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部,一是要从学校毕业身份说,二是要从时代说

【本文来自《大专算干部是没错的,但是那个时候读中专出来工作后可以考电大和函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说干部,一是要从学校毕业身份说,二是要从时代说。

  一、学校的毕业身份,一般分这样几种:大学、大专、中专、高中、中技。

  大学、大专、中专无论什么时代都属于干部。

  高中、中技则肯定是工人,如果要转成干部,必须要办理“聘用制干部”手续,通过人事局批准,也就是说,即使身份成了干部,那也只是聘用制干部,和真正的毕业即国家干部还不一样的。

  二、从时代来说,其实是文凭的含金量。

  这些年,大学、大专因为扩招,批量生产,相对而言,不算什么了,不在机关、事业、国企的,不会按什么干部、工人来分,只会按岗位给钱,按绩效来考核,当工人的大把大把的。但在八、九十年代,中国缺少人才的年代,这些人是真正的金豆子,有些地方或部门即使不缺人,有里也会弄点大学生过来,即使装装门面也是好的,甚至在一些人员报表统计里,还要专门计算大学生的比例。

  中专,在90年代中期之前,初中的优秀学生往往第一选择是上中专,而不是高中,因为中专毕业即为国家干部,而且包分配。

  高中,八、九十年代,大学是精英教育,录取率很低,往往也是成绩相对较好的去学,但存在风险,如果考不上大学,就意味着待业在家,没有工作,碰到招工,算运气了。现在,如果在相对较发达地区,读了高中,怎么着也能混个大专吧。

  中技,反而是八、九十年代,很多成绩不算好的学生的出路,因为中技往往是与大企业、用人较多的行业(比如:大型的造船厂、钢铁厂、石化企业,商贸行业等等)挂钩的,一毕业就能有工作,甚至还有很多人能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只不过是机关里的行政附属编、事业单位的工人。当然,有些人也能通过后来的文凭提升,取得了大学学历,转换了身份,成了干部,做了单位的领导,手下管着一堆大学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