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雷登眼里的中国:和我们中国人想的一样吗?

1946年,担任燕京大学多年校长的司徒雷登(Leighton Stuart)转任美国驻华大使。他出生在杭州(1876),11岁回美国在纽约的神学院学习传教学3年,1899年入普林斯顿神学院(美高校今排名743位)获本科学位(1902)。

1904年,他回到中国(两代在杭州传教),1919年任燕京大学校长。1946年,在中国童年、回国学成传教并教学40年的司徒雷登,以中国通的身份担任美国驻华大使,他对当时中国战后(在美国人眼里是二战东方战区)形势的判断是:

把东北划给共产党,西北让给二马,中原并江浙楚让给蒋介石和桂系,新疆、西藏各自独立。从美国利益观看中国前途,司徒雷登认为一个四分五裂的中国是最优的美国远东图景(胡适早年要把青岛利益让给列强,东北国土让给日本)。

这一下就明白了,在日本投降的第二个月,1945年10月,美海军陆战队第六师司令谢彼德率兵2.7万人,在青岛登陆,配备特混舰队和军用机场,这是一个可抢滩也可仲裁的最佳战略位置矣。怎么和美国人今天在乌克兰的战略站势有点像呢?

在国内战争诸场上,中国共产党军队节节胜利。1948年,司徒雷登发现他最初的建议不现实了。中国共产党和他在杭州、南京、上海碰到的政治军事力量不同,他们扎根中国的历史更深。美国人五分中国的路行不通了,与毛泽东团队合作是个选项。他把《时代周刊》的主编怀特请到中国来报道, 美国主流一听到中国的共产主义就变脸。司徒雷登遂退而求其次,建议美国派更多军队进入中国,全力支持蒋介石与共产党划江而治。这怎么看都有点像后来朝鲜的三八线划汉江而治,越南划国土腹部二分而治,以及今天乌克兰划第聂伯江而治的味道呢?国际政治的国国关系动力学机制,地缘政治力矩大于价值观力矩,八十年不变吗?

划江而治,一份为二甚至为多,对有共同语言文化的民族国家来说是一场大灾难。大前研一(麦肯锡发起人之一),在2003年前后的一次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中,刚引到要把中国一分为七的口头禅时,我当场反对(他讲英文现场观众没注意到,后删掉了),就是司徒雷登这个观点的今天翻版(今天北美简中网上仍大有中文人在传播)。

历史给予了我们幸运,毛泽东团队深刻地感到了这种危险,解放战争每拖延一天,外国干预的可能性就增加一分。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52天后,东北解放。11月6日、29日,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开始,两个月两结束。1949年4月,渡江战役胜利,新中国成立了。

”别了,司徒雷登”,毛泽东说。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