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才是大事
懂王小半年折腾下来,大家现在都明白这家伙的套路了,就是想尽一切办法给美国搞钱续命,这点比明朝的崇祯皇帝强多了,不过现在我想聊聊我公司的事情,颇为有趣。我公司是欧洲的,一直挺小确幸。但是日子从俄乌战争开始就不好过了。无它,就是开始国产替代,也不是专门针对我公司,平等的针对所有国外公司。然后日子一天天不好过了,国产对手价格凶猛,服务到位,客户拿着这个天天逼降价。有一段时间,感觉公司的人心都散了,主要是员工觉得欧洲的管理层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局面,搞不好最后会退出中国市场(比如韩国车基本上就离退出中国市场就一步之遥),但是很搞笑的,最近感觉公司的心气神又回过来一些。。有很多有趣的原因,
1 世界不是只有中国,比如一个客户本来买很多我公司的货,但是因为国产替代,跌的很厉害。但是最近又回升了。因为它的很多出口到国外的东西,点名里面不要有中国公司的货(没有歧视的意义,只是预防国外政策风险,比如要查什么中国产的百分比之类)
2 竞争对手也爆出很多结构性问题(亏本打价格战,交期不稳定等等),后劲开始乏力,我认为最大的结构性原因是员工现在躺平,不愿意为资本家过于卖力,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的很厉害。
联想到最近看了很多老外的视频,下面几个对中国的看法有代表性,其中也提到了躺平
1 美国搞这么多贸易逆差是有问题,但是中国你这么多贸易顺差是不是也有问题
2 搞全产业链工业化(也许是被逼的),这明摆着无法拉拢其他工业国(日韩欧)
3 中国新能源是靠对内PUA自己员工,对供应商敲骨吸髓,把客户当作小白鼠来试车(老外懂电车出车祸起火那种盖车衣和抠标的梗),也是无法持续下去。因为西方是绝对不会完全开放自己国内的汽车市场的,这种内卷最后会变成回旋镖的,让每一个参与的人都身心疲惫。
4 中国年轻人看不到希望,开始躺平。
PS:其实无论一个国家还是公司,要想走的更远,必须激发人的干劲,无非这几种驱动力,崇高的理想,迫在眉睫的危机,公司钱多前景好,公司真把我当人看。但是中国的很多企业,其实就是把员工当作干电池,拼命的压榨。员工也不是白痴,发现多干并不能保证不被抛弃,所以干事就开始得过且过。这点其实挺不好,我用一个比较老套的词语--- 主人翁精神其实很重要。我公司现在能回过神,其实是员工发现不能让公司继续垮下去,至少欧洲企业还把你当人看,一旦倒闭出去之后就只是牛马,任人宰割,斗志一下子就起来了。再加上竞争公司的员工开始躺平,此消彼长之下,居然又把生意拉回来不少,打的有来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