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香港毕业生准确把握雇主需求,高于全球83%平均水平
CFA协会《2025年全球毕业生就业前景调查》显示,香港毕业生就业信心指数达87%,高于全球81%的平均水平,延续了去年的乐观态势。
这一结果与香港经济环境改善、新股市场活跃及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固密切相关。同时,港府推行的专才计划及北部都会区科技园区建设,为毕业生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夯实了就业市场信心。
行业选择呈现“金融+科技”双驱动
金融行业连续多年稳居香港毕业生就业意向榜首,2025年占比达46%,较2024年的28%显著提升。
STEM领域(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以22%的占比跃居第二,较去年的6%增长近3倍,反映出科技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激增。
值得关注的是,教育行业首次跻身“最具前途领域”第三位,这与香港拥有5所世界百强大学、教育质量享誉全球的背景密不可分,也体现了学生对本地教育产业潜力的认可。
AI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对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普及,香港毕业生展现出较强的适应性——96%的受访者相信能将AI工具转化为职场竞争力。
然而,82%的毕业生对技术变革带来的冲击表示担忧,主要集中于基础岗位替代(如数据录入、报告总结)及AI简历筛选加剧的竞争压力。
这种矛盾心态凸显了年轻一代对技术迭代的理性认知:既积极拥抱工具赋能,又警惕结构性失业风险。
软技能成职场“破局关键”
调查显示,90%的香港毕业生准确把握雇主需求,这一比例高于全球83%的平均水平。
在核心竞争力认知上,66%的受访者将“软技能”(沟通协作、批判性思维)列为首要因素,超过对AI技能(56%)和量化分析能力(50%)的重视。
这一趋势与雇主偏好高度契合,当前企业不仅要求应聘者掌握AI应用、数据分析等硬技能,更看重学习主动性、团队协作及问题解决能力,“技术+人文”的复合型人才更受青睐。
职业发展路径:务实主义导向
在深造选择上,67%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认证比攻读硕博更具实际价值。
这种务实倾向推动职业教育创新,例如CFA课程新增AI应用模拟、金融模型分析等实践模块,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分析师工作场景。政策层面,港府“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培训先导计划”延长至2028年,为学生及在职人士提供包括CFA课程在内的进修资助,进一步助力绿色金融人才培养。
总体来看,香港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既延续了金融中心的传统优势,又展现出对科技浪潮的积极响应。在AI重塑职场生态的背景下,软技能与专业认证的双重提升,将成为年轻一代应对不确定性、实现长期职业发展的核心策略。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