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变电气转让印度股权,中国特高压技术恐有泄漏风险

5月29日,保变电气(600550)发布公告,宣布向阿特兰塔电气有限公司转让控股子公司保变股份-阿特兰塔变压器印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变印度)90%股权,转让价格约为1.37亿元。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印度公司的股权,该公司也将不再纳入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然而,这一股权转让将让中国特高压技术产生泄漏风险。

首先从技术转移的直接路径上讲,保变电气印度子公司的核心业务是生产 220kV 至 765kV 的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并具备年产 1100 千伏的生产能力。这类设备是特高压输电系统的核心组件,技术门槛极高。保变电气为印度子公司投入了生产线、工艺流程和技术培训,甚至将数百名印度工程师送往中国总部进行系统性学习,这一过程涵盖了从零部件制造到整体设备组装的全套技术。这些印度工程师在掌握技术后,快速跳槽至印度本土企业,这使得印度企业得以在印度快速复制保变电气的生产逻辑,挤压中国其他电气公司在印度的市场份额,这对中国特高压技术好不容易构建的技术壁垒构成严重威胁。

其次从股权转移的角度讲,此次股权转让的最终受让方阿斯兰电气,原为保变印度的配套供应商。其通过长期合作已掌握部分技术。印度财团在竞购中利用 “优先购买权” 获得股权,进一步巩固了对技术的控制。这种股权结构的变化,使得印度企业合法获取了保变印度的资产和技术团队。

我国虽然早已将特高压输变点成套装备设计技术列入限制出口目录,但这一政策仍存在技术性漏洞。保变印度的技术转移更多通过合资建厂、人员培训等非直接出口方式实现。印度政府通过政策设计(如本地制造要求)迫使中企 “自愿” 转让技术,规避了传统出口管制的监管。本次股权转让现已履行国有资产转让审批程序,但审批过程中的重点可能仅集中在资产处置的合规性,而忽略了我国对特高压技术的安全性监管,这将造成技术流失的潜在损失。

事实上,保变印度的特高压技术正在被印度企业消化吸收,甚至还能反过来打击我们!例如,2023年阿特兰塔电气中标印度北阿坎德邦项目,正是得益于其在掌握了保变印度的 750kV 变压器技术。而且,这一案例还极有可能引发其他国家、其他领域的效仿,例如,我国华为、比亚迪、小米、OPPO等企业在出海时都可能面临这类技术吸收策略的局面,名义上以“技术换市场”,实际上是既被拿走了技术,又不给我们市场。

最近,国家也正在逐渐发现技术限制出口目录上的技术漏洞,比如在稀土领域就不仅仅关注到资源出口,还开始在稀土人才管理上“加锁”,建立稀土人才档案,锁定核心技术专家,切断对手"偷师"捷径。希望国家能再收紧技术出口限制,同时这也需要企业自身加强技术监督监管力度,让技术泄漏这类重大资产流失成为历史。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