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空调卖爆了!

500

2009年,宜家首次进入东北,开业当天客流量超过了3万人次,为了说明场面有多火爆,新闻报道用了这样的标题:“商场空调竟然打起了冷风!”

东三省,空调吹出冷风是能上新闻的,但今年夏天,整个东北都在等待能吹冷风的空调和安装师傅,大涨的订单让空调大厂们又惊又喜,这是一场泼天富贵,也是一场考验抢钱能力的试题。

500

6月下旬,东北地区遭遇55年来的罕见高温,“有暖气、没空调”的老铁们热坏了,再加上家电国补政策的助力,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空调抢购潮。

但很快,冲到商场买空调的人们却发现,空调买了竟然要排队半个月才能安上。哈尔滨的王女士对界面新闻说,“我6月25号下单,7月3号才收到空调,5号才安好,整整等了10天。”

线下空调专卖店,经销商们也急得冒火,“目前现货不多,都卖完了,今年的销量涨幅太大,我们都在加班。”

大家已经习惯了今天下单,明天安装,为什么在东北装个空调要等这么久?

主要原因是,过去每年6-8月,空调的现货储备和安装师傅基本都集中在南方各省,东三省“无活可接”,因此也就没有配备。

因为东北的夏天不热、而且很短,只有不到两个月,常年日均气温保持在20℃-30℃,2024年吉林省7月平均气温为23-24℃,8月平均气温仅为21.5-22℃,即便偶有几天高温,大家撑一撑也就过去了,甚至还有新鲜感。

据《中国住户调查年鉴2024》,至2023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每百户空调拥有量分别为65.6台、21.5台、15.6台,而广东、江苏、浙江的数据则是206台、237.3台、220.2台。

产销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在销售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整个东三省空调销量才389万台,仅占全国销量的2%;在生产端,今年前5个月,广东省以4634.37万台的空调产量位居全国首位,而东三省仅有辽宁生产了52万台。

如此的市况,换成您是空调厂家,或者跟空调市场有关的人,恐怕也不会多看东三省几眼。

但今年,55年的罕见高温,不但温度高,而且持续时间长,热到大家都撑不住了。此前近乎空调荒漠的东北一下子变成了空调需求最多的地方。

面对人民群众激增的需求,商家努力,政府也抓紧行动。

黑龙江省商务厅就率先展开行动,一边督促家电补贴“应发快发”,其他家电产品每位消费者可补贴一件,空调可补贴三件;一边联合家电协会向企业喊话,希望各家“八仙过海”,把空调安装时间缩短到3天以内,“让老百姓尽早享受清凉。”

500

7月以来,京东、天猫、苏宁等电商平台迎来“订单井喷”,所有仓库几乎昼夜不停,目标只有一个:把空调尽早送到用户家中。

京东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从陕西、四川等地集结500名经验丰富的安装师傅,组成数十支专项支援队,首批队伍已于7月9日抵达齐齐哈尔、佳木斯等东北重点城市。

京东物流的哈尔滨大件仓库开设夜班专班,新增了两组卸车队伍,调派了200多个跨业务支援人员,24小时不间断作业,并重点确保家中有老人、孕妇的家庭和学校的订单,力争做到商品购买后,24小时内送达。

500

▲来源:京东物流黑板报

天猫也开足马力,联合海尔、美的、格力、TCL、奥克斯等品牌展开“南师北调”。

其中,海尔派出1000名安装师傅,并从济南、郑州、西安等地调拨1.6万台空调;美的派出700名师傅,从郑州、武汉、深圳调拨5000台空调;TCL派出600名师傅,从佛山、郑州、南京调配4000台空调,赶往东三省。

苏宁易购面对同比增幅分别高达1100%、410%、588%的东三省空调销量,及时开启“空调大忙”模式,除从北京、河南、河北、天津等地抽调超过1000名工程师增援东北,还全国动员超8万名工程师高效协同、实时调配,争取最快24小时的送装时效。

苏宁的有备而来,源自旗下曾获“家电售后领跑企业”的“苏宁帮客”,可以采取就近增援模式,让周边省市的空调师傅以更快速度抵达东北各地。

但师傅到了,只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很多南方的空调师傅第一次组队到北方干活儿,一下车就被东北的高温和厚墙来了个下马威:几乎每家每户都要重新打孔、安室外机支架,有的大学甚至需要更改电路设计,才能满足用电负荷。

广东的李师傅说,这是他第一次来哈尔滨,来之前听说这里的活儿多得干不完,到了之后实地感受到了36℃的“冰城”,“确实热,喘口气都是热的。”

干了两周,四川的赵师傅一见到东北的墙手就抖,他说自己安了十几年空调,没打过这么厚的墙,“在南方,我最多一天能装10台,但在这里,好多家都是第一次安空调,需要重新打孔,墙太厚了,打一个孔要一个小时,每天只能装2-3台。”

有人在相关新闻下面问,为啥东北的墙那么厚,评论里的东北人出来解惑,“东北墙厚主要是御寒,除了墙体本身,里面还有厚厚的保温层。”

有了“前车之鉴”,第二批前来支援的陕西师傅就从容了一些,从北京去的苏宁帮客王师傅说,“刚开始不太适应,打孔很费劲,但很快就习惯了,现在一天能装个十多台。”

500

虽然东北各地都在爆空调的订单,但能否接住还要看各大品牌的综合实力。

7月7日,美的和小米都发了一条关于东北空调的微博,美的称,“近期单日安装数量突破24.5万套,打破历史纪录!”

小米副总裁王晓雁的微博也在谈爆单,“东北和内蒙的高温带动小米空调的销量激增了20倍,公司紧急组织工程师保障安装。”

在这两条微博下面,都有催促安装的东北用户留言,可见东北高温也是线下能力的一次检验。

针对东北的钢筋混凝土加厚墙体,美的提前准备了高功率钻机、高强度钻头等工具,以及打孔经验丰富的安装工程师。

500

▲来源:美的空调微博

论线上份额,小米仅次于格力和美的,但线下的短板很明显,产品的安装、维修和质保都亟待加强,各大平台常有吐槽小米空调售后服务的帖子。

最近几天,小红书上涌现出很多买了小米空调的东北用户,也同时出现了更多要求小米尽快安装的帖子。

而传统空调大厂格力除了猛抢订单,也在产品上有针对性。以往,它在东北主打的卖点是零下30℃强力制热,格力火凤凰中央空调就被称为“取暖神器”。

这段时间,格力在东北主推AI节能系列产品,能根据环境调节使用模式,珠海总部还为在高温下奋战的安装师傅发放补贴,每装一台格力家用空调,额外补贴20元,一线安装师傅每月收入可提升6000元。

美的、小米、格力之外,还有更加努力的品牌:海尔。

今年上半年,海尔空调线上销售额同比激增63%,线下销售额增长27%,悄悄地位列前三,值得一提的是,海尔还拿下了最多的高校订单。

据环球网报道,在计划安装空调的学校中,超半数选择了海尔,有黑龙江财经学院的一次性签约采购3371套、齐鲁工业大学4600套、华北理工大学8000套、湖南工商大学2400套等众多高校项目。

海尔的爆单,是“因地制宜”式创新的成果,他们的实验室曾为四川用户研发能洗地瓜的洗衣机,为泰国用户生产能自清洁的抑菌空调,为巴基斯坦用户打造能放12头羊的冷柜……

高温中的东北高校最看重空调的耐用、低噪音,以及速冷,而海尔空调有针对性地满足了这两大痛点,还研发了新的功能:

耐高温+15秒速冷。

据海尔观察,东北的极端高温使有些空调出现宕机的情况。

按照国家标准,空调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是-7℃—43℃,在高负荷地运转下,长时间暴晒的室外机,会因为过热触发保护机制,导致制冷中断,只能关机休息一会儿再开。

而耐高温的海尔空调能在60℃的环境下稳定运行,在35℃的客厅温度下,打开海尔的制冷模式,应用其原创的凉芯桥技术,仅用15秒就能把温度降到22℃。

同时,加装专业减震垫控制运行噪音,最大限度减少对学生学习和休息的影响。

截至目前,东三省每天的空调安装需求仍然旺盛,而2025年的夏天才刚刚入伏,美的、格力、海尔、小米们或许还会进一步在东北结硬寨、打呆仗。

气象专家分析,北半球多地发生的高温现象,是副热带高压作用的结果,引发了“热穹顶”效应,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类似东北高温的现象极有可能频繁发生。

调研机构预测,2025冷年(2024年9月-2025年8月),中国空调内销市场的出货量将突破1亿套,创造历史新高,一直以来可忽略不计的东北则成为崭新的增长极。

如果东北高温年年都来,则有望带来空调市场格局的改写,正在争夺眼前订单的各大厂商,此刻或许已经开始思考着针对东北用户的更多长远之计。

500

[1]《“热浪”掀空调销售狂潮,厂商紧急跨区调度安装师傅》南都湾财社

[2]《冰城迎战罕见高温,空调安装服务经受“清凉大考”》界面黑龙江

[3]《热热热!黑龙江空调送货量激增400%,京东物流全力保送装》京东物流黑板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