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人起源于非洲,我查了些资料
关于“所有现代人都是非洲群体的后代”的观点。我特意查了一下1987发表在《自然》的文章,中文翻译版。取样是147人的线粒体DNA,属于5个群体,再对每个个体观察了370个点位(占总碱基对约9%),用限制酶把每个纯化的线粒体DNA进行处理,制成高分辨的定位图。经计算得到人类线粒体DNA的顺序分歧。在假定顺序分歧以恒定速度进行累积,得出了人类的线粒体DNA基因库起源于非洲。
这推论基于“分子钟假说”。即认为DNA突变速率恒定,分歧程度可反推分化时间。但该假说存在明显局限:
1,突变速率并非恒定。环境、世代长度、修复机制等因素均影响突变率。例如冰河时期人群的扩张可能导致突变加速;线粒体DNA的突变率本身高于核DNA,且不同区域(如编码区vs. D-loop)速率差异大。
2,忽略杂交与基因交流。该理论假设人类进化是纯分支模型,但后续研究(如2022年诺奖得主斯万特·帕博的工作)证明:现代欧亚人群含1–4%尼安德特人基因;东亚人群含丹尼索瓦人基因。这些“基因渗入”事件说明进化并非单一树状分支,而更接近“网状结构”,导致单纯以分歧度定年代可能失真。
该结论未解决“化石断层”矛盾。例如中国4万–1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空白期,与分子钟推算的“6万年前走出非洲”时间存在冲突。若严格按分歧度推断,可能无法解释此类考古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