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科普课点燃乡村孩子科学梦
奇妙科普课点燃乡村孩子科学梦
7月31日,青青萌芽实践队在黄石市阳新县排市镇明德小学开展的支教活动迎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实验课。队员们以“生活中的科学”为主题,带领孩子们动手制作“微型喷泉”,通过趣味实验揭开大气压的奥秘,让科学的种子在欢声笑语中悄然萌芽。
“老师,瓶子里的水真的会自己喷出来吗?”孩子们围坐在课桌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志愿者手中的塑料瓶和气球,小脸上写满好奇。当志愿者演示将气球塞入装水的瓶口并突然松手时,一道水柱“哗”地喷涌而出,教室里瞬间爆发出阵阵惊呼。“哇!像公园的喷泉一样!”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捂住嘴巴,另一侧的男生则兴奋地跳起来,指着实验装置连连喊道:“再来一次!”
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两人一组动手操作。有的小心翼翼地将气球塞进瓶口,生怕水洒出来;有的紧张地闭上一只眼睛,松开手的瞬间又忍不住凑近观察;还有的孩子发现水柱喷得不够高,皱着眉头和同伴讨论“是不是水装得太少了”。当实验成功时,孩子们高举着喷水的瓶子,笑得像发现宝藏一样,教室里此起彼伏的“成功了!”回荡在夏日的阳光里。
“为什么松开手,水就会喷出来?”志愿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大气压的作用:气球回弹时挤压瓶内空气,压力让水流“逃”出瓶口。孩子们恍然大悟,一个戴眼镜的男孩模仿着老师的动作比划:“原来是空气在推水!”课后,不少孩子围着志愿者追问:“能不能用更大的瓶子做更高的喷泉?”“下雨是不是也是空气变的?”——稚嫩的提问背后,是科学探究的热情正在生根。
青青萌芽实践队队长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玩中学’的方式,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科学的神奇。”据悉,本次支教活动还将开展“彩虹密度塔”“静电魔法”等系列实验,用趣味科普为乡村教育注入更多可能。(通讯员:孙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