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美国关税战为啥没压垮中国外贸?

  2025年上半年,全球贸易被关税战搅得乱七八糟,中国外贸却交出稳稳的成绩单: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同比增2.9%,出口首次突破13万亿!

  但一路走来十分艰难。

  重塑贸易链条,应对全球贸易变局,不是三五个月能搞定的。突围不易,未来更难!现在的成绩是近年来调整的结果。

  美国关税战伤了中国外贸。2025上半年,中美贸易2.08万亿,同比跌9.3%。第二季度更惨,大跌20.8%!换句话说,大体上就是出口商的订单一下少五分之一。

  关税只是围攻的一部分。美国还对转移贸易实施严格监控,卡住芯片、新能源、创新制造的出口,想把中国制造挤出全球市场。

  那中国外贸为啥没倒?

  首先是外贸产品的转型,从低端逐步转到高端。

  以前靠便宜衣服鞋子,现在拼高科技。

  2025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增9.5%,占出口六成。高科技装备增超20%,新能源“三件套”——电动车、锂电池、光伏,增12.7%。这样的转型,技术含量高,利润也好。

  这路不好走。研发费投入高,人才不好找,全球品牌得一步步建。

  美国的技术封锁还在加码,想站稳高端赛道,还得全力拼搏。

  就是在这样艰难的外贸风浪中,外资没跑。

  美国喊“去中国化”,但外资在华出口占比没降,还略有涨。

  今年上半年,在华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6.32万亿元(合8,814亿美元),同比增长2.4%,标志着外贸连续第五个季度增长。外资出口在中国出口中稳定地保持在25-30%。

  为啥?中国产业链最全,效率高,成本低。

  比如苹果,说要分散供应链,但富士康、立讯精密的生产线却还在中国。最新消息显示,为了在印度组装iPhone17,还是要从中国进口大量配件。

  外资一旦完全离开中国,成本涨,交货慢,生意没法做。这就是中国制造的吸引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市场在扩大。

  美国关门,世界还有很多门等待打开。

  2025上半年,中国对190多个国家贸易增长,超500亿的贸易伙伴增到61个。

  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进出口总值的51.8%。其中,对东盟进出口3.67万亿元,增长9.6%。同期,对欧盟、韩国、日本等进出口都实现了增长。

  对非洲贸易增14.4%,对中亚增13.8%。

  非洲市场,中国手机占40%多,工程机械到处跑。

  中亚呢?出口机电、化工,进口能源、农产品,配合得不错。

  这些数据表明,出口增加显然在替代中美贸易跌9.3%的损失。

  美国想孤立咱们,结果我们在东盟、非洲、中亚找到新机会。

  如果仔细看中国的出口商品,创新是关键,能取得这些成就真的是很难!

  新能源“三件套”增12.7%,背后是中国企业的技术突破。光伏全球领先,电动车从比亚迪到宁德时代,链条完整。

  美国技术封锁?反而逼咱们自研,芯片、绿科技艺往前冲。

  创新不是喊口号。得砸钱、抢人才、搞合作,还要顶住全球封锁。一步慢,可能步步慢,压力仍不小。

  中国出口要保持住稳定发展。首先是技术升级,没退路! 高科技出口是方向,但研发成本高,封锁压力大。这仗得打几十年,稍有差池就可能掉队。

  其次是市场多元化。进一步开发 新兴市场是出路,但消费力、物流、法规,哪个不麻烦?得下苦功,短期难见大回报。

  最终还是要看能否守住产业链。中国制造靠全业链,政策得稳,投资要跟上。现在竞争对手都盯着中国制造,优势绝不能丢。

  中国外贸的努力,在影响全球贸易格局。美国保护主义没压垮咱们,反而推了贸易多元化一把。供应链从“美国消费,中国制造”变成“全球消费,中国制造”。新能源“三件套”还为全球绿色转型加了把力。

  全球贸易格局的改变没那么简单!

  这是经济、技术、地缘政治的大仗。

  供应链重构、贸易多元化、技术突破,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美国和西方不会松手,竞争对手暗中使绊,稍不小心可能功亏一篑。这仗,短则十年,长则几代人,将长期考验中国经济、中国制造的韧性。

  the end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