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在聊都市音乐时,除了hip-hop和R&B,还在谈论哪些?
作者:阿钟
黄老板 Ed Sheeran 最近发了新 EP 《No.6 Collaborations Project》,终于过了他想当个说唱歌手的瘾。
这张有 15 支单曲的 EP 找来了好多人合作,其中最多的还是北美地区的说唱歌手们,包括 Cardi B,Travis Scott,Khalid,Young Thug,Chance The Rapper 还有 Eminem 等 rapper,当然也有贾斯汀比伯、火星哥、卡妹这样的流行歌手。
其实,一直被人当流行歌手的 Ed Sheeran 老早就有一颗想当 rapper 的心,这种倾向在他的大热单曲《Shape of You》里体现还不算明显,但在《Sing》这首歌里可以很清晰的听到他那一段疑似“快嘴”的狂飙猛进。
到了《No.6 Collaborations Project》这种态度就更直白了,新专辑里他跟英国说唱歌手 Stormzy 合作了一首《Take Me Back to London》,自己就在念叨 “I wanna try new things / they just want me to sing / Because nobody thinks I write rhymes”。
对听惯《Shape of You》的听众来说,突然听到这样一张专辑大概会怀疑黄老板在追赶潮流。作为流行音乐,包括华语流行音乐里最常被运用到的元素,R&B 对我们来说已经不陌生了,但 hip-hop 的的确确是这两年才涌上潮头的。
格莱美和金曲奖在最近几年不约而同的提高了对 hip-hop 音乐的关注度,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两年 hip-hop 和 R&B 音乐对整个音乐市场不可忽视的影响,除了超越摇滚乐成为被消费体量最大的音乐类型外,这两类音乐也扎扎实实扭转了当下的主流听感。
前两天,QQ音乐和北方公园的老朋友、爱跟大家分享点音乐知识的营养怪兽合作出品了Urban系列视频,跟大家聊了聊这两年在年轻人中逐渐兴起的都市音乐究竟是什么。
实际上,hip-hop 与 R&B 的兴起本质上就是都市音乐回暖,从 70 年代由电台中流淌出的 R&B,Jazz,Soul,Funk,Gospel 等音乐带起一股城市生活的风潮之后,“都市音乐”这一名词就逐渐成为了这种氛围的代名词。
90 年代 hip-hop 大行其道,都市音乐也不断发展,Pop、乡村、摇滚都有从中汲取养分的经历。2000 年初都市音乐发展到了一个小高峰,随后几经变化,这几年新一代音乐人重新把都市音乐带回大众视野,并且在年轻人中有了相当大的声浪。
就拿在新专辑里欢唱 rap 的黄老板来说,长期以来他被认为是流行歌手,但其实早在 14 年 BBC 就把他推为都市音乐领域不可多得的创作者。他的这张新 EP 发布后,《大西洋月刊》也发文,说这张专辑“对一些听众来说也许是发现新流派的一扇门”。
认真说起来,都市音乐并不算个流派,而且也不新,只是这几年在这些音乐人的作品带动下,都市音乐无疑展露出了成为一种潮流的趋势。在跟大家聊都市音乐前,营养怪兽团队还特地跑去三里屯做了个街采,想知道这种趋势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
现在看起来,有相当一部分人的音乐口味已经偏向了都市音乐,但他们接受到这个音乐类目的途径也还仅限于那些叫得上名号的说唱歌手。其实都市音乐远比这丰富得多,前几天 Mercylago 膜老师刚分享了他的歌单,基本都来自 QQ 音乐上一个叫 Urban 的专区。
这个专区也在北方公园的收藏列表里,作为专门针对都市音乐开辟的区,它基本囊括了当下国内外在做这种音乐的创作者,作品也很多元,不局限于 hip-hop 或 R&B,膜老师分享的那几首就是典型代表。
在这个专区里有各种精选的 Urban 歌单,比如现在正大受年轻人欢迎的 UrbanFlow,里面的歌融合了 R&B、电子、hip-hop 等流派。你能在里面看到很多在以往的常规歌曲分类下、很难被归类的音乐人和作品,比如当下最火的 Billie Eilish。
对现在的听众来说,这种更新、更丰富、多元的音乐作品和创作者似乎更符合听歌逻辑,毕竟音乐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个人审美趣味和品味的集中体现。
其实,QQ 音乐的 UrbanFlow 歌单就提供了一个能直接开拓自己的音乐品味、最快尝鲜的地方。
这个歌单时常会更新,打开它的过程有点像在寻宝,冷不丁就会听到一些很对胃口的新作,在人人耳机不离身、loop “最近播放”的当下,这种惊喜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