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田集团冲刺纳斯达克 中国“最大”农业B2B平台即将上市

7月25日消息,美东时间7月22日,中国数字农业平台Yimutian Inc.(一亩田集团)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红鲱鱼版招股书,计划以股票代码“YMT”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预计本月底完成IPO。

先前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了一亩田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并且一亩田已完成六轮融资。

出品 |网经社

编辑 | 林外鸟

审稿| 云马

配图 |网经社图库

一亩田的绿色传奇

作为中国农业B2B领域的头部企业,一亩田成立于2011年,最初以农产品信息撮合平台起家,如今已发展为覆盖农业全产业链的综合性数字农业服务商。截至2025年3月31日,其平台已覆盖中国340多个城市和2800多个县,渗透率达全国65%以上的一二级农产品批发市场,累计服务用户超5600万。

500

网经社企业库显示,一亩田隶属于北京一亩田新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1日,法定代表人为宋柏林

一亩田的核心业务围绕农产品经纪人展开——这一群体在中国农业流通体系中扮演关键角色。由于中国农业生产高度分散(98%的农户经营全国70%以上的耕地,人均仅0.5英亩),经纪人成为连接小农户与大买家的关键纽带。一亩田通过平台为经纪人提供供需匹配、广告推广、信用认证等服务,并从中收取费用,2024年实现营收1.6亿元。

500

(图为一亩田创始人邓锦宏)

一亩田的成功也离不开创始人邓锦宏的战略指导,此前网经社在2017年与一亩田创始人邓锦宏开展了一次独家对话。(详情见文章:【电商访谈】访一亩田创始人邓锦宏:如何运用B2B模式解决买卖痛点?)

据悉,邓锦宏2009年在百度市场部工作,在运营一个乡村信息化项目时发现,全国尽管有60万个行政村,但是在百度上能搜索到的农村却很少。因此,他就萌发了通过互联网推动农村农业信息对称的想法。因为做大农村信息化的构想并不符合当时百度的业务方向,所以2011年他离开百度,决定创办一亩田。

同时他也是中国农业互联网领域的先锋人物,深耕农业数字化多年,带领团队打造全国领先的农产品B2B交易平台,推动产销高效对接。凭借创新的“互联网+农业”模式,他助力千万农户增收,促进乡村振兴。邓锦宏曾获评“中国农村电商领军人物”,其创业故事和产业贡献备受业界认可,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者。

一亩田IPO冲刺 农业科技新风向

IPO招股书

此次IPO,一亩田拟发行452.2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发行价区间为每股4.10至5.00美元,并赋予承销商67.83万股ADS的超额配售权。若按最高发行价计算,一亩田此次募资规模将达2600万美元。

招股书显示,一亩田在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56亿人民币、1.88亿人民币、1.61亿人民币,这期间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16亿人民币、-1.06亿人民币、-3494.10万人民币。此外招股书中还提及存在的风险因素实际结果可能与这些预期中预期的有重大和不利的差异前进。

500

历史融资数据

IPO前,一亩田已获得红杉中国、云锋基金、华创资本、源码资本、DST Global等顶级机构的投资。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中国初级农产品流通规模达5.5万亿元,而一亩田在收入及月活商家数上均位居行业第一。

500

若成功上市,一亩田将成为美股市场唯一覆盖中国农业全产业链的互联网企业,其“线上平台+线下服务”的商业模式,或为全球投资者打开观察中国农业数字化的新窗口。目前,董事长邓锦宏正带队在美路演,向国际资本市场讲述其如何重塑中国传统农业价值链。

专家观点

先前,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根据我们在电商领域近20年的观察,一亩田成功上市后可称作是“农产品电商第一股”。目前,平台已汇聚超过5600万的B端采供用户,全年可售农产品品类超过1.5万种,涵盖瓜果蔬菜、农资农机、禽畜肉蛋、坚果干果等。

500

而为什么“一亩田”能突出重围顺利上市备案,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裴长睿表示:

首先是市场机会,从数据看,农产品贸易销售渠道仍然以线下渠道为主,但是线下的渗透率在持续增长,这给了平台电商企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农产品产业痛点明确,面临流通效率低,信息不对称、非标化严重等问题,线上流通平台能能够提高农产品产业链运行效率,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服务能力,提供价格预测、供需匹配等服务,提升了平台的智能化水平,更好匹配供需关系,抓住宝贵的市场机会实现产业和平台同步发展。

500

其次是平台定位,一亩田定位是专业的农产品批发采购平台,提供农产品整车批发、市场代卖、价格行情预测、一件代发、食材中药材采购、物流叫车等农业服务。做的是难而正确的事情,面对地域性强、分散性强、高度非标、渠道混乱的农业市场,通过清晰的服务定位和专业化的服务,目前覆盖2000多个县市,4000多产品品种,一亩田通过平台定位为农业产业链创造价值,经过多年运营,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成为农产品B2B领域的标杆。

最后是资本助力,一亩田在上市前获得了多轮融资,资本的支持帮助其快速扩展业务和技术研发,实现其平台战略的高质量发展。

一亩田的航海之路风浪重重

闯美路布满荆棘

如果成功登陆美股市场后,一亩田虽获得资本助力,但也面临多重挑战。行业竞争加剧是首要难题,随着阿里、京东、拼多多等巨头加码农产品B2B赛道,一亩田需在流量、供应链和技术上持续创新以保持优势。盈利模式可持续性亦受考验,农产品交易毛利较低,如何拓展高附加值服务(如供应链金融、数据服务)成为关键。国际化拓展同样充满变数,跨境物流、合规风险及本地化运营均需长期投入。此外,政策与市场波动可能影响投资者信心,尤其是在全球农业贸易格局多变的背景下。

对于一亩田赴美上市后,平台发展所面临的重重挑战。此前,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裴长睿表示:

一亩田赴美上市后,市场规模持续拓展,面临区域渗透难度高,产业链关键角色教育成本高,竞争加剧等因素,因此,如何实现平台发展的复利效应非常有挑战。

在目前复杂内卷的供需市场关系、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程度低、生产分散的情况下,如何提升产品质量,在源头实现高供给,作为平台和技术服务公司是一个很大挑战,是投资建设产地供应链还是自建细分品类品牌,需要持续投资。而且农产品产业利润空间有限,平台如何实现长期利润保障,农产品批量流通市场,产品附加值低,品牌敏感度不高但是价格敏感度较高,流通成本管理成本高,仅基于交易服务的佣金很难保障长效利润,需要建立多触点服务增加平台营收和利润点。

细看自身

据“网经社企业风险评级系统”显示,一亩田所属北京一亩田新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风险评级为R1+,公司目前所处低风险

500

此外,根据“电诉宝”受理的产业电商领域用户有效投诉显示(依据投诉量排行),“一亩田”排名第二位

500

同时作为国内领先的农业B2B电商平台,一亩田在推动农产品流通数字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以下核心问题:

500

1.用户粘性与活跃度不足

平台虽注册用户数量庞大,但农户和采购商的实际交易频率较低。部分用户仅在产季集中使用,日常活跃度不高,反映出平台在日常供需对接、用户留存机制上仍有优化空间。

2.交易信任机制待完善

农产品非标化特征明显,线上交易易因质量、价格波动引发纠纷。尽管平台推出验货担保等功能,但部分用户仍倾向于线下交易,说明信用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强化,如引入更严格的商家评级、第三方质检等。

3.盈利模式单一

目前主要依赖会员费、广告等传统电商收入,在供应链金融、物流服务等高附加值领域的渗透不足。随着竞争加剧,单一模式可能限制长期盈利能力。

4.下沉市场覆盖不均衡

平台在东部沿海及农业发达地区渗透较深,但对中西部偏远地区的服务能力有限,受制于物流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水平,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

5.国际化拓展阻力

跨境业务面临语言、合规、冷链物流等壁垒,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未来,一亩田可以通过技术赋能(如区块链溯源、AI供需匹配)、服务深化(如金融、物流整合)及区域精细化运营,系统性解决上述问题,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