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咖啡”与美式经济

这个题目有点儿怪,为什么要把美式经济拉上美式咖啡呢?

最近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美式咖啡,因为这个咖啡的制作过程有点简单粗暴,但是却让不少人喝着上瘾。

美式咖啡就是把基础实体咖啡料(浓缩咖啡)加水而成,有的加冰,有的加热水,但是整个过程就是那么“简单而粗暴”。

喝完咖啡容易激活人们的思维,于是乎我联想到了美式经济,因为(现在)美式经济的发展模式有点冲泡美式咖啡的特点:简单而粗暴。所谓“美式经济”,我的理解就是“创新加关税”是美式经济的底色。这两个元素的比重总是在变化中。美国经济长期以来,一直靠“创新”驱动,“关税”只是调节发展速度的“换档键(离合器)”。可是现在的美国政府为了提高美式经济的增长,本末倒置:把征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生产力,推行了“加水(与税同音)”政策,影响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对等关税”政策,方式很简单,手段很粗暴,后果很难料。有点像村长在村广播喇叭里大喊“要缴税了”,多少由村长说了算,什么时候缴也是村长定调。村民不服,各自展开与村长的讨价还价争论。

美国政府正在导演一出村长(代表地主老财)与村民(都是村长的长工和佃户)征税的“活报剧”。

中国有句著名的格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用在美式经济上,可以表述为:“税(音同水)能兴邦,亦能覆邦”。千万不要认为这是杞人忧天,危言耸听。

现在美式经济的增长,离不开“加税”,越来越缺少“创新”精神了,就像美式咖啡离不开“加水”一样,美式经济发展成为一个“注水(税)经济”模式,实在让人意外。

“关税”是各国经济和产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杠杆,具有航船上利用风向行驶的“桅帆”一样重要。中国从古代开始就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征税制度”。中华农耕文明之所以五千余年连绵不断,其中就有中国特有的“征税制度”的作用和功劳:它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社会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历史朝代更体,社会革命,都一定有“税”的力量在起作用。

美国强征关税,就是暴敛各国的民脂民膏,肯定会引起强烈反对,各国都会寻找各自的杀手锏,反制美国的“强征暴敛”,各国都要考虑如何与美国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美国的行为,成功的离间了盟友与自己的关系,成功的制造了美国与世界的“隔阂”,“信任危机”和“关税危机”的叠加效应真的会把美国拖入一场旷日持久的“内卷”之中,前途难以想象。

问题是,美式经济加关税的做法真的能让美国变得更强大,更安全,更繁荣吗?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就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包括许多美国政治家,学术界,经济界人士都对目前美国的加税政策前景忧心忡忡,各种担心溢于言表,这些担心也表现在世界经济的波动和不安情绪中。

其实,这次美国经济加税的做法就和美式咖啡加水一样,加多少水决定了咖啡(经济)本身的味道。

水加多了,咖啡固有香味被稀释,失去其吸引味蕾的魅力,也不是美式咖啡原汁原味了。

任何经济政策,都是专业活儿,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士提供锦囊妙计,就像好的咖啡总是需要专业的“调咖啡师”一样调制而成,绝不是靠拍脑袋瓜,灵机一动,依靠“情绪发酵”而成的政策,那样的话,就会出大乱子了。

现在的情形就是如此:美国的经济加水(税)政策,就是“村长”大人“情绪发酵”的后果之一:让各国再次深深感到了美式咖啡的“苦涩”,世界陷入从未有过的“大乱子”。

需要反复强调的还是:

税能兴邦亦能覆邦 !

古今之训,不可不察,不可不防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