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乡村 “新图景”:藏在烟火里的幸福变迁
如今走进陕西的乡村,再也不是记忆里 “土坯房、泥巴路” 的旧模样。从陕北的红枣林到关中的葡萄园,再到陕南的稻田边,处处都能看到新鲜事儿,这些藏在烟火气里的变化,拼成了三秦乡村的 “新图景”。一、“土窑洞” 变身 “幸福屋”在延安延川的一个小山村,过去村民住的土窑洞漏风漏雨,冬天冷得直打哆嗦。这两年,村党支部牵头搞窑洞改造,给窑洞加了保温层、换了新门窗,还在院子里修了小菜园。70 多岁的王大爷说:“现在窑洞比城里的楼房还舒服,冬天暖和,夏天凉快,院里种的菜够吃大半年,日子美得很!” 村里还建了文化活动室,党员志愿者经常来教老人用智能手机,帮他们视频连线在外打工的子女。曾经破旧的土窑洞,如今成了装满幸福的 “安乐窝”。二、“老手艺” 闯出 “新市场”渭南蒲城的手工花馍,是流传了几百年的老手艺,以前只在过年过节时自家做着吃。现在,村党支部把会做花馍的妇女组织起来,成立了合作社。党员带头设计新花样,把花馍做成生肖、卡通人物的样子,还拍短视频发在网上。没想到,这些带着乡土味的花馍火了,订单从全国各地飞来,有的还卖到了国外。村民李大姐笑着说:“以前做花馍是瞎玩,现在靠这手艺一个月能赚好几千,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 老手艺遇上新路子,不仅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还让乡亲们的腰包鼓了起来。三、“荒山坡” 变成 “花果山”汉中洋县的不少村子,以前都是光秃秃的荒山坡,种啥啥不长。村党支部考察后,决定带领村民种核桃树。党员们带头上山挖坑、栽树,还请来专家教大家管理技术。这几年,荒山坡变成了绿油油的核桃林,每到秋天,满树的核桃压弯了枝头。村里还办起了核桃加工厂,把核桃做成核桃酥、核桃油,附加值翻了好几倍。村民们说:“以前山上全是石头,现在变成了‘聚宝盆’,每年靠核桃就能赚不少钱,这日子有盼头!”从土窑洞的蜕变,到老手艺的新生,再到荒山坡的逆袭,三秦乡村的每一个变化,都藏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变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乡村的面貌,让乡村的烟火气里满是幸福的味道。相信未来,陕西的乡村会越来越美,乡亲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