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8×8轮式步兵战车的30毫米车载炮:性能、演进与未来
新步兵战车和30毫米链式炮
最近网络上新8*8轮式步兵战车图片多次出现,很有可能会参加今年的9.3阅兵,与以往轮式步兵战车不同,该车的信息化程度高,而30毫米的车载炮也去掉了09式步兵战车的笼式稳定架,结构上采用了射击精度更高的链式自动炮。
采用这种技术的25毫米”大毒蛇“车载炮装备在了M2/M3“布莱德利”步兵战车上,参加了海湾战战争,也在俄乌战场上出现,多次击毁俄军步兵战车,直接攻击了俄军步兵,甚至还攻击了主战坦克,但这门M242车载炮对于东大国却不陌生,在1986年和花旗国关系较好的时期,就合作研制了使用86步兵战车车体,采用单人炮塔,装备M242车载炮NFV-1步兵战车,但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后来广泛使用的是2A72型30毫米车载炮。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8×8 轮式步兵战车 30 毫米车载炮的技术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在未来战争中的应用前景。
步兵战车的演变与需求
二战时期,坦克作为陆地作战的核心力量,在突破敌方防线、实施快速突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坦克在面对敌方步兵反坦克手以及复杂地形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急需步兵的支援。当时,美德等国通过批量装备轮+履装甲运兵车,并在其上配备 12.7 毫米、7.62 毫米机枪,为步兵提供了一定的机动能力和火力支援。而苏联红军则采用了更为直接的方式,让手持波波沙冲锋枪的步兵挂在坦克外部,以应对敌方反坦克手的威胁。
战后,装甲运兵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机动性得到了提升,但装甲薄弱的问题依然存在。在伴随坦克作战时,步兵必须下车作战,这不仅容易导致步坦协同脱节,还降低了部队的冲击速度。
为了满足机动作战的需求,各国开始研发步兵战车,使步兵能够乘车作战,从而提高部队的整体作战效能。随着步兵战车的发展,车载机枪的威力渐不足,无法应对新型的轻型装甲目标、低空飞机以及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援。因此,从70 年代开始,许多国家开始寻求更强大的车载武器,20 毫米自动炮变成首选。美国的 M139 式、法国的 M621 式以及联邦德国的 MK Rh202 式 20 毫米车载炮相继问世。苏联则在 BMP - 1 步兵战车上采用了 73 毫米低膛压低初速滑膛炮,有着车载步兵炮的效果。
到了80 年代,随着装甲运兵车和步兵战车的不断改进以及新一代战车的服役,车载炮口径普遍增大。25 毫米、30 毫米甚至更大口径的火炮逐渐取代了原来的 20 毫米自动炮。苏联的 BMP2 步战车也随了大流,加装了 30 毫米车载炮。
M242 式链式自动炮
小口径的车载炮有自己的特点,M242 式链式是一种利用外部能源采用链条完成全部循环动作的自动炮,其结构与传统自身能源火炮有着显著的区别。M242 式链式自动炮主要由链条传动装置、双路供弹系统、动力传动装置、火炮控制装置以及后坐系统组成。
链条传动装置作为火炮的核心部分,由一条普通工业用双排滚柱链条和4 个链轮(1 个主动链轮,3 个被动链轮)构成。链条在 4 个链轮组成的方形轨道上循环运动,炮闩驱动滑块固定在链条上,并与炮闩支架底部横向 T 形槽配合,将链条的循环运动转化为炮闩支架的往复运动。炮闩装置由闩体和炮闩支架组成,炮闩支架不仅支承闩体,还通过其上的凸轮以及链条滑块,在往复运动中迫使闩体旋转 30°,从而完成输弹、闭锁、击发、开锁、抽筒等一系列动作。由于炮闩始终处于控制之下,能够实现恒速运动,加速和减速过程平稳,因此炮箱后部无需加装炮闩缓冲器。同时,闩体直接与身管和炮尾闩室实现闭锁,炮箱不承受额外负荷,这使得炮箱可采用轻合金制造,减轻了重量。此外,M242 式链式自动炮的击针簧移动距离、击针突出量和撞击能量都受到严格控制,保证了击发的可靠性,并且闩体必须与身管闭锁 85% 才能击发底火,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双路供弹系统从左侧供弹,配备两个独立的拔弹轮和两个离合器,拔弹轮轴与电机传动轴啮合,实现高效供弹。药筒通过抛壳口向前抛出车外,保证了射击过程的连续性。动力传动装置由一台功率为1.1kW 的电机提供动力,安装在炮箱右后方。如果换用 5.88kW 电机,射速可大幅提高到 500 发 /min。
M242 式 25mm 链式自动炮在性能参数为,初速曳光脱壳穿甲弹可达 1330m/s,爆破榴弹为 1100m/s。炮重 113kg,身管重 45kg,射速可选择,单发, 100 - 200 发 /min,连发可达 500 发 /min。炮身长 2760mm,身管长 2000mm,后坐长 12.7mm,后坐阻力 30KN(关键点)。
在弹药方面,爆破榴弹全弹重 0.5kg,弹丸重 0.18kg,炸药重 0.027kg;曳光脱壳穿甲弹全弹重 0.45kg,穿甲弹芯重 0.128kg,在 1500m 距离、30° 着角的情况下,穿甲厚度可达 30mm。
该炮结构简单、尺寸紧凑、重量轻、可靠性高、易于排除故障以及能够灵活切换弹种射速等优势,在实战中表现出色。
新8×8 轮式步兵战车 30 毫米车载炮
现有步战车使用的是30×165 口径撞击底火型弹药,这种弹药在性能上具有明显优势。高爆弹丸质量 0.4 公斤,装药量 0.05 公斤,初速 960 米 / 秒,炮口能量远大于 25×137 弹药。尽管俄方认为该威力存在不足,但从实际应用来看,对于 20 吨级别的轮式装甲车而言,30×165 弹药是非常合适的选择,弹头威力相当于一枚手榴弹,一辆车估计携带上500发,能够干不少活了。
相比之下,35×228 炮虽然威力足够大,但炮重超过 300 公斤,但体积与后坐力也过大,在轻型装甲车上搭载比较吃力;而美式 25×137 弹药威力则相对偏低。经过 20 多年的引进和发展,国内在 30×165 弹药技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据说穿透力达到90毫米。此外,还新开发了定时空爆弹,这种弹药在对付步兵和无人机时效果更优。
在射速方面,考虑到地面作战持久性强的特点,新8×8 轮式步兵战车的 30 毫米车载炮更注重点射密集度,射速达到 200 发 / 分钟即可满足作战需求。这一设计思路与同口径高炮追求高射速的理念有所不同,更符合地面作战的实际情况。例如,在 2024 年乌军使用 M242 连续命中俄军 T - 90M 坦克侧面及尾部的战例中,说明了小口径车载炮注重射击精度和点射能力的车载炮在实战中的有效性。
随着现代战争形态的无人机巡飞弹等多种装备,未来战场对轮式步兵战车,还要增加小型车载相控阵雷达,车载末端拦截弹药,30毫链式炮使用空爆弹对空拦截射程可以达到3000米,多辆战车通过战互网后可以多车形成一个”自行高炮群“,形成密集的拦截火力网络,对无人机蜂群等新威胁实施拦截,解决现在无人机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