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美国保守派》颠倒黑白谬论:泽连斯基绝非和平威胁,八大事实还原俄乌冲突真相

揭穿《美国保守派》颠倒黑白谬论:泽连斯基绝非和平威胁,八大事实还原俄乌冲突真相

撰文:雅礼学人

2025 年 8 月 19 日 星期二

 《美国保守派》最新刊发的文章《泽连斯基,而不是特朗普或普京,是和平的威胁》,其颠倒黑白程度竟让以 “指鹿为马” 闻名的赵高自叹不如 —— 鹿与马尚且有生物属性的共性,而该文对事实的篡改已完全突破 “混淆” 范畴,达到 “颠倒” 本质。正如转帖人短评所言:“除了标点符号,没有一句话是对的!”

 该文的逻辑与事实扭曲堪称 “系统性造假”,核心叙事建立在对俄乌冲突基本事实的全盘篡改之上。以下从八个维度,揭露其黑白颠倒的本质:

一、战争责任的根本性颠倒

文章谬论:将俄罗斯 2022 年发动的全面入侵,歪曲为 “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战争”,混淆侵略者与受害者界限。

核心事实:联合国大会多次通过决议,明确认定俄罗斯违反《联合国宪章》、悍然使用武力;截至 2025 年 8 月,俄总统普京仍公开要求乌克兰承认俄对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的控制,才同意停火 —— 这本质是 “枪口下的割地要求”,彻底剥夺谈判平等性。

立场对比:泽连斯基始终以 “恢复 1991 年国际公认的领土完整” 为谈判底线,与普京的 “领土扩张诉求” 形成根本对立,谁在阻挠和平一目了然。

二、选举制度的双重标准

乌克兰:战时选举暂停有法可依、符合民意

乌宪法第 108 条明确规定 “战时状态下总统任期自动延长”,2024 年乌议会三次依法通过延长战时状态的决议,该制度设计与以色列、叙利亚等国冲突期间的做法一致。

俄媒《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亦承认:乌民众当前首要诉求是 “赢得战争” 而非 “举行选举”;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调查显示,63% 乌民众支持 “战后再举行选举”。

俄罗斯:选举公正性饱受国际质疑

2024 年俄总统选举中,主要反对派候选人纳瓦尔尼被禁止参选,其支持者遭大规模逮捕;俄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甚至直言 “选举是巩固权力的工具”。

透明国际 2025 年腐败指数显示:俄罗斯以 22 分排名全球第 154 位,比乌克兰(25 分)低 3 分,选举公正性、政治透明度均处于全球下游。

三、腐败指控的镜像投射

乌克兰:反腐成效获国际认可

2022 年以来,乌专门成立 “特别反腐败法院”,累计起诉包括前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在内的 300 余名涉腐官员。

世界银行 2024 年报告显示,乌克兰反腐改革成效在东欧国家中排名第二;透明国际指出,即便面临战争压力,乌在 “司法独立”“高层腐败起诉” 上仍取得实质性进展。

俄罗斯:系统性腐败被多方证实

俄国防部长绍伊古被曝 2024 年挪用 120 亿美元军费用于个人资产;俄国家审计署报告显示,60% 的对乌军事物资采购存在 “价格虚高” 问题。

俄联邦安全局(FSB)被揭露通过控制能源出口渠道,每年非法获利超 200 亿美元,形成 “权力 - 利益” 绑定的腐败网络。

四、停火谈判的立场倒置

泽连斯基:主动释放善意,坚持原则底线

2025 年 7 月,泽连斯基主动提议举行俄乌领导人会谈,愿在 “乌控区纳入北约保护框架” 下停火;此前已释放包括俄被俘士兵在内的 5000 余人,释放谈判诚意。

俄在伊斯坦布尔谈判中提出 “乌永久中立、放弃加入北约、承认俄领土主张”,该条件与乌宪法规定的 “主权完整” 原则根本冲突,导致谈判破裂。

俄罗斯:持续升级战争,涉嫌战争罪

2025 年上半年,俄军发动 108 次大规模导弹袭击,造成 232 名平民死亡、1343 人受伤,创冲突以来单阶段平民伤亡新高;联合国报告明确指出,俄对民用基础设施的攻击 “构成战争罪”。

俄国防部数据显示,2025 年俄军在顿巴斯地区推进速度同比加快 40%,作战目标已从最初的 “特别军事行动”,升级为 “彻底瓦解乌克兰国家能力”。

五、伤亡数据的恶意夸大

乌军伤亡:权威机构有明确统计

美国国防部 2025 年 7 月评估:乌军累计伤亡约 17 万人(含 7 万死亡),俄军伤亡达 30 万人(含 12 万死亡),与泽连斯基此前 “1:3 伤亡比” 的表述基本吻合。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OHCHR)记录:2025 年上半年乌平民伤亡 6754 人,其中 83% 由俄军空袭造成。

俄军数据:虚假性无第三方验证

俄国防部公布的 “乌军伤亡 38.3 万”(截至 2024 年 12 月),未区分 “战斗人员与平民”,且无任何中立机构(如联合国、红十字会)验证。

西方情报机构普遍认为,俄公布的乌军伤亡数据 “虚高至少 50%”,目的是制造 “乌军战力崩溃” 的假象。

六、民意调查的断章取义

乌克兰民意:支持谈判但绝不割地

文章引用 2024 年 11 月盖洛普调查 “52% 乌民众支持谈判”,却刻意隐瞒 “调查包含‘以领土完整为前提’” 的核心语境 —— 同一调查中,当被问及 “是否接受割让领土换和平” 时,68% 受访者明确反对。

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 2025 年 3 月调查显示,73% 乌民众认为 “收复全部失地比立即停火更重要”,凸显乌民众对 “主权完整” 的坚定立场。

俄控区民意:高压下的 “虚假认同”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2025 年报告:在俄占赫尔松州,82% 居民拒绝承认俄统治,61% 希望回归乌克兰。

俄通过 “强制发放俄护照、驱逐异议人士、控制本地媒体” 等手段,制造 “民众认同俄统治” 的假象,与真实民意严重背离。

七、欧洲动机的阴谋论建构

欧洲援乌:以民生为主,为维护国际秩序

欧盟对乌援助中,70% 用于民生领域(如能源、粮食、难民安置),仅 30% 为军事支持;荷兰等国通过 “北约优先需求清单” 采购美制武器,核心目的是 “提升乌军防空能力”,而非 “扩大战争”。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是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底线”,直接驳斥文章 “欧洲为地缘私利援乌” 的阴谋论。

北约:防御性质未变,开支仍低于美国

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 GDP 比例,从 2022 年的 1.9% 升至 2025 年的 2.2%,但仍远低于美国的 3.7%;欧洲国家的安全诉求本质是 “防御性”,与文章 “北约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的指控毫无关联。

八、扎卢日内传言的政治操弄

谣言源头:俄罗斯情报机构刻意制造

文章炒作的 “美英乌密会换总统”,已被证实是俄罗斯对外情报局(SVR)2025 年 7 月炮制的假消息 —— 原文错误称 “乌驻英大使扎卢日内将取代泽连斯基”,实际扎卢日内为乌前武装部队总司令(2025 年仍属乌军政核心人物),其职务表述存在明显偏差。

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已发布声明驳斥:“该谣言是俄罗斯信息战的典型产物,目的是破坏乌军政团结,为俄军进攻制造心理漏洞”;俄媒《观点报》事后甚至承认,谣言旨在 “放大乌内部分歧,服务军事目标”。

扎卢日内真实立场:与泽连斯基战略一致

扎卢日内 2025 年 6 月在《乌克兰真理报》发表署名文章,明确强调:“乌克兰武装力量的唯一目标,是将俄军彻底驱逐出 1991 年国际承认的乌克兰边界”。

西方权威军事分析机构(如战争研究所 ISW)持续评估:扎卢日内与泽连斯基的分歧仅存在于 “反攻节奏、兵力部署” 等战术层面,在 “恢复领土完整、驱逐俄军” 的根本战略目标上,两人高度共识、立场坚定。

结语:颠倒黑白的深层逻辑与历史必然

剥开伪装可见,《美国保守派》的这篇文章,本质是 “为俄罗斯侵略行动进行意识形态辩护” 的工具,其方法论存在三大致命缺陷:

 事实虚无主义:选择性采信俄国防部数据、网络谣言,却系统性排斥联合国、世界银行等中立机构的客观报告,构建脱离现实的 “平行叙事”;

道德相对主义:用 “双方都有错”“战争没有赢家” 的话术模糊 “侵略与自卫” 的绝对界限,将乌克兰的正义抵抗污名化为 “延长战争的祸首”;

地缘阴谋论:将欧洲 “防御性援乌” 歪曲为 “地缘私利”,将美国战略调整臆想为 “被欧洲绑架”,全然无视各国官方声明与国际关系基本常识。

 这种谎言不仅是对 “浴血抵抗、承受苦难的乌克兰人民” 的亵渎,更是对 “主权平等、领土完整” 等国际文明准则的挑战。正如中国外交部在阐述对乌克兰问题的立场时所强调:“冲突没有赢家,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任何解决方案都必须充分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历史终将证明:为侵略披上 “和平” 外衣的谎言,无论包装多精巧,终将被真相与正义击碎。当后人审视这段历史时,此文颠倒黑白的荒谬程度,恐让 “指鹿为马” 的赵高也相形见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