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以孝治家大食堂 一粥一饭皆是爱

开饭啦!每到中午,以孝治家全国各示范基地与试点单位大食堂(邻里互助免费餐桌)里便飘起阵阵饭香。三支队伍的义工们多年来坚持为社区(乡村)儿女不在身边的、有特殊困难的老人雪中送炭。为失去买菜做饭能力的人、空巢孤寡老人、残疾人、生病在床的人及需要帮助的人和8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每日午餐(为卧床不起、有特殊困难的孤寡老人提供一日三餐)。

以孝治家试点单位新岱岳村

500

在新岱岳村大食堂内,三支队伍的义工们每天变着花样为老人们准备午餐,有时是山西特色刀削面,有时是村里爱心人士捐赠的自种新鲜蔬菜,主食则是掺了玉米面和小米面的杂粮馒头,嚼起来带着淡淡的甜味。

500

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夸:“这青菜比超市买的鲜多了,义工娃们有心了,还自己种菜给咱吃。”你送一把菜,我搭一把力,老人们吃得热乎,邻里处得亲近,正所谓 “远亲不如近邻”!

以孝治家试点单位献义村

500

献义村的义工们,今天一大早就忙着为老人们准备当地的特色——川汤蒸馍。这道用老面发酵、柴火蒸制的传统美食,藏着当地人记忆中 “妈妈的味道”。义工们分工明确,揉面、切菜、烧火、熬汤,不一会儿,厨房里便飘出浓郁香气。大铁锅里,川汤咕嘟作响,豆腐、海带、丸子在其中翻滚,汤汁浓郁鲜香;屉里的蒸馍白白胖胖,口感香甜。

500

一位爷爷边吃边赞叹:“这汤味道真正宗,这馍蒸得真宣乎,比我老伴儿手艺还好!” 这顿普通的川汤蒸馍,既承载着地方饮食文化,更凝聚着以孝治家大家庭对老人的关怀与温暖。

以孝治家试点单位韩庄村

500

韩庄村三支队伍的义工们每天坚持为村里失去买菜做饭能力的人、空巢孤寡老人、残疾人、生病在床的人及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免费午餐,并为行动不便、生病卧床的老人,义工们还提供上门送饭的服务。

500

为了让老人们吃好喝好,义工们每周都会翻着食谱琢磨菜单,为老人们准备既健康又营养的新鲜食材。老人们最常说的话就是:我们在以孝治家大家庭里,真是太幸福啦!

以孝治家试点单位八里村

500

八里村大食堂里热闹非凡,义工们早已为爷爷奶奶备好午饭:香喷喷的土豆炒豆角、温热的小米粥,搭配清爽的凉拌黄瓜丝,简单却暖胃。

500500

开餐前,义工们带领老人们齐声诵读感恩词,饭桌上,大家围坐一团,义工们细心询问每位老人想吃什么菜、身体近况如何,还关切地打听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家事;老人们边吃边聊,脸上满是笑意。餐后,大家又一同诵读《孝行宣言》,整个食堂热闹中透着浓浓的温情。

以孝治家试点单位军屯村

500

今天军屯村大食堂的午餐格外营养,义工们准备了肉炒豆角、黄瓜片炒蘑菇,主食是米饭和小米粥。

500

为让爷爷奶奶们吃上健康放心的蔬菜,军屯村三支队伍的义工们特意打造了一片有机菜园。他们结合当地气候与土壤特点,选种豆角、土豆、黄瓜等适宜作物,用天然农家肥浇灌,不施化肥农药,确保蔬菜绿色无污染。这些蔬菜不仅仅是食材,更是义工们对老人们深深的关怀。蔬菜成熟时义工们用这些有机蔬菜为老人们烹制出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肴,让老人们品尝到了家的味道。

以孝治家试点单位赵官屯

赵官屯大食堂开饭啦!今天午饭为老人准备的是土豆片炒肉、西红柿炒鸡蛋,主食除了馒头,义工们还特意为牙口不便的老人们准备了米香四溢、入口即化的大米粥。老人们吃着香喷喷的午餐,和老朋友们话着家常,不住称赞以孝治家大食堂。

500500

一位大爷感慨道:“义工们每天为我们做饭太辛苦,真得感谢他们!大食堂的饭菜可口又营养,在这儿吃饭就跟在家似的,还能和老伙计们聚聚,我每天都盼着来呢!”

从北到南,从社区到乡村,以孝治家大食堂的烟火气里,藏着三支队伍义工们最朴素、最实在的奉献与关怀。一碗热粥、一碟小菜、一句贴心话,不仅让老人们吃得饱,更暖了他们的心,让爷爷奶奶们真切感受到家的温暖。在大食堂里,最常听到的话便是:“感谢以孝治家!感谢我们的好义工!”面对这份认可,各基地、试点单位的义工们纷纷表示,将严格按照《以孝治家行动部署》标准执行不走样,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远亲不如近邻” 的以孝治家治理模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感召和带动更多人加入以孝治家大家庭,共同推动以孝治家幸福万家,以孝治家遍地开花!(以孝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