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浩基金会启动“未来教室计划” ,首期在其初中母校落地

今日,由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发起设立的俞浩基金会正式宣布启动“俞浩未来教室计划”,首期项目将落地其母校——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正余初级中学。该计划是俞浩基金会在教育公益领域的战略性探索,旨在响应国家科教兴国与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创新模式助力乡镇教育从基础保障迈向个性化发展与创新赋能。

当前,随着乡村教育硬件条件显著改善,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已转向如何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需求,特别是保护与激发具有独特兴趣和潜能的“棱角少年”。作为正余中学2002届毕业生,追觅科技创始人俞浩先生在求学期间正是“扬长”教育的受益者,该校的教育理念让其深刻体会到教育创新的宝贵价值,此段经历成为滋养他求学生涯乃至商业人生的关键起点。也正因如此,他尤为理解乡镇中学在基础设施和科学教育上的提升空间,深感拉齐城乡教育水平、推进教育公平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500

“每个孩子都像天然形成的黄铁矿,自有其棱角与光芒。教育的真谛,不在于磨平棱角,而在于如何让这些独特的棱角焕发光彩。”正余中学校长李晋表示,“俞浩未来教室计划”高度契合学校“保护棱角少年、守护创新火种”的核心理念。该计划将革新传统的“物质帮扶”,通过校园智慧化改造、前沿科技教育资源的引入以及定制化科技课程的共同开发,致力于将正余中学打造成一个激发潜能、培育创新的教育实践场域,目标成为“全国前沿的兼具科技感与创新活力的乡镇初中”典范。

“20多年前,母校的包容与引导,守护了我对物理的热爱与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这份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优质教育的关键在于‘看见’并‘托举’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俞浩表示,“俞浩未来教室计划”正是源于这份初心。它不仅是回馈母校,更是希望探索一种可持续、可复制的教育公益新范式——聚焦学生个性特质,整合企业科技资源与开放视野,深度协同学校“赋能个性成长”的教育实践,从空间营造、资源支持到课程共建,系统性解决传统教育在科技启蒙、兴趣培养和实践创新方面的短板,真正激活学生的个性潜能。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指出,需“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探索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俞浩未来教室计划”正是对这一方向的积极回应,希望通过此计划的探索与实践,能够为破解乡镇学校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方面面临的挑战提供新思路,助力推动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