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加押注超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计划成美国AI时代豪赌?

500

日前有报道称,人工智能巨头OpenAI与全球企业级云服务领军者甲骨文(Oracle)宣布深化“星际之门”(Stargate)计划,追加投资超5000亿美元,旨在构建覆盖全美的AI算力基础设施网络。

“星际之门”计划最早由OpenAI、软银集团及甲骨文于2025年1月联合发起,初始投资1000亿美元,目标是在四年内扩容至5000亿美元。项目核心逻辑直指AI时代的“基础设施焦虑”。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阿尔特曼曾公开抱怨,微软Azure云服务无法满足其训练GPT-5等超大模型的算力需求,导致模型迭代滞后于谷歌等竞争对手。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该项目定位为“AI时代的曼哈顿计划”,旨在通过巨额投资巩固美国在AI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并创造10万个高科技就业岗位。项目选址覆盖得克萨斯州、密歇根州等16个州,部分数据中心毗邻军事基地,被视为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关键支点。

“星际之门”计划目标构建全球AI算力霸权

随着OpenAI与甲骨文宣布将“星际之门”(Stargate)计划总投资规模提升至5000亿美元,这一史诗级项目的核心目标通过构建覆盖全美的AI算力基础设施网络,不仅要垄断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制高点,更要重新定义全球科技、经济与地缘政治秩序。

“星际之门”计划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由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定制化AI芯片和量子计算模拟技术构成的算力网络,其规模与战略意义堪比二战期间的“曼哈顿计划”。项目规划建设25座超算中心,其中首座得州奥斯汀园区已部署超100万块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PU,算力密度达传统数据中心15倍。到2026年,全网算力将占全球AI算力市场的35%,形成对竞争对手的“降维打击”。

“星际之门”不仅是技术工程,更是一场经济革命。其目标是通过算力垄断重塑全球产业链分工,项目强制要求60%以上设备采购自美国本土厂商,直接拉动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英特尔俄亥俄晶圆厂等企业产能,削弱它国在芯片制造领域的全球地位。

通过与特斯拉合作构建“风光储一体化”网络,并试点核聚变小型化技术,项目将掌控AI时代的“新石油”——清洁能源,形成技术-能源复合霸权。计划创造10万个高科技岗位,但80%集中在美国中西部“铁锈带”,试图通过科技红利修复特朗普政府“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政治承诺。

在伦理与治理层面,“星际之门”计划试图通过技术优势掌握规则制定权。项目在得州阿比林等16个州部署数据中心,部分毗邻军事基地,形成“数据飞地”,挑战欧盟《AI法案》等域外监管。通过向企业开放算力资源,项目将推广OpenAI的伦理框架,挤压中国、欧洲AI企业的价值观空间。计划设立“AI安全委员会”,由美国国防部、国土安全部主导,将技术审查与国家安全深度绑定。

OpenAI与甲骨文公开宣称,项目旨在防范AI失控风险。但更深层的逻辑是通过垄断算力资源,防止其他国家或企业独立研发AGI,避免“技术奇点”失控。将美国价值观嵌入AI底层架构,确保超级智能与人类利益“对齐”,但实质是输出“西方中心主义”的AI伦理。

可以看出,“星际之门”计划的目标,早已超越商业竞争范畴。它是一场关于AI时代人类文明走向的豪赌:是走向技术乌托邦,还是堕入数字黑暗森林?当OpenAI与甲骨文将赌注押向5000亿美元的算力网络时,他们押注的不仅是技术的未来,更是一个由美国主导的全球新秩序。

“星际之门”计划是否是一场科技豪赌?

“星际之门”计划最初由OpenAI、软银集团及甲骨文于2025年1月共同发起,初始投资目标为1000亿美元。随着AI模型规模呈指数级增长,算力需求已成为制约技术发展的核心瓶颈。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阿尔特曼曾公开表示,现有云计算资源无法满足其训练GPT-5等超大模型的需求,导致模型迭代滞后于谷歌等竞争对手。

此次追加投资至5000亿美元,直接回应了这一挑战。项目被美国政府定位为“AI时代的曼哈顿计划”,旨在通过巨资投入巩固美国在AI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并创造10万个高科技就业岗位。特朗普政府更将“星际之门”视为“再工业化”战略的关键支点,部分数据中心选址紧邻军事基地,凸显其地缘战略意义。

此次合作深化后,甲骨文的角色发生根本性转变,从云服务提供商升级为“星际之门”的核心算力供给方。OpenAI将从甲骨文额外租用4.5吉瓦(GW)数据中心电力,相当于美国一座核反应堆的发电量,可满足数百万家庭用电需求。

甲骨文计划在得州阿比林、威斯康星州等地新建数据中心,其中阿比林园区已扩容至2吉瓦,容纳数十万个英伟达GB200 AI芯片,算力密度较传统数据中心提升15倍。双方联合开发“量子计算模拟平台”,将甲骨文自研的“Exadata X10”液冷服务器与OpenAI定制的AI芯片“Cosmos-2”深度整合,为未来量子-经典混合计算架构铺路。

通过AI算法优化电力调度,使数据中心PUE(能源使用效率)降至1.07,接近理论极限。能源协同生态。与特斯拉、NextEra Energy合作构建“风光储一体化”绿色能源网络,部分数据中心试点核聚变小型化技术作为备用能源,确保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星际之门”计划到底是一场豪赌,还是历史必然?5000亿美元的投资规模,已超过全球所有云厂商2024年资本开支总和。这场豪赌的背后,是AI技术从“工具”向“基础设施”的范式跃迁。在经济层面,该项目预计拉动美国GDP增长0.8%,但可能加剧全球科技“贫富分化”——发展中国家或陷入“算力殖民”困境。

而在技术层面上,若项目成功,AI模型训练成本将呈指数级下降,AGI(通用人工智能)或提前10年到来;若失败,巨额债务可能引发新一轮科技泡沫。OpenAI与甲骨文将赌注押向“星际之门”,他们押注的不仅是算力的未来,更是一个由AI重新定义的全球秩序。在这场史诗级竞赛中,没有旁观者,只有时代的赌徒。

站务

全部专栏