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首座超级电池厂大火,辜家女婿台泥张安平“超跑梦”受挫

500

7月14日清晨,中国台湾高雄小港区长春街的三元能源工厂突发大火,这座由台泥集团(1101)斥资120亿元新台币打造的台湾首座超级电池厂陷入火海。

作为台泥董事长江张安平布局绿色能源、对抗中国大陆电池产业的核心据点,此次火灾不仅造成11人轻伤,更可能打乱其在高端电池领域的扩张计划。

500

500

500

火灾现场:半成品仓库起火,11人轻微擦伤

三元能源方面还原事故经过称,起火点位于电池半成品仓库。事故发生后,厂方第一时间启动火场应变机制,配合消防单位迅速控制火势,目前已无明火并进入全面降温监控阶段。厂内人员已全部疏散,11名伤者(包括员工及消防人员)多为疏散或救援中的擦挫伤,送医后均平安返家,无人留院。公司已成立专案小组跟进受伤员工关怀事宜,并对事故造成的社区影响致歉,表示将全面配合主管机关调查,优化安全作业流程。

关于具体损失,三元能源表示已完成相关保险投保,目前正进一步统计核实。作为台泥子公司能元科技100%控股的企业,三元能源是台泥集团进军高端电池领域的核心平台,此次火灾对其产能及交付节奏的影响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500

百亿布局遇阻:从“对抗大陆电池”到持续亏损

2021年,台泥高调宣布通过子公司能元科技切入电池赛道,成立三元能源并砸下120亿元新台币,在高雄小港打造台湾规模最大的电池厂,瞄准超跑电动车、太空科技等高阶市场,主打“100%非中国大陆生产”的高端品牌Molicel。按规划,该基地年产镍三元电池可达1.8GW(约2.4万辆电动车电池容量),加上台南厂既有产能,台泥电池总产能一度计划提升至3.2GW。

台泥董事长张安平曾对此寄予厚望,2024年公开宣"Molicel电池品质领先特斯拉,5月打平、6月开始盈利",并强调“全球仅中、日、韩、台能生产高端电池,而日韩式电池超半数在中国制造,Molicel是唯一纯非中产地产品”。然而现实与预期差距显著:受大陆电池企业价格竞争冲击,能元与三元能源持续亏损。

张安平今年5月坦言:若维持去年电池价格,两公司已实现盈利,但当前价格战下,即使品质占优仍难突围。

500

高端梦碎?超跑与太空科技应用蒙上阴影

据公开信息,Molicel电池以高容量、高充放电功率为核心优势,客户涵盖全球半数以上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制造商及多家超跑品牌。三元能源小港厂由中鼎集团承建,9万平方公尺厂房从破土到投产仅用21个月,曾创下单宁最快建厂纪录。张安平此前透露,小港厂定位为“示范工厂”,若运营达标将启动下一座新厂建设。

此次火灾不仅可能延缓产能爬坡进程,更让台泥在高端电池领域的竞争力雪上加霜。数据显示,Molicel电池价格约为中国同类产品的2.5倍,在全球电池产能过剩、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台湾厂商本就面临成本压力。市场分析指出,火灾造成的生产线停摆、客户信任度受损,或将进一步削弱台泥在国际高端电池市场的突围希望。

目前,三元能源尚未公布复工时间表,张安平的“非大陆电池帝国”蓝图正遭遇阶段性重挫。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