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对话牛友会周丹:探寻牛友会的魅力与价值
文 | 大力财经
每次开大会,各路大咖都跟盼过年似的。
牛友会已办六届,是众多互联网大咖心中的盛会。今年的牛友会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今年的聚会定在九月成都,社群里早就聊翻了天,个个都搓着手等见面呢。
牛友成员间如家人般守望相助,曾有牛友资金链断裂,众人援手助其项目重生;
还有牛友产品推广遇阻,会内高手出谋划策打开市场,资源互通有无,倾囊相助;
其魅力源于纯粹,成员基于梦想兴趣相聚,能畅所欲言分享经验教训。
为啥这么多人稀罕这儿?关键就在于“纯粹” 俩字。大伙儿都是因为梦想和兴趣凑到一块儿,说话不用藏着掖着,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掉过的坑,都敢敞开了说。
不同领域创业者汇聚,碰撞出无限创意与合作可能,还给予情感支持,让创业者在艰难路上感受温暖。
创业路上是孤单的,在这儿能找到懂你的人,心里暖和着。
未来,牛友会或扩大规模、开展针对性活动,但保持初心至关重要。牛友会该维持现状还是拓展提升?我们对往届大会的东道主或者资深牛友进行了系列访谈。
我们特意找了往届的东道主和老资格的牛友聊了聊,今天就来听听周丹怎么说。
他不仅与牛友会创始人牛哥相识多年,还亲身参与并主办了蓬莱牛友会,也是正式任命的牛友会秘书长,对于牛友会有着深刻的见解和丰富的经历。
01
与牛友会的缘起:始于个人魅力,忠于平台价值
如何与牛友会结缘的呢?
问他咋跟牛友会打上交道的,周丹笑了说:“我是江苏人,在山东长期定居了,来山东之前,工作原因跑遍了全国主要的经济城市,一直做管理咨询和投资,现在呢,就在泰国和中国两边跑。其实牛友会还没创办的时候,我就跟牛哥认识了,算下来得有十几年了。”
跟牛友会的缘分,一开始是冲人来的,后来是真离不开这平台,它给大家带来的价值,以及成员间那种守望相助、开放进取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最开始啊,是被牛哥那股大气豪爽的劲儿吸引了,后来接触了牛友会这个平台,才发现这儿的价值真不小。成员之间那种互相帮衬、敢闯敢拼的精神,真是打心眼儿里让人佩服。
02
蓬莱牛友会:疫情期间的一波三折,还有喝嗨了的趣事
一说起自己主办的蓬莱牛友会,周丹的话就多了:“那时候正赶上疫情,刚开始申办的时候,当地的大领导都挺支持,也挺配合。结果疫情突然就来了,活动差点就黄了。”
“好在牛哥和山东的那帮兄弟太给力了,一趟趟去协调沟通,甚至都联系到省级防控指挥中心了。
最后当地政府牵头,卫生、防疫、公安、商务好几个部门的领导一起办公,就为了保障活动能顺利搞成。现场还专门设了防疫采样点,费用都是政府包了,当地一把手为这事儿担了不少责任,才让活动顺顺当当办完。”
“还有件特逗的事儿,活动开始前,先到的同事和朋友,当地领导特意在酒庄请客。结果好家伙,一晚上下来,把人家一个部门一年的接待经费都给喝光了!这下可让当地领导见识到咱牛友会成员的酒量了,不过大伙儿是真喝得开心啊!”
03
牛友会这平台的特点:敞开了说,越聊越明白
被问到觉得牛友会这平台有啥特别的,周丹说:“现在这经济环境,加上互联网从业者的特点,大家就需要一个能敞开了、毫无保留分享核心业务和高认知的地方,牛友会就是这么个既安全又封闭的平台。”
在这儿,大家都是有啥说啥,一点儿不藏着,都信奉真理越辩越明。就像去年聊区块链那回,后来比特币涨得那叫一个猛,现在想起来还印象深刻。
今年的会议,分论坛设置上特意下了功夫,就想让大家既能讲出干货,也能收到干货,真能对业务有点启发,为这可是做了不少准备。
04
聊聊经济形势和业务方向
对现在的经济形势和业务方向有啥看法,比较看好国内实业往海外实体投资,包括海外上市这块儿。
做海外业务,最关键的是得本地化,这不光涉及到钱和生意,还得懂当地的文化、行事规则,甚至那些不能明说的潜规则。
05
牛友会为啥能量这么足?
说到牛友会为啥能聚起这么一群能量满满的人,周丹觉得:“牛友会的召集人,像牛哥、图哥、马哥,还有这届的主办方小东,他们自己就特有能量,而且心思特纯,就想弄个好地方让大家交流。”
就是这种心思,才吸引了一群同频的人,一起把这儿打造成了一个高能量场。大伙儿来牛友会的目的也不一样,有人就想跟老朋友聚聚,有人想认识些厉害的人,还有人确实在这儿谈成了生意、解决了难题。
这样一来,正能量就循环起来了,推着牛友会越办越好。
06
聊聊海外市场:泰国、新加坡那点事儿
因为常往泰国跑,周丹对当地市场也有自己的观察:“泰国和新加坡,某种程度上说,华人影响挺大的,文化上有相通的地方,但也不一样。泰国人 95% 以上都信佛教,新加坡呢,是西式的精英化国家。”
“没在海外待过的人,去了首先得学会理解、尊重和认同当地文化。就说工作节奏吧,咱们中国人习惯了高效,有事立马解决,甚至让团队加班加点赶工,但在泰国和新加坡,这招就不太管用。”
他们虽节奏慢,但更有规则步骤,有时候慢就是快,快就是慢,很值得思考。
07
管理出海:从学着别人做到教别人做
提到管理出海,周丹挺有感触:“早年间,外资企业进中国,咱们跟着学美国通用的管理、日本的精益生产这些。”
现在咱们出海,就跟当年外国人来中国投资似的,咱们的生产能力、效率、创造力,还有管理上的学问,都到了能教别人的份儿上了。你看华为的项目管理、海尔的人单合一,不少外国人都想来学呢。
文化这东西,其实是经济的外在表现。等到咱们开始往外输出管理经验,能自豪地跟外国企业讲中国的管理哲学和方法,那可真是件特有意义的事儿。
跟周丹这么一聊,算是把牛友会的魅力和价值看明白了。从一开始因为朋友情分加入,到亲自下场办活动,他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牛友会里那种互相帮衬、敢闯敢拼的精神。
这牛友会,不只是创业者聊生意的地方,更像个有活力又暖心的大家庭,这股子高能量,是召集人和所有成员一起攒出来的,推着每个人在事业和认知上都往前挪一步。
周丹对经济形势和业务方向的看法也挺实在,尤其说做海外业务得本地化,给不少人指了条明路。
而“管理出海” 这说法,更是让人觉得,中国企业从跟着别人学到教别人学,这步子迈得真硬气,背后是中国经济和管理实力实实在在的提升。
不管是搞社群,还是在生意场上打拼,能敞开胸怀、尊重差异、敢创新,才能走得远、做得大。
08
海外牛友会:要成立了,我们去海外开会
借着这股热乎劲儿,咱牛友会的周丹秘书长也特意跟兄弟们透个好消息,海外牛友会,要成立了。
或许,我们第一届海外的牛友会,大概率要安排上了!既要让兄弟们聊得尽兴、资源对接得顺畅,也得让海外的朋友见识见识咱牛友会的能量场。
到时候酒不会少,干货不会缺!让全世界看看,咱中国创业者的抱团精神,走到哪儿都能发光发热!
最后:
本次对周丹的采访,如同一扇窗口,为我们清晰呈现了牛友会的独特魅力与深远价值。从因个人情谊结缘牛友会,到亲身参与主办活动,受访者深度诠释了牛友会成员间守望相助、开放进取的精神内核。
牛友会不仅是创业者交流的平台,更像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温情的生态系统,其高能量场由召集人与成员共同铸就,推动着彼此在事业与认知上的成长。
在经济形势判断与业务方向选择上,受访者的见解极具前瞻性,强调出海业务本地化的关键意义,为从业者提供了务实的思路。而管理出海概念的提出,更是彰显了中国企业从学习到输出的转变,反映出中国经济与管理实力的崛起。
无论是在社群搭建,还是在经济浪潮中搏击,秉持开放、尊重与创新的态度,是实现长远发展与价值创造的关键。
相信今年的聚会,会有更多的分享。我们期待成都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