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良厚:“本升专”,呼唤大学专业、专职教育的更合理秩序

“本升专”,呼唤大学专业、专职教育的更合理秩序

                    达良厚

       提要:既然专科还大量存在,本科较长时期内不可能普及,那当下本专科生的6:4结构是不合理的,应该倒过来变成4:6,完整合理的专科、本科、研科生比例,可以考虑6:3:1的金字塔结构。

           实现到专科段的11年普及教育可望可及。

     “近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一则招生简章引发热议:其动车组检修等专业面向本科毕业生招生,计划招录135人,最终授予专科学历。”(大河网河声《“本升专”现象,敲响了本科教育脱节的警钟》https://opinion.dahe.cn/2025/07-09/1960335.html

 这还带点新奇的“本升专”招生,博人眼球的热议不可避免,大河网“敲响了本科教育脱节警钟”的评论也激情直接。但更深层的彰显,应该是大学专业、专职教育取向的合理秩序需要清理,乃至整个教育的专业、专职取向的合理秩序,即教育-人-社会的合理秩序也需要清理了。

现代教育除了成为一种权利和享受,服务个体与社会依然是其主要功能。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专业专职存在,其服务功能自然是通过服务个体而间接服务社会的。服务个体即培养人,让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具备一些技能、养成积极精神。知识传授是主要的,精神发育是主导的,技能培育是较有限的。而且这知识、技能、精神,因学生年龄差别,有必要分层分类培养。中小学是培养基础型综合化发展的人即人材,大学是培养高层型专业化发展的人即人才。

 中小学人材的基础型综合化培养,就是常识常能的全面培养和常态精神的个性化积极发育。

大学人才的高层型专业化培养,就是专识专能的精深培养和专业精神的个性化积极发育。这又分两类三层取向:两类即专业化教育和专职化教育,三层即专科——本科——研科。

专业化教育,是专于学业学问(学术)教育,指某个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教育,以及相关的学术研究和职业活动,它强调的是专业知识、技能和精神培育。中小学——本科——研科就是教育的专业化知识培养的普遍路径。这是最完整的知识教育、学校教育秩序,它追求系统纯雅的知识境界、学术境界。同时,本科——研科教育秩序,也应在专业教育主导下,辅以专职化教育,毕竟本科生、研究生的最后归宿还是社会,还是各种各样的专门专职工作。

专职化教育,是专于职业就业教育,通常指专门任职或专门从事某一项工作的教育,它强调的是职业性质、知识、技能、职责和精神培育。中小学——专科,就是教育的专职化工作培养取向。这是速成的就业教育常态秩序,追求立竿见影的操作技能、应用场域。同时,专科教育秩序,也应在专职教育主导下,辅以专业化教育,要给专科生以专业晋升的空间和契机。

由此认知出发,再看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本升专”的招生现象,与其说新奇,不如说本专科教育秩序的常态需要改革;与其说本科教育的应用性专职化脱节严重,不如说本科教育的知识性专业化纯雅程度还不够。

知识从来就是美的,学校从来就是纯雅的代名词,大学更是从来被冠以殿堂的高贵称呼。可现实如何呢?中小学被长期片面异化的升学应试搞得精疲力竭、灵气不足,大学被日益残酷的就业工作竞争搞得晕头转向、高雅不足,学生难以陶醉于纯洁的人格发育、学习追求,教师难以沉醉于纯粹的教书育人、学问追求,学校难以迷醉于纯雅的理想教育、学术追求。何谈知识能力美感?何谈学问学术纯粹?何谈学习教育高雅?何谈学校世外桃源般纯洁?

知识从来就是力量,在教育还没有主体成为享受之前,学校的主要职责还是培养作为力量的知识技能。中小学为力量实现全面奠基,专科可以通过专职化培育来直接实现知识力量,本科则主要通过系统精深的专业化培养来间接实现知识力量,研科则通过理论实践结合而理论性实践实现知识力量。否则研科、本科、专科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这些年本专科就业形势倒挂,本科就业形势更严峻,现在确实到了非全面清理大学专业专职更合理秩序不可的时候了。

既然专科还大量存在,本科较长时期内不可能普及,那当下本专科生的6:4结构是不合理的,应该倒过来变成4:6,完整合理的专科、本科、研科生比例,可以考虑6:3:1的金字塔结构。

缩短学制,一体两线,实现到专科段的普及教育、义务教育(专职教育线):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专科2(或3)年=11(或12)年,全面全程普及,尽可能全面实现11年免试免费义务教育。同时优化实现到研科段的高格纯雅知识教育(专业<学术>教育线):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本科4年+研科4年(或6年)(硕士2或3+博士2或3)。

这“一体两线”的优化布局,意义巨大。它不仅能全面优化中国教育格局,更现实意义是百姓读不起书的困局能彻底破解,更迫切作用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异化将实质性纠正。

当下也基本具备这种优化和普及条件了。经济发展水平已能支撑9年义务教育,再加2年应该不难,而且专科不一定免费,即使有条件免,也应考虑改免费为奖学金制度。知识爆炸、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已是浩荡大势,知识技能是学不完的,且更新太快了,学校教育只需也只能完成最基础最必要知识技能教育就可以了。

这还适应了当下儿童成熟快捷的趋势,学生从6岁入学,在学校读书11或12年,刚好成年就可以工作。最多读19年,即到25岁便完成最完整学校教育,与当下28岁比较,紧紧缩短了3年,对三十而立的成业传承有着莫大的积极意义。

这种优化布局操作,也不难。专科扩容很简单,本科学校不再设专科,一些本科院校可以调整为专科学校,中专中技和职业高中尽量尽快整合提升成专科,以后不再举办中等职业教育。

本科的专业化纯雅应全面全程到位,入学肯定要考,在学务必要求高严,自费为主辅以奖学助学,非合格不许毕业。就业技能资质培训考核获取,或在第4年进行,最好是毕业后的社会化培训取证上岗,也可在岗培训。

研科为自行申考,自费为主,奖学为辅;脱产与在职学习双轨并重。

这番操作下来,学校教育系统的这样优化不可避免:全面全程超越功利俗化,趋向知识纯雅。基础教育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小学重常识性,中学重知识性。高等教育突出专业性,专科重应用性、操作性,本科重系统性、理论性,研科重学术性。

                                  

(2925年7月12日-14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