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前中国人就造出了飞机,只比莱特兄弟晚不到6年

原创: 高隆广 来源: SME科技故事

1909年9月23日,一家名为《奥克兰论坛》的报纸在显著位置登载了一则新闻:“中国飞行员成为海岸飞行第一人”(Chinese Aviator Fist to Fly on Coast),报道了一个名叫冯如的中国人驾驶他自制的飞机飞行了几百米的事迹。

尽管后来飞机在返回时因故摔落,但从没有人试图否认这个事实:中国人早在1909年就成功制造出了可以持续飞行的飞机——这比一般中国大众的料想应当早上许多——要知道,人类历史上公认的第一架飞机(即莱特兄弟的“飞行者1号”)成功试飞是在1903年。

500

中国飞行员成为海岸飞行第一人(奥克兰图书馆资料)

冯如,原名冯九如,字鼎三,于1884年出生于广东恩平的一个贫农家庭,“聪明冠群童,教师甚器之”(姜泣群《朝野新谭》),自幼便表现出了手工制作方面的天赋,许多玩具都是自己亲手制作。

12岁左右(不同史料记载有出入)随舅舅旅美后,见识到了工业化国家的繁荣与发达,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制造业救国的思想。

刚到美国冯如就开始了四处打零工的生活,他先后在造船厂、发电站、机械厂打过工,期间他自学了英文、机械制造和电子工程,逐渐积累完成了日后造就其传奇一生的知识储备。

他先后改进过发电机、打桩机、水泵、无线电报、飞艇等等,并因此在当地小有名气,但因为他并不是美国公民,他的这些发明创造并不能申请专利。

500

冯如当时已经小有名气

500

飞机试飞成功前媒体对冯如的报道(奥克兰图书馆资料)

1903年末,莱特兄弟的“飞行者1号”飞机试飞成功,这给了冯如以极大的震撼,他认为,中国人也可以自己制造出飞机——于是他做到了。

1909年9月21日晚6点左右,冯如驾驶着他亲手制造的“冯如一号”飞机一飞冲天,这历史性的一刻被当地媒体争相报道,甚至有的媒体认为美国人的飞机制造技术被超越了。

500

冯如飞机罕见照片,摄于1909年美国奥克兰

500

1909.09.23《旧金山观察者报》称其“东方莱特”

瞩目的成就背后是无尽的坎坷。最令人不可思议的一道坎竟然是英语,因为他只在国内念过几年私塾,从未在美国接受过学校教育(英文资料载),尽管在美国旅居多年,在阅读相关英文资料时,冯如仍必须依靠英汉字典将其中看不懂的词汇译成中文,且20世纪初国外各种技术资料已浩如烟海,冯如之天赋亦令人感叹。

另外还有那无比狭小的工作间,这个制造出多个先进装置的“梦工厂”,竟然只有7.43平方米(8英尺*10英尺),与同时代的美国同行们相比,简直寒酸的不可思议!无法想象冯如的那些巨大“脑洞”是如何被容纳在这么一个局促的空间内的。

500

同时代的飞机制造车间Smithsonian Workshop

500

当时报纸上刊登的冯如工作间照片

冯如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补上几个小时觉,继续干。在这个狭小的工作间里,就这样日复一日地朝着他的梦想前进。没有物质享受,没有闲暇娱乐,称之为“苦行僧”似乎并不夸张。

所有人都好奇他的动力到底来自哪里,我想在此引用一家国外媒体的判断“driven by patriotism”,对,是家国情怀。何谓家国情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王师北上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那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暗流涌动,空中作战理论在欧美世界方兴未艾,陆续有明智之士开始酝酿并提出各种空战理论,各军事强国自然也逐渐对冯如这样的一流航空专家产生了浓厚兴趣。橄榄枝纷至沓来,而冯如不为所动。

1911年,晚清政府时任两广总督张鸣岐力邀冯如归国,冯如欣然同意。同年2月22日,冯如带着他的飞机与友人一同登上驶往中国的轮船,《纽约时报》提前一天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旧金山呐喊报》也特为此刊文:“他将为中国巨龙插上翅膀!”

500

他将为中国巨龙插上翅膀(奥克兰图书馆资料)

回国后的冯如当然是闲不下来的,1912年3月,冯如在广州燕塘成功制造出了中国本土生产的第一架飞机,彪炳中国航空业史册。

当年8月25日,冯如在数千名观众的注目下驾机升空,在飞行将近8000米的距离后,因不明原因坠机身亡,年仅29岁。袁世凯感其功绩,追授他少将军衔,遗属生活待遇亦按此标准抚恤。

500

徐帅手书“广东省航空纪念碑”

如今,“冯如”在中国航空业界已决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名字:中国航空学会的“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北京航空大学的“冯如杯”竞赛、恩平市的“冯如纪念馆”,都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冯如”这个精神符号,中国人不能忘却。

500

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奖章

今年是“冯如一号”升空110周年,在这一个多世纪的时光里,中国的航空事业并非一帆风顺,继冯如之后的行业开拓者、先驱者们殚精竭虑、苦心孤诣,无数人为之奉献终生而未能亲眼见证理想之实现。

但中华民族不会总是该遭受苦难:2011年,歼-20型“威龙”隐形战斗机首飞;2013年,运-20型“鲲鹏”战略运输机首飞;2016年,空军首长首次透露了轰-20型战略轰炸机的存在;2017年,C919大型商用客机首飞。

500

歼-20“威龙”

500

运-20“鲲鹏”

沧海变桑田,然初心不改;睡狮成飞龙,是勤能补拙。这不禁令人想起冯公临终之嘱托——“勿因吾斃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级”……

500

冯如二号

500

冯如

参考资料

I’LL FINISH MY AIRSHIP, THEN I’LL SHOW CHINA,San Francisco Call,1909.05.23

CHINESE AVIATOR MAKES LONG FLIGHT,Oakland Enquirer,1909.09.23

CHINESE AVIATOR FIRST TO FLY ON COAST,Oakland Tribune,1909.09.23

HE WILL FIT WINGS TO THE CHINESE DRAGON,San Francisco Call,1911.03.19

朝野新谭,姜泣群,1914年

The Father of Chinese Aviation,By Rebecca Maksel,2008.08.12

Oakland CA Chinatown Makes Aviation History,By William Wong,2009.09.18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