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与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在澳大利亚附近海域联合行动

来源:USNI News

500

2025年7月18日,英国皇家海军“威尔士亲王”号航母(R09)与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母(CVN-73)(英国皇家海军供图)

7月18日(周五),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CVN-73)与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空母舰在帝汶海会合,开展“护身军刀2025”演习相关行动。

英国皇家海军表示:“此次强大的海军力量展示汇聚了先进作战能力与航母航空力量,其中包括‘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搭载的F-35B“闪电”战斗机群。”

周五的行动标志着自2005年“护身军刀”演习启动以来,美英两国航母首次共同参与该演习。这场每两年在澳大利亚沿海举行一次的多国联合演习,于7月13日开启第十一轮,将于7月27日结束。此次演习共有19个国家、35000名官兵参与,美英两国位列其中。

此次双航母行动也是“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打击群(CSG)返回日本后首次参与的大型双边演习。与此同时,英国航母打击群(UKCSG)参与“护身军刀”演习是其“高桅行动”地中海-印太部署任务的一部分。

“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打击群由“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及其搭载的第5航母舰载机联队(CVW-5)、“罗伯特·斯莫尔斯”号巡洋舰(USS
Robert Smalls,CG-62)和“肖普”号驱逐舰(USS
Shoup,DDG-86)组成。英国航母打击群包括“威尔士亲王”号航母(R09)、“无畏”号驱逐舰(HMS
Dauntless,D33)、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悉尼”号驱逐舰(HMAS
Sydney,DDG-42)、挪威皇家海军“罗阿尔·阿蒙森”号护卫舰(HNoMS Roald
Amundsen,F311)、加拿大皇家海军“魁北克城”号护卫舰(HMCS Ville de Québec,FFH
332)以及“潮泉”号舰队补给舰(RFA Tidespring,A136)。新西兰皇家海军“特卡哈”号护卫舰(HMNZS Te
Kaha,F77)原本属于英国航母打击群,现已脱离编队,但仍将留在澳大利亚沿海,作为新西兰参演部队参与“护身军刀”演习。

两个航母打击群均部署了F-35“闪电”II型战斗机。“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搭载的第5航母舰载机联队下属的第147战斗攻击中队(VFA-147)“阿尔戈英雄”中队使用的是F-35C型战斗机。这是F-35C型战斗机首次参与“护身军刀”演习。

“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原本搭载18架F-35B型战斗机,现搭载17架,其中一架因6月14日遭遇恶劣天气,在印度特里凡得琅机场紧急备降后滞留印度。

澳大利亚皇家空军(RAAF)陆基F-35A型战斗机,以及搭载于美国两栖攻击舰“美国”号(LHA-6)上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242战斗攻击中队(VMFA-242)“蝙蝠”中队的F-35B型战斗机,也参与了“护身军刀”演习。7月8日,在多边演习前夕,两架VMFA-242中队的F-35B型战斗机在“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上进行了着舰、加油和起飞作业。

挪威皇家空军原计划派遣7架F-35A型战斗机前往澳大利亚参加“护身军刀”演习,但由于缺乏伙伴国加油机支持其飞往澳大利亚,最终取消了计划。

“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打击群在完成预定维护并重新编入前沿部署海军部队后,参与了此次大规模演习。

预计英国航母打击群将在“护身军刀”演习结束后驶往日本,途中将与美日部队开展联合演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