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产业集群 助力产业向“新”向“质”
当全球产业链进入“解构-重组”的加速周期,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新质生产力竞争已悄然升维。产业集群通过地理集聚和产业协同,为新质生产力的孕育提供了理想生态系统,企业之间可以共同发展、共享资源、共克难关,加速了新技术扩散与创新迭代进程,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了强劲动能。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需以链主企业为支点,构建龙头牵引、配套协同的发展机制,推进重点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协作,形成立体化协同创新网络。
发展产业集群,要培育龙头企业,担负起链主重任,形成产业生态。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链“链主”,在构建产业生态中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宁德时代新能源产业集群,联合上游的嘉元科技、中游的厦钨新能源、下游的蔚来等全产业企业,构建“黄金产业链”,带动了闽东地区形成千亿级锂电集群,吸引多家配套企业落户,本地化采购率大幅提升。实践证明,龙头企业通过市场引领、技术辐射等方式,能够有效整合产业链资源,构建“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产业生态格局,推动整个集群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最终实现整个产业集群的共生共荣。
发展产业集群,要补齐产业链条、集聚力量,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通过产业链的纵向整合重塑,不仅能提升集群内企业的个体竞争力,更能形成“1+1>2”的聚合效应,实现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义乌小商品市场通过集中生产、物流和销售环节,压缩了中间环节成本;东莞电子产业集群中,从芯片设计到外壳模具均有专业化企业,提升了单家企业效率;深圳消费电子产业集群通过终端品牌与供应链的协同,实现产品迭代速度领先全球……这都是产业链纵向配合的结果。因此,在发展中不仅要识别缺口,定向突破,精准补链,还要协同创新,攻克共性技术,深度强链,实现补链与强链双向奔赴。
发展产业集群,要实现利益共享、协同生产,推进产业链横向协作。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协同,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纵向做深筑牢产业基础,横向做宽激发创新活力,应对不确定性挑战,提高市场竞争力。东莞电子信息产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联合上下游共建技术联盟,实现研发共享与产能协同,形成互利共赢生态;苏州生物医药集群则以信达生物等为引领,整合CXO企业、原料供应商等资源,通过平台共享与联合研发,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提升产业配套效率,携手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这些案例无不彰显:唯有协作,方能共生;唯有共享,方能共富。
从“物理集聚”到“化学融合”,产业集群的演进正成为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未来,集群化的发展模式,必将催生颠覆性技术,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