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K-POP炸断了韩国文化最后的脊梁

(本文视频版首发于2025年1月15日)

  

500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3日晚11时许,我们伟大的大韩民国大统领尹锡悦同志在首尔龙山总统府发布紧急戒严令,表示将铲除“从北势力”,维护“自由宪政秩序”,实际上呢则是发动了一场极为迅速的军事政变。

 

  当然,事情的后续我们也都看到了,这场政变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从发动政变开始不到六个小时,这场闹剧般的政变便以迅雷不及铃儿响叮当之势匆匆结束,留下了一地鸡毛。

 

刚刚接到命令开进首尔街头的坦克和装甲车们还没干什么事儿就又得原路返回,不光半夜起来被迫加班的韩国大兵,连全世界的所有人都被尹大统领的这番骚操作给弄得是一头雾水。

 

政变嘛,是韩国的传统艺能了,大家早已见怪不怪,但能玩成这样的,还真是少数。

 

  截至目前,这场由尹大统领亲手缔造的政治乱局还在持续的发酵中,事件的走向将会如何我们暂且不知,但这件事情整体所表现出的搞笑,滑稽与疯癫倒是与韩国的标志性产物——K-POP有的一拼,“交相辉映”。

500

         既然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本文的题目,想必也就知道了我们今天这篇文章的主题,正是目前已经驰名世界的K-POP。

 

  那在探求本文的题目,为什么说K-POP会炸断韩国文化最后的脊梁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K-POP究竟是什么进行一个简短的解释。

 

  K-POP其实是“Korean Pop”的缩写,顾名思义,翻译成中文就是韩国流行音乐的意思,K代表韩国,而POP则代表流行音乐。

 

  K-POP的音乐风格和表演形式也颇有特点,K-POP音乐包含大量流行元素,旋律轻快,注重情感爆发,易于记忆和传唱,显得很是洗脑。

 

  K-POP的表演形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整齐划一的,像是工厂流水线式产出的集体舞蹈。

 

  至于整个K-POP产业的重中之重,则是以练习体系为核心的工业制造偶像明星。

 

  正如大家现在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K-POP偶像明星,都是经过这个体系和机制筛选过后的优胜者,他们的出厂质检就是经常出现在各种娱乐新闻上的“出道”环节。

 

  真正意义上的K-POP音乐出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并在后来的几十年内像一个暴发户似的迅速壮大和发展,时至今日,K-POP的影响力已经超越首尔的范围,抵达东京、北京、上海、香港、柏林、伦敦、纽约、卡萨布兰卡、约翰内斯堡......

  遍布全球。

好,那接下来我们就将一起进入到K-POP这个暴发户发家致富的故事当中。

500

故事要从遥远的朝鲜王朝时期讲起。

当然,在这一时期,K-POP甚至连胚胎都没有形成。

 

长久以来,伴随着朝鲜李氏王朝的统治,包括音乐在内,整个朝鲜半岛的文化都浸染着鲜明的儒家色彩,无论是从中国传来的正统宫廷雅乐,还是例如盘索里这种朝鲜的民间传统音乐。

 

  从音乐方面来说,这一时期的音乐是五音阶的,音乐风格强调一种情绪化的哀鸣和旋律化的表达,而舞蹈更是主打的一个字,“雅”。

 

  与K-POP相比,传统的朝鲜音乐形式不能说是大相径庭,只能说是完全相反。

 

  直到1876年《江华条约》的签订,使朝鲜半岛打开了大门,日本以及西方的一切,包括音乐和舞蹈在内都开始大量涌入到朝鲜这个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藩属国中。

 

 

  日据时期,随着西方主流音乐文化的发展,朝鲜半岛唱片公司得以确立,外来音乐的大量输入严重影响了朝鲜半岛传统的音乐形态。

 

  同时,有压迫就会有反抗,在朝鲜民族意识被极度压迫之时,一批具有反抗精神的朝鲜人民则以音乐为载体,表达自身对解放与自由的向往,一种反应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民间大众音乐得以出现和存在。

 

  在日据时期的末尾,也就是太平洋战争时期(1941-1945),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日本将一切来自于美西方的音乐列为敌军之乐,因此当时已经与日本合并的朝鲜半岛也进入到了一段音乐的“黑暗时期”。

 

 

  二战后,朝鲜半岛分裂成了朝鲜和韩国两个国家,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1960-1953)和美军的大量部署,西方流行音乐重新在韩国的国土上蔓延开来。

 

  李承晚政权在建国初期的主要精力无疑集中在巩固政权和国家主权上,对于较为边缘的文化政策和文化产业自然无暇顾及,但为了增强民族认同感,强调韩国文化的正统性,当时所大力推行的仍旧是韩国传统价值观的教育,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种文化活动也都是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十分有限。

 

  而与此同时,美国在韩势力的迅速扩大对西方流行音乐在韩国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当时美国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美国文化和音乐成为了一种现代化的象征,美国的文化、电影、文学和音乐开始大规模地向韩国传播和渗透。

 

 

1961年,朴正熙发动了军事政变,推翻了张勉政权,随后成功坐上了韩国总统的宝座。

 

  朴正熙政府实行的是文化专制主义,强调国家意识的主导地位,因此势必会对文化领域进行严格的管控。韩国广播伦理委员会开始掌管一切电视节目的播放。

 

  当然,事实证明,在韩国驻军的美国老爹们听的和一些仅存在于地下的音乐是很难管得住的。

500

         哈哈,现在,终于,终于到了属于我们亲爱的,喜闻乐见的全小将,呃不,是全斗焕总统阁下的时代。

  在整个80年代,对于包括音乐和媒体在内的一切文化领域来说,毫无疑问是被压迫和控制的十年。

 

  全斗焕政权大力加强对文化领域的意识形态控制,试图通过文化手段来巩固其统治地位。但客观上也推动了韩国文化和音乐的现代化进程,强调韩国文化要与国际接轨。

 

  毕竟韩国怎么说都有那么多美国大兵和外国使领馆在,在某些方面,定然做不到和它的某个邻国一样。

 

 

  1988年,卢泰愚的当选结束了韩国近半个世纪的军事专制统治,卢泰愚政府推行“北方外交”政策,在文化上也强调文化交流的开放性。韩国文化更加注重与国际文化的融合。

 

  1988年举办的汉城奥运会正是在卢泰愚当政时期举办的。

 

  虽然很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嫌,而卢泰愚最终也毫不费力地摘到了汉城奥运会这颗香香软软的水灵灵的大桃子。

 

  好吧,一个只有我们全统领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而正是在这一时期,1992年,K-POP的真正鼻祖,也是韩国最早的团——“徐太志和孩子们”宣告成立,并在出道后的第一部专辑就一举打破了多项销量记录。

 

 

  1993年,由韩国首位文人总统金泳三牵头的政府成立了,金泳三政府推行“新韩国人形象”塑造工程,积极推动在文化方面的民主化进程,减少政府对文化领域的过度干预,开始积极探索拥抱全球化的新路径和新形式。

 

 

  但是,直到金大中政府时期,韩国在拥抱全球化的道路上才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实质性进展。金大中政府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将文化产业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政府积极支持各类文化艺术活动。

 

  虽然在此期间也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严重破坏和灾后重建,但事实证明金大中政府的文化战略显然是成功的。

 

  金大中政府将文化定义为是经济繁荣和国家财富积累的重要过程。

 

  这一时期,H.O.T.、神话、S.E.S.等K-POP偶像团体开始爆火。

 

 

  卢武铉政府继承了金大中时期的政治遗产,继续推进“文化立国”的政策,并提出了一系列志向远大的宏伟目标,虽然这些目标最后到底实现了没有,仍要打上一个问号。

 

  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卢武铉被韩国民众冠上了“互联网总统”的称号,音乐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唱片,而是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来收听和下载,为后来K-POP的迅猛发展埋下了伏笔。

 

  而东方神起、Big Bang和少女时代等知名偶像团体也是在这一时期宣告成立的。

 

 

  李明博政府提出了“环球韩流”的战略,强调韩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2009年,在李明博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成立了国家品牌总统委员会。

 

  正应了央视麻麻的那句广告词,“国家平台成就国家品牌”,有了国家战略的加持,K-POP自然成为了当代韩国国家品牌中的重要一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莫过于2012年出道的偶像男团——EXO和韩国音乐人朴载相,也就是“鸟叔”和他的那一首K-Pop单曲《江南style》。

 

  好吧,死去的记忆怎么又回来了。

 

  当时这首《江南style》可谓风靡中国的大街小巷。

 

  而正是这首《江南style》真正做到了让K-POP火遍全球,时至今日,据最新数据显示,《江南style》的MV在油管(YouTube)平台上的播放量已经突破了53亿次。

 

  以上对于K-POP发展和壮大的阐述参考了由清华大学刘东老师主编的西方韩国研究丛书中的《韩国流行音乐》一书,如果大家对一些具体的细节感兴趣,可以买来一看,各大平台和书店均有售。

 

  咳咳,就是请出版社的老师在看到这条视频后记得把广告费给我结一下哈。

500

在随后的十余年里,虽然历经多个总统的任期,但K-POP的发展从未停下过它的脚步,伴随着历届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球化进程的迅速发展,K-POP的音乐和舞蹈逐渐传播到了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

 

目前,风头正盛的K-POP偶像团体包括了BLACKPINK、IVE和防弹少年团等。

而最近爆火的洗脑神曲《APT.》正是由女团BLACKPINK成员之一的朴彩英和美国男歌手火星哥合作出品的。

我对IVE这个偶像团体的印象来源于我当时上了一个朋友开的“黑车”,买了一张她们的专辑,同时还附赠了几张印有团队成员照片的小卡片,后来我把卡片送给了我表妹,那张专辑我还留着听了好多遍。

至于防弹少年团,我对它的印象就更深了。

2022年,在卡塔尔世界杯的开幕式上,防弹少年团的主唱田柾国携手卡塔尔歌手库拜西联手献唱卡塔尔世界杯官方单曲《Dreamers》,燃爆全场,业务能力拉满。

好吧,其实我得知防弹少年团的时间还要再早一些。

记得当初上高中的时候,我的某位女同桌的笔袋里总是放着一些男人们的小照片,直到亲自问过她后才知道,照片里的人不是她的男朋友,而是防弹少年团的成员们。

还好还好,哈哈,想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吗?

一键三连我就说给你听。

滴——

后来啊,真是世事无常,一年后,她考上了北大,而我烤上了地瓜,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我说,婷婷!

这好吗孩子?

这并不好。

啊,一个好冷的笑话......

500

回到正题。

  

  K-POP无论在韩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K-POP产业价值数十,甚至上百亿美元,K-POP成为了韩国的国家品牌,成为了韩国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成为了韩国对外文化输出和渗透的一部分。与此同时,K-POP也承载着韩国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增强了韩国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成为了韩国在全球化语境中展开其民族想象的重要标志。

 

  以某东亚地区排行前五位的“地区大国”为例,韩国的影响力在该国可谓日增月益,其中,K-POP在韩国文化的传播、影响和渗透中均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假如你走在其首都乌兰巴托市的街头,你会发现处处的韩国元素。乌兰巴托的夜早已不似从前,从建筑设计到人们的穿衣打扮,从街边的餐厅到随处播放的K-POP音乐,韩国元素几乎已经“占领”了乌兰巴托和蒙古国的大街小巷。

  

  蒙古国的很多大学里都开设了韩语专业,韩国成为蒙古国人民旅游和留学的首要目的地,而蒙古国呢,也成为了韩国游客,尤其是韩国男性游客们的天堂......

500

 

  K-POP在韩国之外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而如同“POP”这个英文单词的另外一个意思“爆裂”一样,K-POP对韩国本身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K-POP间接导致了韩国传统文化的崩溃。

 

  首先,从诞生之初来讲,K-POP更多的是受到外国音乐而不是本国音乐的影响,虽然从现在看来,K-POP的确是代表韩国的一种文化符号。

 

  但是,在K-POP崛起和壮大的同时,对于韩国的传统音乐乃至传统文化来说,无疑遭到了极限的压缩和打压,无论是从国家的政策导向还是从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可以说,K-POP的爆火间接摧毁了流传数千年的韩国的传统音乐和文化。

 

  主导K-POP发展的往往不是韩国的总统和政府,而是韩国的几家大型娱乐公司,其中包括了1996 年由梁铉锡创立的YG,1989 年由李秀满创办的SM和1997 年由朴振荣创立的JYP等。

 

  伴随着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的逐利性要求K-POP在世界上更广的范围,更多的地方去发展和传播,K-POP也正在通过去K化,也就是去韩国化来接触到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以获取更大的利润,这与韩国政府原本的“国家品牌”战略的初衷似乎是背道而驰的,但面对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K-POP产业时,即使近年来K-POP去韩国化的态势越来越明显,但韩国政府对此显然无能为力。

 

  从摧毁本国的传统文化开始到后来去韩国化的逐渐发展,在这一来一去的过程中,韩国音乐乃至韩国文化中的韩国性似乎也正在逐渐的消弭。

 

  美国作家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想象的共同体》中阐述了民族的产生不是基于语言和种族等自然纽带,而是一个想象出来的共同体。

 

  在这个概念中,包含音乐在内的整个文化的概念,自然是维持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媒介与脊梁。

 

  而如今的K-POP音乐,所逐渐摧毁的正是这样一种属于韩国的媒介和脊梁。

 

  对,是大韩民国的,与北边那个并不遥远但很耀眼的太阳之国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500

 

  当然了,也势必会有人对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K-POP的发展是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产物,是交流,是融合,是一种进步的体现,完全不代表着韩国文化的消弭,而是会成为韩国文化那比宇宙还要广泛的涵义中的一部分。

 

  但这种改变对于韩国文化来说究竟是如同核打击般的彻底摧毁,是润物细无声般的潜移默化,还是凤凰涅槃般的重新塑造,短时间内我们不得而知。

 

  K-POP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其能力和实际效果已经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壮大中逐渐显露出了它的冰山一角,而且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已。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而文化则是经济和政治的反应。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

 

  政治的力量相对文化来讲无疑是强大和直接的,你看尹大统领在宣布实施紧急戒严发动军事政变后,哪怕这场政变以一种极为荒诞的结局结束了,但韩国的一切综艺、节目和K-POP演出也都因此而全部暂停。

 

  K-POP像一枚定时炸弹,又像是潘多拉的盒子一样,这枚定时炸弹和神秘诱人的魔盒伴随着其影响力的传播和扩大也被悄然安放在了超越韩国国境线之外的,世界上更远的地方,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会如同在天空中绽放的烟花般剧烈的爆炸开来,放出什么妖魔鬼怪,炸毁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东西。

 

  K-POP像是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在向前飞驰的同时也使得车上的人们看不清路过的风景,作为车上的乘客,我们并不知道前路将会通往何处,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又是否能够平安抵达预定的目的地。

 

  但我想,K-POP作为“泡菜国”的标志性产物,它的目的地应该不止地球,而是会面向更加广袤的宇宙,直至......星辰大海吧。

 

  OVER......

(全文终)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