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社会中,从事不同工作,各有其贡献,绝不能以财富为为衡量人的唯一标准
【本文由“山大”推荐,来自《为什么空姐不敢反抗白金卡?》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5873688501225
问题在航空公司向钱看!还有银行,设贵宾席。为了钱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封建社会和资本社会那一套死灰复燃,助长了有钱人的豪横和戾气,真以为自己是贵族了!对此国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真该整治了!
我想说的话,你帮我说出来了。我还想补充一下,这不仅是国企的问题,也不是单个问题,而是社会导向出了问题。
我们这个社会,是正走在“一切向钱看”的道路上?还是已经形成“以财富为衡量人的唯一标准”?我不知道,但例子确实比比皆是。
最近一个例子,媒体是这样报道的:2025年8月14日晚,深圳影石创新公司内部爆发出一阵欢呼。34岁的董事长刘靖康站在公司二楼的平台上,将一叠叠百元钞票撒向楼下聚集的研发团队成员。20万现金如金色雨点般飘落……
还有一个例子,媒体是这样报道的:2025年8月,网友吐槽百果园水果越来越贵,“月薪2万吃不起”。针对网友吐槽,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8月8日发视频称 “我认为商业就两种,第一个利用消费者的无知,第二个教育消费者成熟,像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
如果上述假设为真,那是资本主义,绝非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尚且还知道戴上“温情脉脉”的面纱,而我们有些人,连这层面纱都不想要,怎么直接怎么来,怎么狂妄怎么来,怎么豪横怎么来。
有人可能会说,你举的这第二个例子,与本文所举航空服务例子,不正好相反吗?
这也是我想强调的:资本让人癫狂,财富让人迷失,与具体的社会角色无关。无论你是老板,还是消费者,财富达到一定数量,却没有多元的评价机制以及相应的社会约束机制,想不癫狂也难。
什么是评价机制以及相应的社会约束机制?
为避免牵涉个人,我举个大致近似的例子。比如上海,或者北上广深等所谓一线城市,正如社会中的富豪。从财富看,堪称国内首富;从贡献看,也罕有其匹。但若没有国家政策支持,没有内陆省市亿万劳动力背井离乡,牺牲奉献,何以成其富?何以成其强?若无川陕,或无疆藏,仅有北上广深,还是中国吗?
中国人民解放军不直接创造财富,但没有解放军,还有中国吗?
总之,有钱者为所欲为,肆意突破道德和法律底线。无钱者忍气吞声,承受额外的屈辱与欺凌。这不是好现象。
人们在社会中,从事不同工作,各有其贡献,绝不能以财富为为衡量人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