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900亿!广州跨境电商非美市场占比81%破局全球贸易

大湾区经济网7月5日讯(编辑 李鹏飞)2025年上半年,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900亿元,非美市场占比从一年前不足70%跃升至81%,增速领跑全国主要外贸城市。这一逆势增长的背后,是广州以系统性创新重构全球贸易链的深度实践——

500

图源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资料图

产业基因裂变

大湾区经济网了解到,在广州花都狮岭镇,占全球市场份额30%的箱包产业带正经历蜕变。2025年3月,30家企业通过"跨境电商+产业带"中东专场,以自主品牌登陆Noon平台,单月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代工利润率从不足5%跃升至40%的溢价空间,折射出广州服装、美妆、珠宝等七大产业带的集体转型。广州市商务局牵线25家头部平台,定制"国际关税地图""选品指数"等工具,上半年新增跨境店铺1.2万个,中东、拉美订单增速达65%,彻底打破单一市场依赖。

3月投入运营的白云机场"双前置"货站,将民航安检与海关查验前移至生产线旁。当货物抵达机场时,通关流程已同步完成,比传统模式节省2天时间,物流成本降低30%。支撑这一效率的是立体化基建:新增10条客运航线与9条货运航线,加密东南亚48班/周航线;AI审单技术将小额包裹通关压缩至15分钟;首创"多国集拼"模式使发往RCEP国家的物流成本降低40%。上半年该通道处理超1.2亿件包裹,带动外贸增量超100亿元。

数字枢纽赋能

在广州番禺希音智慧园区,AGV机器人正将肇庆工厂的服装分拨至全球52国的包裹中。依托覆盖珠三角的"300公里供应链圈",该企业实现从设计到海外交付仅需7天的极速周转。这种枢纽效应形成强大磁吸,全球第三大电商平台Temu将亚太运营中心落户南沙,带动2000家中小制造企业接入供应链;阿里国际站引入AI数字展厅,使广州企业海外获客效率提升300%。

新贸易范式的三重突破

广州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平台矩阵分散风险,将市场依赖转化为多元网络;以跨境电商倒逼制造升级,上半年产业带研发投入增长25%;首创"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港"机制,为全球数字贸易提供中国标准。海关数据显示,该模式已复制至全国15个城市。随着RCEP规则深化应用,广州跨境电商全年贸易额有望突破2000亿元,非美市场占比或达85%,这场贸易革命正在重塑中国与世界的连接方式。

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广州频道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