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风追影》算是成龙近十年最好的动作电影吗?
《捕风追影》确实是成龙近年来最好的一部作品。它的剧作分为多个阶段,又始终围绕着成龙的“年龄”元素,却没有单纯的怀旧情怀,而是拓展出了多层面的主题,关于时代的变化,人生的过往开解,以及变迁中始终不变的精神与情感之本质。并且,它也很有野心地尝试了双雄戏,并非绝对的正邪对立,而是一种基于年龄与人生的惺惺相惜,营造出类似于《盗火线》的质感。
但是,它终究是一部类型片,且要在大陆上映,更是一部成龙作品,极大地限制了主题的深入程度,不敢真的让成龙去“老态”,也不敢真的让梁家辉成为一个具有两面性的存在。
作为替代方案,它增加了戏剧结构上的阶段,不停地让成龙与梁家辉重聚,呈现出惺惺相惜的情感氛围,也不停地让张子枫与梁家辉重聚,激发后者对前者的长辈之情,作为后者“自己亲子教育失败”的情感代偿。同时,这也展现张子枫与成龙的亲子情与前后辈教育的成功,对比出情感与主旋律层面的双重本质:在不同的时代、人生阶段的变迁之中,亲子情是始终不变的本质,但它只会在正义一方达成,让成龙得以消解过往的错误,弥补亲子情的缺失,一切的根基在于正义信念,而没有它的邪恶者则只会受创,让亲子被迫地刀尖相向。
成龙对张子枫的教育围绕着正义的执行方式,有时候需要忍耐,但它必须、也确实始终存在于警察的心中,支撑着隐忍之下的坚定“潜伏追踪”,在需要的时候得以激活。它对应着成龙始终默默守护张子枫的情感,也联系起了成龙与张子枫对于其父死亡的过往消解、当下亲情。这种信念的呈现契合了追踪的剧情设定,却在三分之一的部分、即将第一次发现梁家辉的踪迹、进入公寓对线阶段之前,用一次简单的“张子枫犯错,成龙教导,告知其父死亡真相”,即宣告完成,没有与后续的行动成败起伏结合起来。同时,梁家辉与成龙的过往延伸出当下的亲子关系,同样由于戏份过少而只能用闪回去强行补充,没有当下的亲子交互去逐步细化。
但是,它堆积了不同的阶段,甚至在幕数上超出了一般的商业片,不是标准的三幕式,却依然没法做到深入与做实。它只能让成龙不停地复活,不停地与梁家辉再次打破情感氛围,正反对敌,明确立场划分,将梁家辉的情感做成了一种“恶人的狡猾”,作为主题层面“邪恶者无从达成任何情感诉求,只能半真半假,甚至自我强造出一个情感面以安慰”的表意。
但与此同时,它又要表现张子枫与成龙的亲子线结果,即张子枫的成长,且要确保梁家辉的邪恶性,因此重复阶段也是无济于事,反而让文本在同一层级上不断重复,成龙与梁家辉的关系只能在似有若无的“老人之惺惺相惜”与迅速切到的“正反对立”之间重复,后者又会被不断的梁家辉逃走而推翻,梁家辉对张子枫的亲子交互也同样只能稀薄暧昧,迅速归于“伪装”的反目,却又在不杀死张子枫的结局中似乎留下了情感的痕迹,以此“不杀而逃“去引入下一阶段,张子枫的成长也在失败中变得虚无起来。
并且,这样的多阶段重复也稀释了各个部分的戏份。梁家辉与成龙形成了对比,都是过往时代的老人,也都受困于新时代的多重环境,于情感层面的“创伤”,即梁家辉面对的养子反目,以及成龙面对过往失误导致的张子枫冷漠,同时也外延到了科技的层面,都是对当代科技的摄像头网络不熟悉的老家伙。成龙过往的唯一一次失误,即是盲目正义的搭档死亡,是情感方面的失控,留下情感的创伤。梁家辉过往的唯一一次情感“失误”是作为冷血罪犯而动了感情,即对养子们的拯救。这延伸到了当代,形成了成龙被张子枫的冷漠,以及梁家辉对养子阴谋反目的深陷。他们各自应对这种情感困境的危机,也一同面对着新科技的使用与躲避。
由二人的内在对应与外在对立出发,影片条理分明地搭建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以追踪与反追踪----打戏---成龙的出场/与梁家辉会面---张子枫的扛鼎为发展环节。
在追踪方面,作品下了力气,特别是前两幕的内容,细致地展现了反派的斗智胜利,利用了看似强大的科技安保系统,最终引出了传统时代的成龙。随后,成龙与张子枫的亲子关系,以传统精神的教育与唤醒为主,从传统的跟踪手法,到如何匡扶正义的信念落实。梁家辉则应对养子们的反叛计划,他付出真心,却只换来了利益之心,因此被迫回到了冷血罪犯的形态。
在第二幕中,作品展示了很好的潜力。成龙带领张子枫等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将对方培养成传统的团队,实际上却被对方利用,吸引注意力给养子,梁家辉则被跟上,也陷入了养子抛弃自己的阴谋而不自知。双方其实都处于挫败的老年状态之中,又有着跟踪与反跟踪的关系,住在隔壁,深入了解对方生活。此时,二人有了达成深度共鸣的前提,在伪装中愈发真实。
特别是做饭的一幕,成龙教育张子枫的话语是对梁家辉的伪装,也是真心的代其父之爱。这完全可以对应他与梁家辉的态度,是长期相处、彼此了解之下的惺惺相惜,为了伪装完美而必须付出真实的表达,因此二人始终在半真半假之下交流人生,也形成了彼此的宽慰。作品确实通过做鱼、喝酒,一起教育女儿,传递了这一氛围,随后转入了抑制的部分,让梁家辉陷入了养子们的阴谋,也让成龙遭遇了养子的刺杀。这是非常好的节点,成龙与梁家辉的“老人”一起被笼罩在养子的屏幕之中,而他们的氛围也被不同形式所瓦解,他对张子枫等人的教育不敌养子的绝对当代科技,而梁家辉对养子的教育更是失败的。
以此发展下去,如果作品能够真的导入下一发展阶段,让梁家辉愈发深陷于养子的阴谋,自己的情感输出被反利用,带队抵抗警察,殊不知自己也在被利用,而成龙遇到了真正绝对的“当代”(反派),进一步教育张子枫,与梁家辉的反被制形成对比,就是很好的推进了。最终,梁家辉彻底被背叛,成龙则完成教育,同感于梁家辉的心境,通过追踪捕获梁家辉,最后一次以邻居/相识的虚假身份与梁家辉会面,达成一个类似于《盗火线》的惺惺相惜与警匪对峙的混合状态,随后再让梁家辉去外面对抗警察,交给当代的张子枫等人展示成龙的教育成果。
但是,作品却开始了原地打转的过程。梁家辉与养子的纠缠中,此沙一人分饰的两兄弟分别代表了“继承梁家辉的残存情感面”与“继承冷血面,分别承载着“你像我,不他才像”的台词。其中,计算机男的冷血延伸成了科技形态,安排计划反叛梁家辉,哥哥却要保护他,被迫与梁家辉直接对战,以此表现反派的“情感不可实现”,与成龙方形成对比。二人的对战发生在孤儿院,最终以其坍塌和哥哥死亡为结束,梁家辉则再次回到了“冷血狼”的状态,击败了弟弟计划里的杀手们。
问题是,作品并没有发展成龙与张子枫的线索,而是迅速而粗暴地制造了一个危机去表现警察的成长,反派的雇佣兵直接莽进警局,打破一切当代科技,让他们以传统方式对战,又潦草地结束,随即进入了与梁家辉和养子的追踪之中。理论上,这应该是最后的结局,却又再次地以警察死亡、张子枫作为最后一人而对线失败受挫而结束。它只是一个过程阶段,为了呈现成龙与梁家辉的“老人受挫”与“各自崛起”,前者再起为正义者,建立传统团队,当代找回传统精神,后者则悲剧地变回了恶人,只能杀死养子,自己逃脱,从而导入最后的阶段,甚至没有了成龙、张子枫与梁家辉的直接对线。
在这里,张子枫给出了成长的痕迹,用追踪能力几乎捕捉到了梁家辉,却再次受挫。这引出了持续追踪梁家辉的阶段。但此时,成龙没有对张子枫的情感与教育再深化过程,梁家辉与养子计划的交互也过于简单。借由养子之口,作品给出了对此的设定:梁家辉早就知道了警方的逼近,因此故意进入警察的圈套,为养子转移火力,却反而陷入了养子的阴谋圈套。这正是他人生的缩影,仅有的情感部分动摇了冷血罪犯的无敌,也能发展出复杂的剧情,展示他的真情付出、对敌狠辣高明,以及真情被利用的悲剧,也凸现养子基于科技的高智商。反派的内斗混合着对警察的更多反制,也制造成龙等人的受挫,引出张子枫的亲子线与教育成长,且加大双方的交互与共情。
但是,这一切都停留在养子在这一“内在阶段“完结、与梁家辉已然反目、自己即将被反杀的事后找补、交代设定之上,而给出的情节则是非常降智的:养子雇佣士兵与打手,硬杀警察总部与梁家辉。这降低了养子具有的“当代科技之冷血理性”的强大感,也无助于梁家辉、成龙这一核心共情关系、张子枫这一“成长与亲子线核心”的深入,只是形式化地将二者逼入绝境,更是几乎让影片就此潦草完结。
相对挽回表达质量的是,它又带来了下一阶段,用一种比较潦草的方式完成了“各自崛起”(正义者与恶魔)与“成长亲子”(成龙带队的萌宠追踪小队,摆脱科技也能胜利的警察)的结果展示。作品呼应了成龙对张子枫教育“追踪失败”的开头部分,张子枫再次说出相同的伪装台词,随后又有了成龙与梁家辉的再次交互。作品试图找平衡,既让张子枫展示成长结果,追上了梁家辉,又需要让成龙与梁家辉完成情感氛围的交互,并表现成龙与张子枫的亲子情确凿,因此让张子枫再次失手,成龙来救,随后与梁家辉交互,却又要明确梁家辉的邪恶,因此只能让梁家辉短暂地似乎输出了对张子枫的长辈之情,停留在“手下留情”的程度,却又与成龙完全大打出手,以狼狈去呈现二人共同的“老人共情”。
显然,它需要确立正反方的绝对对立,却又要兼顾张子枫的亲子成长线,因此让成龙再次失败,梁家辉逃跑,转而交给了新时代成长完毕的小队,拥有了科技与传统追踪技术,象征着当代挖掘出正义传统信念与友情之后的成长完毕,最终捕获梁家辉。
对于成龙的塑造,导演显得尤其纠结。成龙一方面在不断地倒下、失败,在公寓与最终战都几乎被杀,带来了强烈的衰老之悲剧氛围,与被背叛与末路的梁家辉存在隔空的共情条件,也顺势让任务落到新一代的头上,展现其成长。但是,它又不能真的让成龙死亡,因此只能给“暗示”,似乎要失血过多,旋即却变成了喜剧效果,甚至强调“别吃那么多止疼药”。到了最后的抓捕时刻,成龙必须与梁家辉再见面,却也做不了太多交互,而是迅速让给了张子枫去“成长完毕”。
事实上,这样的矛盾其实并非不可解,让梁家辉处于“被迫于客观形势、人生现状,只能做纯恶人”即可。但是,它在戏剧层面过于简单,阶段多却无深入发展,只是重复去强调各个层面,对梁家辉的“付出真情却被背叛”只停在了设定的“被背叛与被迫反杀”之上,向着摄像头挥舞刀子,对抗当代“冷血科技”。同时,过多的阶段堆砌,稀释了各个线索的发挥空间。特别是梁家辉与养子这条线,养子们几乎缺席了第一二幕,只能以最短的戏份去完成最草率的“莽夫阴谋”,降低了本片的智慧含量,而追踪与反追踪、侦查与反侦察,理应是智慧与科技的较量,也无助于梁家辉的塑造,同时对敌的警方部分也就必然很潦草了。
这种细化功夫的缺失,从序幕就有所体现。养子想要更多的钱,是当代利益为先、背叛养父命令的表现,其后续计划却没有预先设计的一样,其运筹帷幄全在人物的自信状态之上,却只是在靠武打去乱莽出一片天。如果是梁家辉以传统罪犯的手法去打败警察的科技,那么这个表达是合理的,但它属于养子,梁家辉失去了控制,其不用科技的乱莽就不合理了。
刨除“土嗨”的一些片段,序幕还是维持了比较高的完成质量。在序幕的结尾,反派虚拟出来的车辆从警方的屏幕中消失,其只是一个“影子“而已,而“影子”梁家辉也从追捕的天罗地网中消失,使得警方的正义信念也消失在科技赋予的屏幕与系统之中,其技术力量不能追踪到犯人,需要依靠成龙的传统追踪能力,再次“捕”到“影子”与“信念”。
梁家辉作为序幕里唯一的“老人”,因为养子的失控叛逆而“生涯第一次被拍到”,他经过拿着手机拍照的店员时的疏忽,也流露出动感情之下的“罪犯弱化”,而养子们的跳脱、依赖科技指引,并没有脱离警方布控,依然需要依靠梁家辉传授的老技法,最终回到梁家辉的指挥。这一系列的发展正是对此后的背叛、传统的价值、梁家辉的“软化导致败北”的预示,也与第三幕高潮形成了呼应:养子再次回到这里,再次试图获取数字货币,与梁家辉已经彻底反目,再次的跳脱就失去了弥补的办法,警方却有了成龙的带队与“传统”的回归,只能被抓住,只有“传统恶人”梁家辉才能逃脱。
但是,序幕对梁家辉与养子团的冲突、特别是黑客带动的逆反心理,表现得不够深入,且杨子导演的个人审美略显土气,使得养子们的状态更突出了“土嗨”感,没有应有的“跳脱”。更严重的则是后续内容的文戏单薄,养子们下线,导致序幕没有得到很好的支撑,结构上的呼应效果也就不太明显了。
并且,序幕也表现出了审美的问题,过早过多地使用了rap与短视频化的剪辑,去表现养子们的“犯罪高明”与“当代化”(对立于更传统沉稳的梁家辉),未免有点土嗨过度。客观而言,用rap、街舞去表现年轻人的“当代”,多少有点杨子作为中年人的刻板印象,但确实也是人物戏份不足、只能用刻板印象去弥补塑造力的妥协方案。
而在作品进入最后的高潮时,追踪小队回归,张子枫带队,理应再次运用曾经的教授知识,以至少不逊于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追踪戏扎实度,去表现自己的成长,序幕里反派的能力化为梁家辉的此刻反制,却被反过来碾压,而第二阶段的公寓楼追踪内容则再次升级。但是,受限于创作能力与戏份时间,它甚至是多次追踪中最潦草的一次,用一个快速剪辑完成了一切。
并且,在梁家辉与养子被迫互杀、胜利方也要出去面对警察追捕的“失败”的时候,它其实有着《夺帅》结尾的质感,即旧时代的消亡,为了武学信仰而决斗,彼此惺惺相惜的杀与被杀,胜利者也要出去面对失败,徒劳地举起枪去凸显精神,实际上冷兵器已经被热兵器取代,作为旧时代最强者的他也注定灭亡。但是,影片并非以此为终点,梁家辉与养子的戏份也缺乏基础,因此实际的情感浓度并不够强。
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到续集的存在,以上的讨论都是基于它作为独立作品的完整度而言。并且,它也是一部动作为主的类型片,文戏要与动作相平衡。只是,它确实给出了很大的创作野心,并非文本上非常简单的“成龙动作片”。导演杨子负责了文戏,反而有大量的戏份、线索、闪回,倒是稀释了动作的含量。如果它是纯动作片,那么删除这些文戏,以小野心加强动作的烈度,也会是很好的作品。但它让步了动作的含量,成龙负责的动作又很精彩,而杨子的文戏又失控于多层面的平衡,显然不足以实现其野心,就未免让人感到遗憾了。
但无论如何,它还是近年来最好的成龙电影,不仅没有过于生硬的主旋律与意识形态输出,还有着对“老年”的丰富运用,而不只是缺乏戏剧支撑的“卖概念,怀旧牌”,如《龙马精神》那种的存在。同时,它也没有成龙近十多年来愈发严重的主旋律价值观输出的过度倾向,是一部真正扎根于电影本身、不添加额外诉求的作品。如果我们将它放在诸多的成龙式烂片之中,作为“十几年间最佳”,其实只要做到“不强塞价值观”,就已经直接领先了。
它当然考虑到了成龙的年龄,但其他人的打戏足够精彩,也用中间部分的追踪与反追踪戏份平衡了动作内容,不需要打,智斗纠缠却同样紧张,应该是参考了杜琪峰的《追踪》,只是在戏剧层面没能达到后者的水平,也是因为其想要的层面更多 ,杨子的能力又难以平衡。
它的片名“捕风追影” ,追寻的是梁家辉“影子”,也是二人拥有的旧日之影,正义为本、情感为根、“其实我一直都在”的成龙找回了旧日的圆满,而邪恶的梁家辉却无法回归最初的冷血,在情感上有所纠缠,又无从达成情感圆满,一切源于其邪恶的出发点,因此只能被捕捉而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