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开店350家,单店月入近200万,这家自助烤肉品牌正加速全国布局!
南京直营店的落地,不只是品牌地理版图的延伸,更是品牌力的一次集中输出,也标志着流浪泡泡从区域走向全国的步伐正在加快。
7月底的南京新街口,一商城内排起了长龙,人们从三楼拐角一路盘旋至四楼中庭……
队伍的源头,是一个刚成立两年的新锐品牌——流浪泡泡·破破烂烂的烤肉店,从武汉火到广州、再火到南京。
而这背后,藏着一个新锐品牌的破局奇招——当大家争相复制爆款模板时,流浪泡泡·破破烂烂的烤肉店却把南京灵魂食物“盐水鸭”搬进了烤肉店,并与网友共创了一只“松弛鸭”当城市代言人,更是请来了眼下爆火的苏超“蕞红啦啦队”,只为给消费者提供最南京的用餐体验。
直营店落子南京,全国化布局加速
2023年6月,流浪泡泡的第一家店在武汉徐东正式亮相。
从开业第一天起,这家主打“肥牛只做原切”的自助烤肉店就展现出不俗的吸引力——凭借高品质食材和六七十元无限吃的超高性价比,迅速在年轻人中“出圈”。即便是在工作日,等位数小时也成了常态。
两年时间,湖北区域门店数量已突破100家。随着品牌热度持续上升,全国各城市的吃货们在评论区发出邀请,流浪泡泡也开始了全国的征程。
当然全国扩张并非易事,人员、物流、营销……每一环都对组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我们用了半年时间专门做组织力建设。”流浪泡泡创始人黄斌林坦言,正是这段时间的“蓄力”,让品牌在走向全国时更有底气,也为后续的快速复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5年5月,流浪泡泡在广州正佳、美林的两家直营门店相继开业。品牌同步推出“万人品鉴体验活动”活动,并上线新品柠檬茶,将人均价格调整至79元。开业仅两个月,黄斌林透露,正佳店单月业绩近200万元,美林店也达到百万元量级。与此同时,广东区域签约门店已超过80家,品牌势能持续释放。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总部支持、品牌力被市场认可,以及直营店打样的作用之下,广州区域的一些加盟店业绩也迎来明显增长。有加盟店月营业额从60万元提升至80万元,“直营+加盟”模式展现出强劲的协同效应。
时隔两个月,南京直营店也正式落地。
“南京的饮食习惯独特,消费者对本地风味有较强的地域认同感。”黄斌林透露,基于这一洞察,流浪泡泡推出了新品“盐水鸭”以及与网友共创的IP形象“南京松弛鸭”,希望通过极具代表性的本地化产品和能引发情感共鸣的IP,拉近与南京消费者的距离。
南京的两家直营店——艾尚天地店和宜悦城店,24号开启试营业,两家门店迅速引发排队热潮,从三楼拐角一路盘旋至四楼中庭,凭一家店带火一个商场。
目前,流浪泡泡全国签约门店已超过350家,而从武汉到广州再到南京,不断得到市场验证和消费者认可的流浪泡泡,其扩张路径也愈发清晰:从区域走向全国。
一城一IP,懂一城才开一城
事实上,眼下的餐饮市场,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品牌并不少,比如长沙的“顶流”茶颜悦色。但往外走、进入全国大市场绝非易事,不同城市的受众群体、消费习惯、竞争烈度……都不尽相同,很难简单靠一套模版打天下。
以南京为例,这座极具文化底蕴的古城,常住青年人口(14-30岁)占比超过30%,拥有超过百万的大学生群体;流浪泡泡的顾客画像则是“追求品质、彰显个性,又从实际出发的新一代年轻消费者”。
无疑,南京是一个值得深度挖掘的市场。
同时,作为长三角的重要副中心,南京也对华东区域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打开南京,也意味着落下全国化的重要一子。
但在餐饮高度同质化的当下,如何能够真正打动年轻人,比拼的不只是口味和性价比,还有情绪共鸣与文化认同。
而要实现这种共鸣,首先要读懂一座城市,找到与当地人情感共振的那个“连接物”。
在南京,当地人对鸭子的喜爱早已刻进日常:鸭血粉丝汤、板鸭、烤鸭、盐水鸭……一句“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出南京”,虽然是调侃,却真实道出了这座城市对鸭的热忱。其中,盐水鸭最具代表性。
黄斌林直言:“我们希望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而在南京,拉近距离的第一步,就是尊重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口味偏好。
为此,流浪泡泡不仅在南京门店推出了“盐水鸭”产品,并结合城市气质,打造了原创IP形象“南京松弛鸭”:六朝古都的历史感与年轻人追求的松弛氛围交织,也演绎出了“松弛鸭”的形象IP,这延续了品牌“一城一IP”、“一城一品”的既定策略。
不仅如此,流浪泡泡还敏锐捕捉到了当地的热点——火爆全网的苏超赛事,借助这一热点,品牌得以更自然地融入南京本地语境,与年轻人建立更真实的情感链接。
苏超球队邀请了当地知名的“蕞红啦啦队”助阵,流浪泡泡也携手这支极具人气的啦啦队:直营店开业期间,啦啦队身穿品牌定制服饰,在门店表演舞蹈,迅速引发社交平台热议,成功实现了一次“品牌与城市的情绪共振”。
一套组合拳下来,也是流浪泡泡“一城一IP”策略的最好呈现——将城市文化深度融入品牌表达,与当地消费者建立深度的情感共鸣。
流浪泡泡品牌负责人告诉红餐网,“一城一IP”并不是流浪泡泡到了南京才临时想出来的策略,而是品牌从起步阶段就在逐步打磨的一套市场策略。
从武汉的“蒜鸟”、广州的“柠檬茶”,再到南京的“松弛鸭”,每到一个城市,流浪泡泡都在尝试用当地的文化语言,去打造真正“懂这座城市”的产品和IP。
在强调“一城一IP”的同时,流浪泡泡也深知,要在全国市场持续发力,差异化是一方面,一套可复制、可落地的共性打法也很重要。
南京落子直营店,流浪泡泡延续了在广州的一些成功经验,比如在试营业期间推出“万人品鉴体验活动”活动。
“很多人觉得我们免费送是为了制造排队效应,其实我们更想做的,是让更多人有机会看见我们、认识我们。”黄斌林表示,无论是建立本地仓库实现食材日配,还是在门店引入舞蹈表演、打造“情绪价值型”空间,这些动作背后的核心目标,都是在持续提升品牌力。
“我们一直在做消费者行为研究,未来的消费者会更看重舒适感。”黄斌林透露,基于这一判断,品牌在门店设计、空间氛围、社交动线等方面下足功夫,打造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情绪价值型”空间。
这套以本地共鸣为核心的方法论,最终服务于一个更本质的目标:打造不可替代的消费体验。
体验为王,餐饮新势力如何打造长期竞争力?
从品牌名“流浪泡泡·破破烂烂的烤肉店”,到以“反内卷”为关键词的空间设计,再到店内轻快的音乐风格,流浪泡泡都在传递一种情绪:松弛、自由、不拘一格。
这也与当下的消费趋势相印证:如今的年轻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或“吃得便宜”,他们开始更关注“吃得有趣”“吃得有情绪”“吃得有社交价值”。在这样的趋势下,能够提供差异化体验、激发情绪共鸣的品牌,往往更容易吸引到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并显示出较强的市场潜力。
不仅如此,“流浪泡泡·破破烂烂的烤肉店”在南京再次引发排队热潮背后,折射出的是餐饮行业正在经历的一场深层次转变——从“效率优先”逐步向“体验为王”过渡。
过去,餐饮品牌追求翻台率、坪效,是出于对效率的极致把控。尤其是自助餐厅,尤其重视翻台率和餐桌数,但黄斌林却说:“比起翻台的数字,我更希望顾客能真正享受那九十分钟。”
与此同时,流浪泡泡也在不断尝试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比如在孝感,有加盟商把音乐舞台搬进了烤肉店里,门店面积扩展至700平方米,这样的空间设计不仅提升了承载能力,不只是为了容纳更多顾客,更是为了营造一种“沉浸式”的用餐氛围。
正如这位加盟商所说:“大家在这样的氛围里吃饭,能暂时忘记生活的烦恼,感受到一种积极、快乐的氛围。”
而“一城一IP”的策略,也是这种重视体验升级、深化情绪价值的延伸——它不再只是单点的门店创新,而是将城市文化融入品牌表达,从个体体验升级为城市共鸣。
这种对消费体验的重视,也在不断构建品牌的长期竞争力。“在全国我们就是靠复购出圈的。”黄斌林直言,扎实的体验感,带来了流浪泡泡的高复购与强口碑。
放在整个行业来看,在供给过剩、慢增长的新周期里,以流浪泡泡为代表的餐饮新势力,也提供了品牌突围的新思路和实践样本:真正的品牌力,不是一时的热度,而在于持续打造让用户愿意反复体验、主动分享的消费场景。
而南京直营店的落地,不只是品牌地理版图的延伸,更是品牌力的一次集中输出,也标志着流浪泡泡从区域走向全国的步伐正在加快。
无论走向何方,流浪泡泡以“在地共鸣”和“情绪价值”为核心的体验革命,为餐饮业提供了穿越周期的韧性样本。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锐工;编辑:方圆;注:本文配图流量泡泡·破破烂烂的烤肉店,红餐网经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