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亏8亿的视涯科技冲刺科创板,如何摆脱亏损困境?
随着AR、VR、AI等技术的日益成熟,那个曾经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元宇宙世界,正逐渐从虚幻的概念迈向现实的大门。而视涯科技,作为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这一元宇宙入口关键组件的供应商,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6月,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视涯科技顺势递交IPO申请获受理,目标市值不低于100亿元。然而,这家出货量全球第二的企业,却背负着3年亏损8亿的重担。在元宇宙风口之上,视涯科技究竟是在困境中蓄势待发,还是面临着难以逾越的挑战?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资本运作与商业逻辑?
视涯科技自2016年10月成立,便立志成为全球领先的微显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并且成功成为全球首家基于12英寸晶圆背板实现硅基OLED微显示屏规模量产的企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其在全球XR设备硅基OLED产品出货量仅次于索尼,与索尼一同成为行业内仅有的两家实现百万级出货的厂商,在全市场出货量占比约35.2%,境内排名第一。
然而,亮眼的出货成绩并未转化为可观的利润。从2022年到2024年,视涯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9亿元、2.15亿元、2.8亿元,可净利润却分别为 -2.47亿元、 -3.04亿元、 -2.4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约8亿,截至报告期末累计亏损超10亿。
深入探究,视涯科技营收对前五大客户依赖程度较高,报告期内,向前五大客户销售合计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七成。虽然大客户包括字节跳动、雷鸟、联想等知名企业,但过度依赖少数客户无疑增加了经营风险。此外,持续高额的研发投入是导致亏损的重要因素。
报告期各期研发费用分别为2.37亿元、2.87亿元、2.69亿元,营收占比极高,分别为124.48%、133.35%、95.93%。尽管如此,视涯科技在招股书中自信宣称,其核心产品在关键性能指标方面已达到或超越索尼可比产品。这不禁让人思考,如此巨大的研发投入能否在未来转化为盈利动力,摆脱亏损困境?
在视涯科技的财务报表中,政府补助占据了一定比重。报告期内,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2853.93万元、2929.81万元和2499.09万元,各期末递延收益余额也均为政府补助。政府补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视涯科技的资金压力,支持了其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进程。
但仅靠政府补助并非长久之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终究要依靠自身盈利能力的提升。视涯科技持续高额的研发投入,是其在技术赛道上的奋力追赶与创新突破。
在竞争激烈的微显示领域,技术迭代迅速,只有不断投入研发,保持技术领先,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然而,如何在保证研发投入的同时,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运营效率,实现盈利的转化,是视涯科技亟待解决的难题。毕竟,资本市场更看重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而非单纯的技术实力。
视涯科技的背后,站着技术型企业家顾铁。顾铁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取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拥有丰富的创业经历。他曾领导世界第一台胸腔数字X光机的研发制造,在天马微任职期间规划筹建中国第一条4.5代TFT - LCD生产线,2011年创立的奕瑞科技于2020年成功登陆科创板,如今市值达178.1亿元。
视涯科技同样获得了众多明星资本的青睐。红杉系对顾铁的创业项目似乎情有独钟,不仅投资了奕瑞科技,在视涯科技的股权结构中也能看到其身影。此外,上市公司精测电子、歌尔股份持股均超5%,“小米系”“大疆系”、源码资本、合肥产投等纷纷入局。
然而,在明星机构追捧的同时,也有投资机构在IPO申报前选择离场。上海檀英作为B轮投资者,在申报前3个月转让股份退出;宁波视界在入股三个月后也选择转让持股退出。
LP投顾高级研究员刘婧然分析,投资机构的退出受基金存续期限、LP流动性等多种因素制约,并非对公司未来不看好。但这种进与退的资本棋局,无疑给视涯科技的上市之路增添了几分变数。众多资本的涌入,是看好视涯科技在元宇宙赛道的潜力,还是仅仅是一场资本的逐利游戏?投资机构的退出又会对视涯科技的未来发展产生何种影响?
但视涯科技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首先,如何在亏损状态下实现盈利,是摆在眼前的首要难题。这需要视涯科技优化客户结构,降低对少数大客户的依赖,同时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盈利能力。其次,尽管视涯科技声称产品关键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越索尼,但在全球竞争激烈的微显示市场,仍需不断创新,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最后,投资机构的进与退反映了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视涯科技需要向市场和投资者充分展示其发展潜力和盈利预期,稳定资本市场信心。
大力财经认为,视涯科技站在元宇宙的风口,既有机会一飞冲天,也可能面临折戟沉沙的风险。其未来的发展取决于能否有效平衡研发投入与盈利增长,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持续创新,以及能否妥善应对资本市场的变化。
对于视涯科技而言,成功登陆科创板或许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在上市后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的考验。那么,你认为视涯科技能否借助元宇宙风口,实现从亏损到盈利的逆袭?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