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重生 “柔性电子第一股”长成独角兽

500

问道者 | 李 百

弘信电子刚刚交出的半年报成绩单表明,经历过涅槃重生,这家曾经的“柔性电子第一股”已经长成了AI智算领域的一家独角兽。

500

2017年在创业板上市的弘信电子是国内“柔性电子第一股”,但这家行业领军企业也经历了一段浴火重生的日子,2021-2023三年业绩低靡连续亏损。2023年,弘信电子推动战略转型,开启“ALL IN AI”战略,实行“柔性电子+AI智算”两条腿走路。

这一战略转型立竿见影。2024年弘信电子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5682万元。今年上半年延续这种态势,弘信电子交出了一份颇为耀眼的成绩单。上半年营收35亿元,增速15%;净利润5399万元,增速9.85%;扣非净利润4751万元,增速706%。

500

从半年报不难看出,弘信电子“柔性电子+AI智算”双主营战略不仅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且趁着AI东风,蜕变成了AI智算领域的一家独角兽。或许是受这种预期影响,今年来弘信电子股价不断创出新高,3月份股价一度突破47元,市值突破250亿元。目前,弘信电子市值依然超过170亿,妥妥的Ai独角兽(国际上对独角兽的定义是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科技企业)。

弘信电子在半年报中表示,DeepSeek为全球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普惠性的AI解决方案,这为公司带来了全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围绕“融合柔性电子与绿色算力,打造AI软硬件创新解决方案,赋能智能世界”战略,弘信电子深耕核心技术。

500

深耕核心技术必须有真金白银做支撑。即使再艰难,弘信电子依然保持高强度的研发创新投入,半年内投入研发费用7300多万,全部投向与AI相关的两大主线。

在柔性电子领域,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弘信电子从领跑变成遥遥领先,成为国内柔性电子领域的绝对领军企业。在AI眼镜可能成为下一代智能硬件首选的大趋势下,弘信的柔性电子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500

在强者恒强、弱者退场的产业分化格局下,弘信电子已然长成了强者。报告期内,柔性电子业务人均产出创出历史新高,毛利率水平大幅提升,连亏四年后在今年首次实现单季扭亏为盈。

在AI智算战场,弘信电子在报告期内提出,已经构建起“算力底座+大模型+AI应用”全栈生态。弘信电子在AI智算的自我定位是“产业组织者”与“生态构建者”,准备构筑一个以中国绿色算力为大底座,向全球输出算力、技术和AI应用生态的全球化网络,在超节点、液冷、边缘算力、算力调优与调度方面形成专有技术和独特竞争力。

弘信电子正在实施“一个底座,三路出海”战略。

500

一个底座立足于以甘肃庆阳为核心的西部基地,利用其广袤的土地、丰富的水资源和全国领先的绿色能源优势,打造全球成本最优、规模最大的中国绿色算力大底座。“三路出海”则是弘信电子在“十五五”规划中提出的中国普惠算力全球化输出方案,包括东、西、中三线。

中线以青海为绿色算力大后方,以广西为边缘算力节点和生态孵化基地,向越南等东盟国家输出技术、模式和生态,帮助其构建国家级AI基础设施,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西线以庆阳为绿色算力大后方,利用新疆的能源与通道优势,将中国的低成本绿色算力与技术解决方案,输送到算力成本高昂的中亚乃至欧洲等“一带一路”国家,满足其巨大的AI算力需求;东线以庆阳为绿色算力大后方,以金砖国家创新基地厦门为桥头堡,经香港出海进入印度、南非等金砖国家,同时精准切入美国AI科研及高校市场极其短暂的算力需求,反向输出我们的绿色普惠算力。

500

在AI智算布局上,现在的弘信电子已经是硕果累累。到今年6月底,弘信电子已经拿到AI算力资源服务订单55.62亿元,目前这些订单都已经进入正常履约阶段,后续将为弘信电子的业绩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完成涅槃重生的弘信电子目标已然是星辰大海。按照弘信电子在“十五五”中的规划,到2030年末,要成为全球领先的、以中国绿色算力为基础的AI生态服务型企业,成为一家研发创新和生态构建双轮驱动的科技企业。

500

在具体落地上,弘信电子要在厦门、深圳、苏州等地布局研发中心,重金在全球范围内搜罗人才,打造全球领先的柔性电子创新中心。在厦门海沧打造“云创算谷”全国样板,构建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将聚集芯片、大模型、核心硬件、算力租赁、AI应用等企业,赋能千行百业,打造福建省首屈一指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根据规划,“云创算谷”将是一个引领福建、辐射全国的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弘信电子作为链主企业,将携手超过10家以上的AI领域知名上市公司强势入驻,形成“上下楼就是产业链,下楼抱团打群架”的算力+集群,助力厦门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福建建设数字经济强省、为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升级贡献“厦门方案”,助力中国智造服务金砖国家与“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不言而喻,已经成为AI智算独角兽的弘信电子还有更精彩的故事会持续上演。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