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国产骄傲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昨晚预告,今天呈上——
罗小黑战记2
TV版连载十四年,才更新四十集(未完待续)。
粉丝一边等得牙痒痒,一边心悦诚服地打出9.5高分。
第一部大电影,从官宣到上映,粉丝等了三年。
56万人打出8.0的豆瓣高分,票房3.15亿,“泡面番”的首次转型大获成功。
到了《罗小黑战记2》,观众等了三年又三年。
等得……官方下场玩梗,粉丝度日如年。
事实上《罗小黑2》这部动画不难评价。
它的优点很直观。
它的表达很单纯。
每一个人,甚至每一个孩子,都能看得很清楚。
所以今天Sir不想过多分析,只聊几个基本要点,剩下的交给你自己去看。
这个系列的主角,罗小黑。
一只吸收了天地日月灵气、武力值超强的……
小猫妖。
变身的时候,则是头身比1:1的小正太。
圆溜溜的大眼睛,肉嘟嘟的小脸蛋,奶声奶气的说话声。
涉世未深,纯真无瑕。
他的师父,无限大人,是人类乃至于世界的最强者。
师徒俩过着练功、点外卖、看电影、搁浅在知识海洋的安宁日子。
直到有一天,一条短信传来。
小黑跟着师父,认识了师姐鹿野,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
最好的酒店、更香的美食、豪华的贵宾室、超大的飞机……
打住。
回到核心主线——
有一处妖灵会馆遇袭了,妖精全军覆没,珍宝若木失窃。
嫌疑人的线索,通通指向无限,以及无限所代表的人类。
人与妖的大战,一触即发。
摆在师徒三人面前的,是两道环环相扣的难题:
一,找出幕后真凶;
二,阻拦战争的爆发。
接下来的——
Sir就不剧透了。
与《罗小黑1》相近的是。
新片的主线,依然是“主战”与“主和”的矛盾。
有所不同的是,《罗小黑2》有了全面的升级。
出场人物,数量更多。
即使是背景板路人,也有多彩的形象。
即使是一个小配角,也有鲜明的性格。
就说甲与乙。
没错,名字很路人,但让人印象深刻——
一个是严谨的工作狂,一个是话痨的吃货。
画面,更加精美,引起强烈的舒适感。
尤其是传送门追凶的情节。
通过一键传送(相当于哆啦A梦的任意门)。
打开大江南北的四季风情。
林木葱郁的山间深处、神秘巍峨的福建土楼、银装素裹的北方大地、生机盎然的紫色瀑布……
相比起第一部,《罗小黑2》的城市街景,也更为丰富。
从无人小巷,到热闹夜市,并且处处埋有笑点,经得起一刷再刷。
哪怕只是街边小店的招牌,都可以让看过的观众来一波无奖填空:
______的店;______鸭脖;______大饭店;牛肉炒____;健身后______。
动作打戏,更是再次刷新了国产2D动画的天花板。
分量管够。
全片下来,林林总总共10场,量大管饱,看得过瘾。
战术升级。
有哪吒的乾坤圈,有硬核热武器,还有众妖精的十八般武艺。
既有深入地下的,土木老哥大搞基建;
也有翱翔天上的,帅气御姐拯救飞机。
有近身的肉搏战,也有远距离的高手过招。
其中的人物动作,丝滑到了恐怖的程度。
就说一个细节。
无限大人,帅气出场。
他从远处飞来……
鞋底打滑,刹不住车。
他先是滑行了一小段距离,然后左脚微微倾斜,偷偷用肉的部分刹车。
而裤腿,也从有所折叠,到落地时的自然垂落。
整个过程,没有停顿,丝滑到无痕的程度。
但又让人大呼真实:演广东人穿拖鞋的样子。
这个动作,出场时间不过1、2秒钟。
但背后,起码需要12张的手绘原动画。
这也是2D动画最累人的地方之一,全靠手画。
1秒钟=12张手绘原动画,一分钟≈720张手绘原动画。
遇上动作戏,更是需要“一拍一”逐帧绘制,在12张的基数上翻倍。
《罗小黑2》全片,绘制原动画超20万张,能绕地球好几个圈。
观众等了6年,制作组也忙活了6年,急得画师“死手快画”。
细节,彰显的是诚意。
诚意,能打动人。
但留得住人的,还得是内核。
《罗小黑2》的内核,似乎都摆在台面上:反战。
乍地一看,好像和上一部没啥区别。
妖精内部出现了主战派,与主和派。
《罗小黑2》引出一个新角色,鹿野师姐。
一个曾经历战争的小女孩。
战争的创伤,是伴随她一生的阴影。
就连听到烟花声,她都下意识以为是炮火声。
△ 长大后外表冷酷内心温柔
而无限大人这一人物,显然是和平鸽一般的存在。
他呢。
是要将凶神恶煞的炮火,变成璀璨无害的烟花。
但《罗小黑2》比上一部更深入的是。
“反战”,不止于反对武器与武器的短兵交接、国家与国家的兵戎相见。
而是警惕我们自身敌视异己的思维。
人类与妖精、自然与科技、主战与主和……好像永远都有二分对立。
是不是就像今天一样。
我们评价好坏,首先就是看立场。
与自己立场不同的人,必定就是“坏人”,要斗争——性别问题,民族问题,阵营问题都是如此。
片中的一个情节。
为了复仇,会馆内的妖精,对无辜的路人痛下毒手。
妖精管理者出手喊停,并且笑里藏针:
你们这样,和那群坏人有什么区别呢?
《罗小黑2》,尤其是鹿野这个角色的出现,恰恰要说的是——
在不同立场之间,依然有一条基本的底线。
立场总会宣扬深刻的道理,崇高的理想,好像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无所谓。
但,永远不要忘记你内心里朴素的直觉——
杀戮是残忍的,谎言是可耻的,犯了错是要负责的……
这是一个孩子都能明白的道理。
成人的立场,哪怕被教条堆砌得再高,一旦越过孩子那样天真纯粹的底线,也会轰然倒塌。
所以好的动画,不是低幼。
而是我们在任何年纪,都有机会在动画里,被还原成孩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