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中国企业数字化最大的活儿,还是ERP
在企业IT 领域里,当前最大的活儿是啥?
是啥“互联网+”项目,训练人工智能大模型?还是建啥业务中台、数据中台?
都不是,我认为当今全中国企业IT最大的项目,从涉及范围、投入资源、实施复杂度来说,应该是中石油集团的大集中ERP项目。
从六月份以来,从中石油国内的业务区域到海外的市场布局,从油田开采到管道公司到炼化厂,从勘探、国际贸易到物资采购,中石油旗下各家子公司“大集中ERP 系统” 上线的消息纷至沓来。
【以上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中石油各子公司通过大力推行“大集中ERP 系统”,不断完善管理流程、提升运营效率,全面开启数智化变革新篇章。
中石油是大约20 年前,在中国第一轮大型国央企上ERP 热时,开始使用SAP ERP 的,在当年也是国内最大的企业IT 项目之一,能够相提并论的,大概还有中移动、国网等。
这个庞然大物使用了这么多年的SAP ERP,应该是在不同的业务单元、子公司里存在着多套ERP 系统,并不整合,因而中石油集团决定把SAP ERP 重做一遍,目标是“大集中”。
根据去年的公开报道,中石油集团大集中ERP 项目是在2023 年启动的,有三大动因:
http://www.chinacpc.com.cn/info/2024-07-09/news_8492.html
一是补“全球标准化”课。中石油规模庞大、业务繁杂,下设一百多家子企业,形成复杂的业务链条和管理矩阵,国内外及国内各业务单元管理体系差异显著。为了打造世界一流国际能源公司、响应央企改革要求,需先实现全球标准化,这是其推进大集中ERP的初衷。
二是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世界一流企业需“先标准化、再本地化”,大集中ERP可助中石油统一业务规范与数据标准,提升业务规范化、资源统筹及价值创造能力。
三是数智赋能需求。信息化是“数智中国石油”基础,大集中ERP是信息化补强核心工程与战略基石。通过ERP 实现企业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是“昆仑大模型”(能源化工行业大模型)有效运行的前提。
中石油此次规模空前的大集中ERP 项目推进,与集团一把手戴厚良的直接推动密不可分。今年62 岁的戴厚良,早年曾担任扬子石化总经理,这是中国最早引入SAP ERP 系统的大型企业之一。2005 年,他调任中石化股份,先后担任财务副总监、财务总监,十年后升任中石化总裁;在他的主导下,中石化此前已完成全集团范围的ERP 大集中建设。
2020年,戴厚良从中石化转任中石油集团一把手。兼具财务专业背景,又有主导超大型集团ERP 大集中项目的成功实践,由他推动中石油启动同类型项目,是契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顺理成章之举。
从媒体报道的这段话来看,至少是在企业管理数字化领域,戴厚良董事长是真正懂ERP 的价值,真正知道怎么干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那些成天为人工智能焦虑的领导,希望戴董事长的这个说法能给他们一点启发——ERP 都没用好,大模型有毛用:
中国石油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正在等待大集中ERP的上线运行,如果ERP系统运行不好,昆仑大模型的运行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戴厚良董事长2024年5月31 日在中石油大集中 ERP 项目第一批上线单位动员会讲话
媒体报道这个项目的直接参战人数最高峰超过5000 人,我们就算平均3000 人,两年多时间工作日算500 天,那么总投入资源就是150万人天,平均人天算2000 元的话,这个项目迄今内部资源投入就达30 亿元,这还没有算上ERP软件、定制化开发以及系统集成服务的开支。
目前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企业IT 项目的规模可以与之相比,未来可以预见的十年内,也不会有在市场规模上能超过ERP 的企业软件——在2000 年的互联网泡沫期时,就有人说诞生于90 年代的ERP 软件过时了。实际上,今天中石油使用的ERP 软件,核心技术就还是90 年代的技术。
我一直认为所谓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软件领域,某种程度上就是全世界的IT 工程师和技术商人们为了赚钱,PUA 不懂技术的企业管理者的阴谋;对企业管理软件来说,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真没那么重要,而他们的技术烟雾弹,搞得中国的企业管理软件行业都迷失了方向,今天中台,明天人工智能《国产化替代 | 管理软件姓管不姓软》。
其实,中国大型企业 20 年前做的 ERP,今天都值得重做一遍,就像家里20 年前装修的房子,今天家里添丁加口了,儿子大了,还将有孙子,要不要重新装修呢?也更值得用国产软件再重做一遍《大型企业ERP国产化替代观察(二)| 技术新生》,ERP 是企业软件领域市场份额最大的产品品类,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