二线城市先行触底回暖。

如果你在二线城市,有买房想法,你就盯着一线城市就行了。一线城市出现新闻说回暖大涨了,你就收到信号一年内买。我在广州,我打算把上海和深圳作为我的指标,上海深圳涨了我就考虑换房。至于上海深圳把谁当指标我就不知道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