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集体涨价成趋势,“8毛发全国”成历史意味着什么?

这些年,中国电商的高速发展有目共睹,在这其中快递业可以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就在最近快递集体涨价成了趋势,当低价快递成为历史的时候,对于当前的市场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怎么看这件事呢?

500

一、快递集体涨价成趋势?

据时代周报的报道,“紧急通知:为响应快递行业‘反内卷式’竞争,回归理性发展,公司决定自2025年8月5日凌晨起调整各收费标准,充单前请询价确认,所有库存一律按新价格折算。”近日,这样的涨价通知密集出现在广东各快递网点加盟商的朋友圈中。

集体发布涨价通知背后,快递业正在掀起一场反内卷变革。而作为快递“产粮区”(业务量大、以发件为主的区域),浙江义乌、广东已有所行动。7月,快递重镇义乌打响涨价枪声。义乌市邮政管理局召开会议,明确要求将快递单票价格下限上调0.1元至1.2元,反对“内卷式”竞争。

另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自8月4日起,广东省快递底价整体上调0.4元/票,各家均不得低于1.4元成本价揽收,否则将面临处罚。时代财经获悉,多家头部快递企业反馈,8月广东省快递服务价格确实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调。

中国新闻周刊从快递网点、电商从业者及多位行业观察人士处了解到,本轮广东快递涨价主要覆盖的是特价电商轻件及大客户低价件,尤其是0.3千克以内的包裹。就这一调整是否属实、后续是否还将有其他梯度的涨价动作,中国新闻周刊分别联系前述快递公司求证,截至发稿并未获得回复。

7月30日,福建省快递行业协会发布的公开信中便指出,2025年全省上半年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1.41%,但单价同比下降4.5%,部分区域甚至出现“8毛发全国”的极端低价。

500

二、低价快递成历史意味着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快递行业迎来了一轮集体涨价的趋势,面对着如此的涨价潮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呢?

首先,快递涨价是行业从“恶性内卷”走向“健康竞争”的必然。这些年来,快递价格战愈演愈烈,整个快递行业陷入了过度内卷的困境。在电商蓬勃发展的推动下,快递业务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为了争夺这一庞大的市场份额,各快递企业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而价格战成为了最主要的竞争手段。从最初的几元一单,到后来部分区域出现 “8 毛发全国” 的极端低价,快递单票价格不断被压低。这种过度内卷的竞争模式,对于市场来说,已经严重损害了产业的整体健康。

从企业角度来看,过度低价竞争导致利润空间被极度压缩。许多快递企业为了维持运营,不得不削减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质量。暴力分拣、快递延误、丢件破损等问题频繁出现,消费者的体验大打折扣。而且,企业在研发投入、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等方面也力不从心,这对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在国家大力倡导反内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快递行业的涨价也就成为了必然趋势。

对于用户来说,表面上用户是有了更低的价格,但是本质上是我们在无形中自我承担了大量的低质服务,其实是用大量的沉没成本为低质量的服务买单,所以用户也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好处,这才是当前快递涨价并且推动更好发展的长期根源。

500

其次,加盟制模式下的管控难题,使涨价面临结构性阻力。虽然快递涨价不是坏事,但是挑战却并不少,特别是以加盟为核心模式的通达系快递,其价格调整面临诸多问题。通达系快递的触角末端 —— 加盟商,往往需要面对大量价格极度敏感的客户。这些客户,尤其是电商客户,他们的业务量巨大,对于快递价格的微小变动都极为关注。在过去的低价竞争环境下,加盟商为了留住这些客户,不得不接受极低的价格。如今要涨价,加盟商面临着两难的抉择。

一方面,如果严格按照总部要求涨价,可能会导致部分客户流失,毕竟这些客户很可能会转向价格更低的快递服务提供商。例如,一些在广东做电商的商家,在得知快递涨价后,开始寻找价格更低的地区发货,将仓库及快递业务转移至安徽六安等快递价格相对较低的地区。另一方面,如果不涨价,加盟商自身的经营压力将难以承受。长期以来的低价竞争,已经让许多加盟商处于亏损边缘,人员成本、运输成本等不断上涨,而快递价格却一直被压得很低。所以,对于以加盟模式为主的快递企业来说,如何确保涨价能够在末端顺利执行,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这次重点布局的“产粮区”其实都是快递电商单件的核心集聚区域,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有大的电商商户甚至平台要和快递企业进行博弈的话,很有可能出现终端快递加盟商妥协的情况,让这种涨价变得名不副实,甚至成为了一种双方默契的合谋。

500

第三,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费者被转嫁成本将会成必然。于消费者来说,快递涨价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近,已经有不少消费者发现,之前普遍免费存在的退货险逐渐消失。在一些电商平台上,购买商品时不再像以前那样自动附带退货险,需要消费者额外付费购买,部分平台也出现了免费包邮减少的情况。

以前,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物,只要满足一定的金额,就可以享受免费包邮服务。但现在,一些商家开始提高包邮门槛,或者直接取消包邮,改为收取一定的快递费用。这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购物成本。对于一些价格较低的商品,如果再加上快递费用,可能会让消费者觉得性价比降低,从而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而且,快递服务质量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在价格上涨的初期,消费者可能并没有明显感受到服务质量的改善,这也会导致消费者对快递涨价产生不满情绪。

500

第四,涨价虽好但怎么平衡将会成为关键。从整个产业生态的视角来看,快递涨价本身并非坏事,甚至可以说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长期的低价竞争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快递员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网点生存艰难,整个产业链条处于脆弱的平衡状态。涨价有助于企业提升盈利能力,从而有更多资源投入到自动化分拣、智能仓储、绿色包装、末端配送等领域的创新与升级,最终提升全行业的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然而,涨价只是第一步,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构建一个可持续、可平衡的产业生态,实现商家、快递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利益的合理分配。快递行业告别“8毛发全国”时代,本质上是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优化”的标志。涨价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涨价后服务未提升、效率未改进、利益未平衡。

未来,快递企业需以涨价为契机,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增长”转型——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通过服务升级提升价值、通过生态共建实现共赢。唯有如此,才能让消费者、商家和行业本身共享发展红利,避免陷入“涨价-流失-再涨价”的恶性循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