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狐新车被指使用三年前电池,续航还大幅“跳水”?

【文/深度评车&财经三剑客】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各大品牌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争夺市场份额。极狐,作为北汽蓝谷旗下定位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品牌,聚合了戴姆勒、麦格纳等资源,本应凭借卓越的品质和性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信赖的选择。然而,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让极狐陷入了信任危机,其高端形象岌岌可危。

500

据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报道》报道,来自河南的张先生便是这场风波的受害者之一。今年,他满心欢喜地购买了一辆2025年3月出厂的极狐新车,本以为能开启新能源出行的便捷与愉悦之旅,却没想到陷入了一场无尽的“烦恼和困扰”。

500

7月30日,张先生为车辆充满电后,屏幕显示剩余续航643公里。可当他实际使用时,仅仅行驶了200多公里,电池就濒临没电。这与官方宣传的纯电续航688公里相差甚远,实际续航仅为官方标准的30%左右。续航严重缩水,让张先生心生疑虑,他将车辆送至4S店进行检查,结果令人震惊:这款2025年3月出厂的新车,竟然搭载着2022年9月生产的电池。这意味着电池比整车“年长”近三年,张先生无奈地表示:“你别看它外表新,它这个电池可是2022年生产的,还是我千挑万选的。”

500

无独有偶,据新民周刊《新刊财经》报道,某ARCFOX极狐车主表示,7月底在河南郑州的一家4S店购买了一辆极狐阿尔法T6新能源汽车,铭牌显示该汽车生产日期为2025年3月,但动力电池包生产日期却是为2022年9月。销售时工作人员未尽告知义务,车辆续航表现与官方宣称存在较大差距,要求赔偿、换货、修改宣传内容。这一系列事件表明,“旧电池装新车”并非个例,极狐在电池管理方面似乎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500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4S 店方面的回应令人失望。他们表示,销售新车时无法查询车辆电池的出厂日期,电池配件追溯等工作由厂家负责。这种说法显然是在推卸责任,将问题全部抛给了厂家。而厂家方面,截至目前,除了极狐客服表示将会尽快与张先生联系并反馈相关情况外,并没有给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张先生仍未收到来自极狐汽车的任何有效回应。

从法律角度来看,车企必须对动力电池实施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工信部要求生产企业“实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信息管理”,对每辆车建立档案并追踪电池去向。国家新版《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也明确:自三包有效期起算60日或3000公里内,若动力蓄电池等主要部件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以要求免费更换。极狐方面显然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对消费者的合理诉求置若罔闻。

2025年上半年,极狐品牌销量53183台,同比暴涨198.06%,增长迅猛远远超公司整体139.73%的销量增速。从这个层面来讲,极狐品牌的市场表现相当出彩。然而,“旧电池装新车”事件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危机。

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一旦消费者对极狐品牌失去信心,不仅会影响其当前的市场销量,还会对品牌的长期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北汽蓝谷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95.17亿元,同比增长154.38%,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08 亿元,目前依然没有实现盈利。极狐品牌作为北汽蓝谷的重要支柱,其市场表现不容有失。如果因为此次事件导致品牌形象受损,无疑会给北汽蓝谷带来更大的经营压力。

极狐“旧电池装新车”事件也引发了我们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规范与监管的思考。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电池质量参差不齐、虚假宣传等。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车企也应加强自律,严格遵守行业规范,确保产品质量和宣传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让消费者能够放心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

极狐“旧电新装”事件为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极狐方面应尽快正视问题,积极为消费者解决实际问题,挽回品牌形象。否则,等待它的将是市场的淘汰和消费者的唾弃。同时,整个行业也应以此为契机,加强规范和监管,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