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会助长暴力倾向?专家:那得每天玩27小时才行!
文章来源丨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你玩游戏吗?
从小到大,家长眼中的“打打杀杀”除了影响学业,是否左右了小孩子的暴力倾向呢?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对于含攻击性内容的游戏对人们的暴力倾向是否有影响,以及有多大影响,一直争论不休。
人们对电子游戏与日俱增的担忧之一是,大多数游戏都具有攻击性元素。这也导致很多人声称,这些元素可能会对玩这种游戏的人产生不利影响。
这样的担忧十分普遍。考虑到这些游戏很受欢迎,它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01
暴力游戏没关系
来自斯泰森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员Christopher J. Ferguson与John C. K. Wang在《青年与青春杂志》(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暴力游戏与被试者的暴力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一个对3304名年轻人进行两年以上跟踪研究的样本显示,攻击性电子游戏与攻击性结果之间没有关系。玩M级(注:M: mature,不建议17岁以下的儿童使用)游戏需要每天玩27个小时才能产生临床上明显的攻击性变化。
这项研究的证据并不支持这个结论:攻击性电子游戏是青少年后期的攻击行为或亲社会行为减少的预测指标。
其实早在2008年,Ferguson就在《犯罪司法与行为》(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杂志上发表了相关文章。题目是《暴力电子游戏是产生攻击性的原因,还是家庭暴力与内在暴力动机的副作用?》(Violent Video Games and Aggression: Causal Relationship or Byproduct of Family Violence and Intrinsic Violence Motivation?)
这项研究也表明暴力游戏并未对暴力行为产生可见影响。除此之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家庭暴力等因素对暴力犯罪有前瞻作用,但暴力游戏则没有。
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比起电子游戏暴力,家庭暴力和先天攻击性作为暴力犯罪的预测因子更符合数据结果。
02
相似结论
相似结论的研究也有不少。
发表在《自然》(Nature)子刊《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一篇文章表明:
我们的研究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了长期暴力电子游戏的影响,问卷调查了包括游戏开始前和结束后两个月的情况。
一部分研究的被试者每天玩暴力的电子游戏《侠盗猎车手V》,另一部分玩非暴力的电子游戏《模拟人生3》,其余的不玩游戏,持续两个月。结果未观察到显著变化。
上图为《侠盗猎车手》游戏截图,下图为《模拟人生》游戏截图
因此,本研究结果为成人玩暴力电子游戏的负面影响提供了强有力的反驳依据。
03
争议尚存
这一话题在科学文献中一直以来都争论不休。有一个研究阵营坚称,暴力影响微乎其微,而另一个研究阵营则多次表示,暴力电子游戏会增加玩家的攻击性。
研究人员Brad J. Bushman, Craig A. Anderson在《个性与社会心理学公报》(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发表文章表示:
本研究测试了暴力电子游戏是否会产生攻击性预设偏差——预测他人对潜在的攻击性冲突做出反应的倾向。
参与者(数量=224)先是玩暴力或非暴力的电子游戏。接下来,他们会读到有着潜在人际冲突的模棱两可的故事。
然后,他们会被问到,随着故事的发展,主人公会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感觉到什么。比起玩非暴力电子游戏的人,玩暴力电子游戏的人会将故事主角描述得更具有攻击性,思考上更具有攻击性的想法,并且感到更加愤怒。
究竟是暴力游戏促成了暴力行为,还是暴力的人爱玩暴力游戏呢?
游戏与暴力行为之间,是相关关系还是因果关系,还是没有关系?
我们不知道。科学界也暂时没有定论。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研究,有人在论文链接底下留言说:
我敢肯定做任何事情做上每天27小时不停歇都会让你想打人。
你觉得玩暴力相关的游戏会助长暴力倾向吗?
PS:有没有专业相关的人士来科普一下一天27个小时这个是怎么计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