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落锤,潍坊首富松了一口气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王言
潍坊首富姜滨,又等来了新的机会。
7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自创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发文称,美国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将对从越南进口的商品征收20%的关税。
此外,特朗普还表示,对于“转口贸易”(原产于其他国家,但经过越南转运的商品),越南商品将面临40%关税。而这一举措,也将让越南生产的苹果产品进口成本显著增加。
此前特朗普宣称对越南征收46%高额关税时,市场就担忧歌尔股份等果链企业成本上升,如今关税涨幅大幅下调,歌尔股份和董事长姜滨也算是可以松一口气。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都在果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苹果智能手机、耳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的重要生产商,比如为了规避贸易壁垒,歌尔股份就在越南设有工厂,其去年1月还宣布,计划投资总额不超过2.8亿美元在越南工厂。
不过,美国与越南达成的新关税协议对歌尔股份等果链企业影响复杂,涉及成本、订单、供应链等多个方面。协议中的关税调整使歌尔股份面临成本上升、订单转移风险,但同时也存在订单回流和供应链调整的机会。
01
供应链压力
自中美贸易摩擦开始以来,依靠着地理位置、人工等成本优势,越南吃到了不少红利。
近年来,大量的中国电子、服装等企业为规避贸易壁垒,将产能转移至越南。从结果看,这一产业转移,不仅推动了越南的经济增长,更让其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占据了关键位置。
越南电子工厂概念图 | 源Sight制
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越南对美国的出口额从不到500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约1460亿美元。在电子消费产品领域,苹果、三星等巨头也纷纷加大在越南的产能布局。
这期间,越南的经济增长数据同样亮眼。2024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 (GDP) 增长7.09%。这一增长率仅次于2018年、2019年和2022年在2011-2024年期间记录的数字。
而新的美越关税,也让歌尔股份等在越南布局有产能企业的境况颇为微妙。
20%税率相较此前特朗普46%的威胁下降26个百分点,歌尔股份等代工厂将直接受益。但需要指出的是,新的关税协议,仍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
如果苹果将关税成本转嫁给上游供应链,歌尔股份的生产成本可能会提高,利润空间会被压缩,影响盈利水平。
前不久,对于苹果是否会向供应链转嫁关税压力这一问题时,歌尔股份在投资互动平台上回应称,消费电子行业出口中较多采用FOB(Free On Board)条款,关税政策的直接影响有限。据了解,在FOB条款下,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被装上买方指定的船舶后,风险立即从卖方转移给买方,比如进口环节关税一般由进口商承担。
此前,苹果为越南生产产品支付的关税比例不足4%,而现在增长至到20%,翻了5倍。在苹果全球增长承压的情况下,关税的上涨也将导致苹果上调其全球产品的价格,而涨价这一举措也可能进一步压制市场需求,从而影响上游供应链的订单。
此外,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在谈判期间,美国向越南提出了一系列强硬要求,其中就包括使越南减少对中国工业进口依赖。该报道援引一位了解谈判进程人士的说法称,美国政府希望越南工厂减少使用来自中国的材料和零部件,且需要更谨慎地控制生产和供应链。
这对于已经在越南布局大量产能的歌尔股份而言,也带来直接的成本与供应链压力。
02
苹果依赖症
翻阅中国电子消费品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在相对丰厚的利润和稳定的订单量的支撑之下,歌尔股份等上游厂商,均与苹果形成了强绑定。
可以说,苹果的一举一动,时刻影响着歌尔股份的业绩和股价起落。
2024年,歌尔股份第一大客户销售额为322.66亿元,在年度销售总额中的占比为31.96%。虽然财报并未明确说明客户的具体名称,但业界普遍认为,其第一大客户正是苹果。
来源:歌尔股份2024年财报
歌尔股份在越南布局产能,自然离不开苹果的影响。据媒体报道,歌尔股份拥有苹果AirPods的耳机10%的订单,同时,歌尔股份已将11条苹果产线转移至越南,占其苹果产线的比例为70%-80%。
来源:歌尔股份2024年财报
苹果等客户的订单量,也代表着歌尔股份也越南的基本盘。财报显示,2024年,歌尔股份在越南的两家子公司的净利润为16.11亿元,在其总利润的占比超过60%。
新的美越关税协议使从越南出口到美国的产品成本增加,同时一旦美国政府要求越南工厂减少使用中国材料和零部件的政策执行,歌尔股份相关企业需要应对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甚至重新评估其在越南的产能和供应链规划。
不过,对于歌尔股份来说,由于在越南的布局较早,有机会通过调整供应链结构来规避部分关税风险。比如,有媒体报道,歌尔股份越南工厂已实现超过60%的本地化采购率。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歌尔股份要重新调整供应链,相应的管理成本也可能增长。
另一方面,也有观点称,目前中国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消费电子产业链,在关税冲击下,相关代工企业展现出优势明显。而随着美越关税增幅最终确认,苹果也可能会对供应链进行调整,歌尔股份等中国代工企业甚至可能会获得更多的订单,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此次关税风波。
据科技媒体AppleInsider报道,在iPad、AirPods等越南产苹果产品进口成本显著增加的情况下,中国消费电子代工企业的产业优势更为突出,吸引资金流入。
03
押注“下一个苹果”
为了摆脱苹果依赖症,歌尔股份一直在尝试增加为苹果代工之外的业务,押注其他客户成为“下一个苹果”。
这一调整其实发生在10多年前,比如在自2012年,歌尔股份开始布局以VR/AR为代表的新兴智能硬件业务;2013年,与索尼PlayStation VR眼镜签订了部分研发、代工业务;2016年,成为索尼PSVR的独家代理商;2020年,与Meta旗下硬件品牌Oculus签订了独家代工协议。
此后,利用在声学领域的基础,歌尔股份的业务开始向上下游多个领域延伸。目前,包括VR /MR/AR制造、可穿戴设备、PS5这类家用电子游戏机在内的智能硬件,已经成为歌尔股份最大的业务板块。
2024年,歌尔股份的智能硬件业务贡献了572亿元的收入,占总营收的56.66%,远超过智能声学整机业务26.05%的占比。
来源:歌尔股份2024年财报
但和姜滨对投资人评价新兴产业“发展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一样,当前,即便布局新兴领域,歌尔股份的核心业务依旧是为大厂提供硬件代工服务。而VR/AR领域的产品前景,也因各种软硬件问题,备受质疑。
以VR头戴设备为例,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消费需求持续疲软,2024年全球虚拟现实(VR)头戴设备出货量同比下降12%,这也是该市场连续第三年下滑。
在此情况下,歌尔股份的核心业务也遇到瓶颈。2024年,歌尔股份智能硬件营收相比去年同期下滑2.57%。此外,该业务的毛利率9.17%,低于精密零组件和智能声学整机业务。
如今,随着入局VR/AR等新兴领域的大厂越来越多,相关产品的市场似乎来到了“爆发的前夜”。
去年末,有市场消息称,歌尔股份与小米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AR眼镜的研发与生产工作。而在今年6月27日,小米首款AI眼镜正式上市,售价1999元。
截至发稿前,该款AI眼镜在小米京东自营旗舰店的销量已经超过2万台、小米天猫旗舰店的销量也突破5000台。
在智能硬件制造之外,歌尔股份也加强在MEMS传感器、AR HUD 模组等汽车电子领域内的业务拓展。不过,在财报中,歌尔股份并未披露这一业务的具体营收数据。
不过,无论是AR、人工智能还是新能源汽车,这些新业务普遍存在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等特点。为了等待新业务的爆发,歌尔股份可能还得稳住苹果这样的老客户。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