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从去深圳旅游和广州旅游的几天表面上的感受而言,广州略有“排外

【本文来自《深圳的主流语言变化》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没有在深圳生活过,没有深入了解,仅从去深圳旅游和广州旅游的几天表面上的感受而言,广州略有“排外”。但这种“排外”如果仔细想,也有可能是自己多想的原因,究其根源就在于语言。

语言歧视也是歧视的一种。这两天看了一个抖音视频,一对夫妇,看着都很时髦,妻子说了一句话,让丈夫先用沪语讲,觉得没问题,然后又让丈夫用英语讲,觉得更帅,最后让丈夫用其内陆老家方言讲,然后两人都觉得特别扭,哈哈大笑。这其实就是一种语言歧视。

语言歧视就是将一种语言(方言),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对此地人的好恶等因素挂钩,当听到这种语言时,就本能轻视或讨厌。沪语觉得没问题,是因为上海在全国的地位和印象,英语觉得帅其实是因为英语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但沪语只不过是上海的方言,美式英语只不过是美国人的普通话。广州人说粤语的“优越”主要源自当年香港对内地的经济优势和文化优势,语言也成了一种时髦。但现在一些香港一线艺人到内地来发展,都不得不低下头学普通话了,之前胡杏儿就讲了她为了在内地发展,苦学普通话的经历。

自古至今,为了避免这种歧视,很多人不得不努力学习和学好官话,并在工作和生活中尽量避免使用方言。日本东京的外地人很多,很多来自日本的东北地区,四国地区还有琉球的人,都尽量隐藏自己的方言,怕被别人瞧不起。但大阪和京都等地出身的人则毫不顾忌地用方言,因为这些地方的人甚至有点瞧不起东京的人。反倒是东京的人有时会觉得时髦,时不时蹦出两句关西方言。

作者说北京人说普通话,这是一个误解,北京本地人说的其实是北京方言,而不是普通话。普通话很像北京话而已。和全国其他地方的人不同,北京本地人几乎很少有会说普通话的,因为太相近,学校里学的也是北京普通话。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