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渊交棒,台塑跨入与职业经理人分权分治的新时代

500

为落实企业所有权及经营权分治的原则,台塑二代掌门人王文渊交棒,原南亚董事长吴嘉昭升任台塑行政中心总裁;分权后,王文渊仍为台塑企业管理中心总裁。

台塑创办人王永庆、王永在昆仲,为达到企业永续发展,于2001年成立企业最高决策单位,即由“台塑四宝”高管所组成的“行政中心”,以及由创始人家族主导的“管理中心”,以确保企业的稳健经营。

500

500

王文渊交棒,分权分治,吴嘉昭任台塑行政中心总裁

500

台塑集团总裁王文渊

台塑企业于8月15日宣布,为落实关于创办人的企业所有权及经营权分治精神,“管理中心”主任委员王文渊不再兼任“行政中心”总裁,并由南亚董事长、台塑全企业转型召集人吴嘉昭升任台塑行政中心总裁。

面对全球经济新的变局,新任行政中心总裁吴嘉昭表示,将推动台塑“五个转型、三个方向”策略,提升集团转型力道及速度。他还指出,将与企业同仁共同努力,在此产业非常艰难困苦之际,于既有基础上,更加用心。在逆境中寻找机会,加速转型,突破困境,将产业的危机化为转机,期待对企业、股东、员工,以及社会有更好的贡献。

《一波说》注意到,台塑二代掌门人王文渊曾表示,转型是企业的必走之路,若没有持续进步,整个集团向来引以为傲的优势,最后也会被迎头赶上甚至超越。

2024年8月,王文渊一声令下,台塑集团总管理处及“台塑四宝”(台塑、南亚、台化、台塑化)历经多次会议,成立企业转型小组,位阶和总经理室平行。当时,就是由南亚董事长吴嘉昭担任召集人,台塑各事业体总计投入861人,成为台塑的转型枢纽,他们会定期开会,集团4大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都要参加。

500

吴嘉昭主持南亚股东会

《一波说》注意到,在王文渊交棒、吴嘉昭升任行政中心总裁之前,曾有一次人事调整,今年5月,原本同时为南亚、南亚科、及南电董事长的他,辞去了载板厂南电董事长职务。

此次上任伊始,吴嘉昭将推动“五个转型、三个方向”策略,即就产品、事业、低碳、能源、数位等五大面向力求转型,并朝半导体、医疗、低碳等应用加速发展。

台塑高层人士亦透露,面对国际竞争,台塑集团的转型要加速!未来将会推出一系列重要改革决策。今年2月,台塑集团旗下四大子公司——台塑四宝的市值,跌破2009年金融风暴时的低点,创下15年来新低。台塑二代掌门人王文渊曾高喊,原本转型是台塑集团的“现在进行时”,风暴来袭则让转型脚步10倍速加快了。

“台塑四宝”逾80万名小股东也关注到,这样的转型阵痛要多久?王文渊也坦言:“我们集团规模不小,每项转型工作都不容易,也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在《一波说》看来,此次王文渊交棒,并由吴嘉昭升任行政中心总裁,除了落实所有权与经营权分治精神、完善企业现代治理,更在于要让吴嘉昭高举台塑转型的“军旗”,统筹集团各大转型小组的整合,决定目标及分工,引导台塑突围脱困。

500

王永庆女儿、台塑新智能董事长、集团管理中心常委王瑞瑜

2001年,台塑创办人王永庆、王永在昆仲,为达到去永续发展,成立企业最高决策单位——总管理处,并由“台塑四宝”最高经营主管组成“行政中心”,以及由创办人家族督导企业经营的“管理中心”,推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权分治;5年后,两位创办人正式交棒,退居“管理中心”从旁督导。

2017年,台塑家族二代四个主要接班人王文渊、王瑞华、王文潮、以及王瑞瑜等家族成员,退出“行政中心”,进入“管理中心”,而“行政中心”则由台塑、南亚、台化、台塑化“台塑四宝”及位于越南的河静钢铁公司最高职业经理人组成,为使得组织运作得以顺利接轨,当时王文渊除了担任“管理中心”主任委员外,仍兼任“行政中心”总裁。

此次,王文渊不再兼任行政中心总裁一职,由企业转型小组召集人、南亚董事长吴嘉昭担任行政中心总裁,也是为了凸显吴嘉昭的重要性。“台塑四宝”掌舵人,均为台塑资深董事长、资深职业经理人,这几年来,在应对市场快速变化,推动转型方面,吴嘉昭主导的南亚表现亮眼,更是他出线之主因。

顺带提及,自2021年起,台塑集团四大子公司(台塑四宝)已经全面推行职业经理人机制,当时,洪福渊接替王文渊出任台化董事长,“台塑四宝”董事长均为职业经理人,但由于王文渊仍兼任“行政中心”总裁,而“台塑四宝”董事长仍须定期向他汇报,实质上所有权与经营权仍未完全分权分治,直到此次变动为止。

500

台塑家族二代“必考题”:守成还是求变?

500

王永在之子、台塑二代掌门人王文渊

台塑集团之前身,系王永庆、王永在昆仲于1954年在高雄当时称为“狮甲”的地方所创办的福懋塑胶,而后在北台湾开办台塑第一家PVC(聚氯乙烯)工厂。

今天的福懋塑胶原厂址,已辟为“台塑王氏昆仲公园”,2014年工厂停产后,台塑捐出8.4亿元新台币进行改造。公园里,除了保留老厂的世界上最小的PVC重合槽、0号胶布机等老机器,还保留两位创办人王永庆、王永在昆仲当时办公室原貌,以及王永在故居等。

值得一提的是,公园里还有名为“昆仲食舍”的对外餐厅,提供王永庆昆仲的母亲、人称“台塑阿嬤”王詹样给两人儿子做饭的菜谱。王永庆的母亲王詹样长寿,活到108岁,在百岁高龄之前,她还亲自种菜。“活到老、干到老”,王永庆去世前一天,还在视察工厂。

1947年5月20日出生于台北的王文渊,是王长庚、王詹样的长孙、台塑共同创办人王永在之长子,即王永庆之大侄儿,他也被称为台塑二代“大阿哥”。很小的时候,王文渊就被送到美国读书,从美国休斯敦大学毕业后,曾在外边历练4年,直到1979年返回台湾,进入家族企业。

2006年6月,在伯父王永庆、父亲王永在两位创办人宣布退出管理层后,时年59岁的王文渊出任台塑集团总裁,并领导以李志村、吴钦仁、王文潮等组成的“七人小组”,台塑集团从此跨入集体决策的新时代。

500

王永庆三房长女王瑞华与台塑石化董事长陈宝郎

据王文渊透露,台塑王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家族的子女都有继承权。创办人王永庆在世时,效仿洛克菲勒家族,为了永续经营及传承,将大部分的钱、股票等放到信托里,当时设立两种信托,一个是财富传承的家族信托,另一个是公益信托。

此外,洛克菲勒家族在代际传承上,采用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模式。当时,王永庆、王永在昆仲在选择家族经营,还是交由职业经理人,心中曾有博弈,后来才会有2006年设立“七人小组”,推动集体决策机制,事实上是“家族+职业经理人”模式。

多年以来,“王永庆”三个字,它不仅属于台塑王家、以及其创办的台塑企业,他更是一个时代巨人,是精神典范。王文渊作为王永庆的侄儿,身为家族二代掌舵人,他是做个“守成者”,还是做一个“求变者”,对于父辈们留下来的台塑志业,他能承接多少,会舍弃什么,是一道严峻的传承必考题。

500

2024年,哽咽落泪的台塑前董事长林健男

台塑前几天,通过给员工平均加薪2%的决定,事实上在台塑面对由盈转亏的困境前,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也是出自照顾员工的初衷。

回想2024年前三季,台塑四宝之一的台塑由盈利变为亏损,前台塑董事长、时年81岁的林健男曾为此哽咽落泪。他退休后,由郭文笔出任台塑董事长。

当年,从台南一中考入中原大学化学系的林健男,毕业后进入台塑工作,从基层做起,后被王永庆派往美国“开疆辟土”。此后,因积劳成疾、一度罹患癌症的他,离开台塑养病期间,在荷兰完成硕士学位;偶然间,当王永庆、王永在得悉他身体康复后,力邀他重返台塑,并赋予重任,派往浙江宁波设立石化工业园区。

事实上,像林健男这样、大半辈子时间奉献给台塑的老臣、老员工还很多。对于二代掌门人王文渊等人来说,当前石化业景气低迷,如何书写转型变革的新篇章,任重道远,也面临重重挑战。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