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打外卖战的成绩:营收涨了2成,但利润打没一半
今年 4 月 11 日,京东外卖百亿补贴上线。京东外卖当时表示,将通过 “ 全民补贴+爆品直降 ” 双重机制,一年内投入超百亿元。
没想到,这 100 亿连一个季度都不够烧。
京东的业务主要分三块:京东零售( 包括京东健康和京东工业 )、物流、新业务( 京东外卖、京东产发、京喜及海外业务 )。
在外卖的贡献下,新业务本季度收入达到 138.5 亿元,与去年同期的 46.4 亿元相比,多了 92 亿元。
但营业成本和经营费用( 销售、管理费用 )分别多了 108 亿元和 128 亿元,因此新业务本季度经营亏损从 2024 年二季度的 7 亿元扩大到 150 亿元( 新业务合计经营亏损 147.8 亿元,另外再加回 2.2 亿元出售物业收益 ),亏损金额增加 143 亿元。
这 92 亿收入和 143 亿亏损,近似可以看作新增外卖业务带来的收入和亏损。
因为外卖业务的天量亏损,京东从去年二季度百亿级别的经营利润直接变成经营亏损 8.6 亿元。也就是说,二季度京东把所有利润都砸进了外卖业务里。
至于净利润为正则主要是因为京东本季度有 70 多亿的投资收益等非经营项目,每个季度数字都会波动,意义不大。
那么,京东使劲砸钱搞外卖,对主业有什么协同作用吗?
京东管理层在电话会上披露,“ 京东的季度活跃用户数( QAC )显著加速增长,同比增长超过 40% 。除了用户数量的增长,用户活跃度也显著提升。第二季度,用户在京东平台的购物频次同比增长超过 40%,较以往季度有显著改善。京东 Plus 会员的购物频次增长更为迅猛,同比增长超过 50% 。在今年的 618 大促期间,我们在用户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购买用户总数同比增长一倍以上,总订单量突破 22 亿。用户增长和购物行为的积极态势,有力地证明了新业务与核心零售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
但是,用户数、用户购物订单量的提高反映到财报上,并没有那么明显。
二季度,京东零售收入为 3101 亿元,较 2024 年第二季度同比增加 20.6% 。
但这一方面是京东家电类产品受益于国家补贴,一方面是去年同期的基数较低 —— 去年二季度,京东零售的收入同比只增长 1.5% 。
并且,今年第一季度京东没做外卖前零售收入增速就有 16.32%,第二季度本身是电商旺季,同比增加 20.6%,并没有明显差别。
再从产品品类角度看,去年二季度,京东的电子产品和家电收入同比下降了 4.6%,受益于国补,本季度同比增长 23.4%。相比之下,没有国补的日用百货收入增长就不明显,为 16.4% 。
结合经营利润率来说,今年二季度京东零售的经营利润率从去年的 3.9% 提高到今年的 4.5%,利润率的提高如果归因为国补很合理,可要是归因为吸引了一批京东外卖新客户( 一部分羊毛党,一部分高消费价值用户 ),他们比原来的用户贡献的订单利润率更高,就很奇怪了。
至于物流业务,在零售业务的带动下,京东物流收入同样增长稳健,同比增长 16.6% 至 516 亿元,经营利润则略有下滑。
所以,就本季度来说,京东把主营业务的一百多亿利润全拿出来砸外卖业务,带来的是 92 亿外卖业务收入和 143 亿外卖业务亏损,导致整个公司经营利润出现略微亏损。
京东外卖的日单量在突破 2500 万后,并没有明显进展,远远落后于阿里、美团的破亿订单量。
而外卖用户转化为高价值电商用户的逻辑,在国补的影响下,也很难归因。
至于这钱烧出去到底值不值,还是得等子弹飞一会。
毕竟,补贴是可以随时停的,是可控成本,而逐渐养成下单习惯的用户,不一定会流失。
换一个逻辑来想,这笔钱,可以看成是用户投流费用,只不过以外卖补贴的形式出现。高盛在一份非公开报告中就指出,京东在今年三季度的日订单量应该会达到 1800 万,这带来了真实的大量日活。
互联网平台,靠规模取胜,不进则退,别人的用户涨了,你的用户就要萎缩。所以这钱,京东也是不得不花,总不能干等着美团的闪购用即时零售蚕食自己当日达、次日达的基本盘。
而说到美团,即将问世的美团和阿里巴巴财报,想必也会因这场外卖战而相当 “ 精彩 ”。
说不定,会是个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